我国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改革述评_历史教科书论文

我国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改革述评_历史教科书论文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改革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教科书论文,初中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着重梳理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脉络及其变革的原因,并提出中学历史教科书设计的几点构想。

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改革特点

20世纪80年代末,在原国家教委提出的“一纲多本”的原则指导下,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实验工作开始进行。1992年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四川、广东等地有关单位编写出版的6套历史教科书先后通过国家教委的审定,开始在全国各地正式使用。与以前的历史教科书相比较,各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从体裁上看,表现了较大的灵活性

20世纪90年代,北师大版、上海版、内地版历史教科书坚持原有章节体的写法,保持了体例上的延续性,并作了适当的改革;人教版一改原有做法,而采用了课题体。课题体以课为单位,一课一个点,去繁就简,减少层次,使学生易学。而且这种课题比较自由,受人为的束缚较少。同时,它还能减少学术性而增强课文的可读性,克服传统历史教科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弊端。

(二)从内容上看,全面而浅显

以往的历史教科书过于强调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一方面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涉及的知识面偏窄,主要是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和路线斗争等方面的内容。新版历史教科书在内容上都力求全面而丰富多彩,体现了义务教育的要求。如各版教科书都增加了社会生活史、经济史、科技史内容;还控制了教科书内容的深度,删除了以往教科书中过深、过难、过繁的内容。这样,虽然新版教科书的知识面拓宽了,内容更新了,但学生的负担却大大减轻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

(三)从结构上看,增加了课文的辅助部分

人教版、上海版、内地版历史教科书都增设了绪论性课文。绪论性课文一般指书的开头叙述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研究历史的方法等内容的章节。史料性课文首先出现在人教版教科书中。在《中国历史》第三、四册中各安排了五课史料性课文。

各版历史教科书除开拓了新的课文类型外,还增加了不少课文辅助部分。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就教学辅助部分而言,一般只有插图和课文后的习题两种形式。新编的各版历史教科书,加入了各种辅助部分,主要有课前提要、文献资料、课文中习题等。

二、21世纪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改革探索

进入21世纪,首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相继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初中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统称国标本)。以此为龙头,地方上也纷纷推出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如上海市推出了二期课改历史教科书(简称上海本)。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与过去的教科书相比,在基本理念、内容选择、结构等方面改动颇大,有很大的创新。

(一)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编排体系

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以“学科为中心”,长期表现为“通史”体裁,侧重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体裁上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历史课程体系,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体系。根据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自古至今地讲述历史;同时选出表现每一历史时段突出特征的主题,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叙述历史。每一册确定若干学习主题,每一学习主题为一单元,每一学习单元下设若干课。这种使用学习主题来呈现历史内容的方式有利于改变传统教材“繁、难、偏、旧”的弊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充分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凸显课改理念的课文内容

新世纪初中历史教科书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新教材包括国标本、上海本都大量增加了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社会史的内容,使历史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具有时代性,特别是突出科技文化内容。人教本、北师大本每单元用2课时讲述科技文化,华东师大本则把文化史设计成独立的单元,上海本则明确提出以人类文明发展史构建教材体系。

(三)呈现多样化趋势的教科书结构

新教材在教材结构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课文类型增多,基本课文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继承原有教科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教材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第一、新教材在课文类型上有所突破,除了传统的基本课文,还有活动与探究性课文、专题研习课文等课文类型;第二、基本课文的主要构成部分有所增加,新设了许多栏目,如“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每课一得”等。此外,新教材在课前提要、图片设计等方面有所创新。

活动与探究性课文是根据国家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新设计的一种课文类型。人教本在每一单元中安排了“活动课”,北师大本在每一单元中安排了“学习与探究课”,华东师大本安排了“探究活动课”。活动与探究性课文集中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教育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以活动促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另外,新教材基本课文中新设了许多栏目,如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活动建议、史海拾贝、史海指南等。我们可以大致按照其类型和功能将这些新设栏目分为以下三类:①训练形式、活动形式多样化,突出活动与探究。人教版的“活动与探究”、北师大版的“活动建议”、川教本的“学习活动”或“主题活动”。通过设计一系列课内或课后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与其它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综合学习的能力。②补充资料,拓展课文内容。由于课时所限,很多版本采取了新设栏目的方式将正文中无法讲授,但又很重要,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内容收录其中,使教科书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如人教本的“自由阅读卡”、北师本的“每课一得”、上海本的“史海拾贝”等。③指明学习途径,便于自学,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条件。如上海本文后开设了“史海指南”,其具体形式有阅读书籍、上网、参观博物馆等。

三、历史教科书改革的原因探析

(一)教材编写体制对教科书改革的影响

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教材改革,在体制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从统编制转变为审定制,从而结束了30年来全国一套统编教材的局面,出现了多套教材并行的形势。1986年9月22日,我国第一个审定中小学教材的权威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1988年4月,全国第一次教材编写规划会议召开,具体规划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工作。经过充分协商讨论,决定全国编写6套历史教材,这样,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稍后,上海市向国家教委提出,根据上海地区和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套新的中小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浙江省提出,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结合本省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地区学校的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制订一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是两个地方性的教学指导文件,这两套教材即以此为指导进行编写。这样,中学历史教材又出现了“多纲多本”的局面。新世纪,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教材改革方针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历史教材已发展为立项批准的8种,其中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有7种。[1]从2003年秋起,有7种实验教材供全国实验区选用。各种实验教科书在继承以往教科书优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从内容到形式上皆有所突破,但改革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二)现代教育理念对教科书改革的影响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界对中学历史教育目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三大任务”目的观成为讨论的中心。这场讨论冲破了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两大基本任务说,即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普遍接受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出“历史教学三大任务”的“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初步轮廓。国家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历史教育目的应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者并举。但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到20世纪90年代,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受到足够的重视。

进入新世纪,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新世纪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体现了课程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最为突出的是一种新型的课文类型——活动与探究性课文的出现。活动与探究性课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另外,除了活动与探究性课文,新教材还开设了一些栏目,如人教本安排的“活动与探究”、北师大本设计的“活动建议”,华东师大本的“身边的历史”等,以及人教本在整本书后列有的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华东师大本中的“上网”等训练形式;上海本文后的“史海指南”、“史海拾贝”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计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可以说,这些栏目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史学研究的发展对教科书选材与布局的影响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历史学关注的热点是历史分期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农民战争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重大转变。20世纪80年代,文化史研究是史学园地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90年代以后,在文化史研究继续平稳推进的同时,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成为历史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其实,就历史学的本质而论,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众生活、社会风情,恰恰是历史学不同于其他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性之根本所在。[2]

史学研究的发展对历史教科书的选材与布局,在以下方面有颇为显著的影响:[3]其一,人类的历史不只是政治史,也不只是经济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史。诸如思想史、宗教史、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教育史等,都是人类历史的重要方面。文明史的内容在教科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二,当代史学越来越重视社会史的研究,对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种趋势也影响到历史教科书中的社会史内容所占的比重。其三,新发现的历史材料、考古发掘的新成果和史料考证的新认识,让教科书的内容更具科学性。其四,当代史研究的加强,使史学研究与当今的国际政治、社会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更具时代感和使命感。其五,民族、种族历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民族权利、种族平等以及民族之间宽容、共存的观念在教科书中也有所体现。

四、初中历史教科书未来设计的两点建议

(一)变历史学科体系为历史教学体系

强调对历史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中国内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一个优良传统。学科体系逻辑是中学历史教材无法回避的逻辑。[4]历史学科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内容结构和顺序,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历史教材必须反映具有重要性、基础性和典型性的知识系统。但在考虑历史学科体系的逻辑顺序时,需要注意的是,历史教科书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考虑安排教材相应的内容及最适当的表达方式时,要将历史知识的“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序”有机结合起来;但这种结合并非静态而机械的结合,而应是动态的有机的结合。因此,编写历史教材时,如何兼顾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历史学科专家、历史教学法专家及广大的中学一线教师甚至学生相互紧密配合,取长补短,编出一本优秀的历史教科书。

(二)加强对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对历史问题的探究离不开史料的研习活动,运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辨别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教科书通过加强对史料的运用,让学生明白现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根据来源于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这些历史证据建构起来的。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可以提高他们具有“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科书应该以史料为根据,以问题作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整理、判断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接受。教科书编写应多采取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历史教科书应加强对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标签:;  ;  ;  ;  

我国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改革述评_历史教科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