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讨改进护理在乙型肝炎(HBV)母婴传播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HBV携带的孕妇600例,根据时间顺序分为两组,2013年6月-2014年12月的HBV携带的孕妇30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HBV携带的孕妇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改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母婴传播阻断率。结果 对照组的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护理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中应有效果较好,可增强新生儿机体中相应的保护性抗体,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改进护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预防;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50-02
HBV是临床上感染人数较多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感染者及携带者人数较多[1]。我国人群中HBV携带率,特别是孕妇携带率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情况不容忽视。临床大量研究发现[2],HBSAg的阳性孕妇所娩出的新生儿中,携带者可高达70%。说明HBV的孕妇携带者具有较高的母婴传播率。以往临床上HBV携带的孕妇产前、产后注射相关的HBIG,来减少母婴传播率,且取得一定效果。但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认为[3],分娩时由于胎儿经过产道时,可发生阴道分泌物、羊水、母血等污染,增加婴儿发生HBV感染的几率。因此,给予分娩的产妇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改进护理在HBV母婴传播预防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HBV携带的孕妇600例,根据时间顺序分为两组,2013年6月-2014年12月的HBV携带的孕妇30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HBV携带的孕妇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5±4.1)岁;孕周为38-40年,平均病程为(39.1±0.5)周。观察组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6.9±3.8)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病程为(39.2±0.7)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规范分娩前后卫生护理、分娩时的常规无菌操作,分娩后给予婴儿24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剂次,同时根据国家规定常规实施乙肝病毒疫苗全程免疫婴儿,新生儿的相关生活护理等。观察组给予全面优质的围产期改进护理:(1)产前护理干预:产妇妊娠的28、32、36周注射HBIG,单次注射量为200IU;要准确把握注射时间。(2)分娩时护理干预:为孕妇提供安静、隔离的环境,并及时记录胎动、胎心音的情况,分娩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宫缩情况,对于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要准确掌握最佳的分娩时机;对于进行阴道分娩的孕产妇要严格的遵循无菌操作,防止发生阴道分泌物及血液感染。(3)产后护理干预:新生儿娩出后,应及时将婴儿的口腔粘液、血液、皮肤及分泌物清洗尽,并严格规范的清洁耳道,勿损伤其皮肤。胎儿娩出后的24h内注射HBIG 1剂次,剂量为100IU,并在新生儿身体不同部位注射8-12μg的HBIG ,在婴儿1月龄、6月龄各注射一次HBIG,同时实施常规HBIG全程免疫。实施人工喂养的产妇,应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在喂养时要严格规范的洗手及消毒,医护人员指导并教授其正确的人工喂养方式。产妇不可亲吻婴儿,避免唾液接触。并对产妇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及时告知其乙肝病毒传播方式,让其意识到全面、优质、合理的婴儿的日常生活护理,对于预防新生儿感染重要性。护理干预后由接生医生及时对HBV母婴阻断的对象及新生儿建立相关的信息档案,并定期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新生儿完成Hepb的全程免疫后的12个月内抽取其股静脉血3ml待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5项[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的检查,记录并分析新生儿感染HBV的状况。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的标准:检测结果显示新生儿的HBsAg及HBeAg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HBV感染情况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上乙肝的病程较长,且病情易迁延反复,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及经济发展,已成为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发现[4],我国每年有高达20万新生儿被HBV病毒携带的母亲所感染。因此,有效预防母婴传播,对于降低新生儿HBV的感染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分别给予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和改进护理干预的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3%。说明改进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的几率。考虑其原因在观察组应用的改进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系统、优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护理工作主要分为了产前、产中、产后3个方面。医护人员对孕妇及时进行相关的母婴传播知识宣教,让其意识到阻断母婴传播HBV,对于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性,可提高护理配合度[5]。产前护理措施,在妊娠后期定期的注射相应的HBIG,其相关的抗体成分可有效快速的进入胎盘组织中,经由胎盘的生理功能充分进入胎儿机体中,增加抗-HBs,利于提高胎儿的免疫功能,降低妊娠晚期发生宫内感染的几率[6]。由于产科是体液及血液接触相对较多的科室,因而产时的护理干预工作尤为重要,必须严格遵循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制度。在产时护理措施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洗手、穿戴隔离衣、帽子、口罩、无菌鞋,并为产妇提供了隔离环境较好的产房。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且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规范的进行分娩操作,且在分娩时密切注意了新生儿口腔、耳道、鼻腔及呼吸道等状况,合理应用导管,严格规范负压操作,可减少错误使用导管、操作及负压不合理等因素,防止损伤新生儿的皮肤及黏膜,从而避免血液感染。新生儿娩出后,护士及时对其进行清理新生儿的身体、鼻腔、耳道及口腔,可减少其接触母亲的分泌物,利于降低HBV感染几率[7]。胎儿娩出后的24h内、1个月及6个月时及时接种HBIGI、乙肝疫苗,可减少母婴直接传播的风险。另外医护人员指导并教授产妇进行正确的婴儿人工喂养,告知产妇不可亲吻婴儿,避免唾液接触,防止意外感染[8]。
综上所述,改进护理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中应有效果较好,可增强新生儿机体中相应的保护性抗体,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赵苏晔,唐小敏,等.贵州省乙肝表面抗原筛检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9):890-894.
[2]黄歆,周莉,牟李红,等.乙型肝炎高危儿免疫预防效果及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5):410-414.
[3]姜洁,戴生龙,徐建芳,等.江苏省2010-2015年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的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10):1345-1349.
[4]付正平.综合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z1):26-28.
[5]黄银英,王少芳.健康教育促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的新生儿母乳喂养能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9):30-32.
[6]彭静媛,黄蓉.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3):103-105.
[7]朴顺梅,于雷,于洪博,等.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阻断中的早期检测与针对性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19):2389-2391.
[8]郑东鸣,罗业飞,刘海燕,等.孕妇HBsAg携带状态与产后首次喂养行为选择的关系[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6,43(3):328-332.
基金项目编号: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B01150
论文作者:龙晓虹1,吴楚军2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5
标签:新生儿论文; 母婴论文; 产妇论文; 孕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婴儿论文; 抗体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