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修富强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修富强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平县供电公司 龙岩武平 364300)

摘要:变电运维工作事关电力的正常稳定供应,而电力供应又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变电运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最大的目标就是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可靠运行。现实中,一旦变电运维工作开展的不到位,那么轻则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电力正常供应产生影响,重则甚至还会危害到变电站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此,必须对变电运维工作提高重视。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应对技术

一、变电运维在电网运行中的重要地位

1.1变电运维是整个电力行业的日常工作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变电运维工作做得如何是衡量一个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准,而电网因其重要的用途又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民生产、生活的安全安定,但是今年随着对供电能力需求的增大和一些老企业相关电力设备的陈旧,变电维护在很多电力生产单位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从而给电力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2为能使变电维护工作在电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起到重要的电网基础维护作用,国家和相关电力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变电维护工作,加强对运维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提高变电运维风险管控,不断开展变电运维大检修,在运维过程中必须认真辨析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地制宜地采取防范措施,力争使电力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电力设备、电网运营得到有效的安全保证。

二、变电运维中存在的隐患风险

2.1环境风险

电力企业在开展变电运维工作时多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丰富,各种特殊天气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若电力系统未事先做好防护措施在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时,难免会对电力系统产生危害,像高温、潮湿、冷空气都会对变电站产生影响,冬季温度骤降时电气设备会出现漏油现象,雷电天气则会对室外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2.2机械设备风险

当前电力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领导者过于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致使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没有配备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电气设备和线路检查维修不到位,容易埋下隐患,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此外,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机械设备更新过快,部分企业领导人为了减少资金支出,并未及时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沿用旧机械,生产效率低下,由于当前人们对于电力能源需求过多,变电站很多时候在超负荷工作,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机械损毁,如果未及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及更新,会加大风险的发生率,一旦发生危险不仅会毁坏机械设备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时会造成大范围断电,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无法预计到经济损失。

2.3员工风险

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安全意识薄弱,开展变电运维工作时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对机械性能和操作要点掌握不精确,违规操作时有发生,企业内部人员分布不合理,工作强度过大,多是单人作业,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不到位,影响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实现最佳工作效果。

三、变电运维隐患风险的应对策略

3.1提高运维人员素质

(1)以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为出发点,以实用性技能培训为重点,切实开展工培结合,结合带电检测、维护消陷及操作、验收等开展工培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2)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开展针对不同素质、不同专业、不同需求实行差异化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技能。

(3)有效开展运检交叉培训,打破专业壁磊,提升运维一体化专业技能。

(4)开展运维人员竞争上岗考试,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规范运维工作流程

(1)规范运维工作全过程管理,完善标准化巡视指导书、标准化验收卡、标准化维护作业卡、典型操作票等,涵盖验收、操作、巡视、维护等变电运维的各个环节,从设备的入网验收、倒闸操作、日常巡视维护设置的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规范运维工作的作业程序,达到设备验收全、巡视效率高、设备缺陷少。实现变电运维工作制度化管理、过程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可靠运行。

(2)严格履行各类作业卡(指导书)、双票审批手续,确保变电运维工作中票卡正确规范。

(3)严格按各类作业卡(指导书)、操作票顺序进行,加强执行过程监督,严禁不按流程顺序作业。

(4)严格绩效考核,严厉打击违章行为。

3.3做好运维风险识控

(1)做好风险识别工作。风险管理工作中,风险的识别是基础。从明确防范的事故对象开始,分专业逐层识别,通过“短板”分析的方法查找引起事故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应用安全原理确定事故防范的监控手段和风险控制的现场措施。根据工作任务、环境、机具近期使用要求,组织较为系统的设备环境的识别工作。使得各层次、各部位的风险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2)重点抓好现场作业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控制作业过程,是现场作业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作业前,预先辨识风险,分析、描述“危害程度有多大”。如果通过措施的采取,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则针对危险因素,有效组织和实施控制措施,防范风险失控。为了促进风险控制水平的提高,要求管理人员开展作业安全规范检查和反违章工作,实现闭环管理。

(3)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和风险识控能力。为保证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质量,要让员工消除工作中野蛮、盲目、麻痹的习惯,掌握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技能,需要持续深入搞好风险管理知识和识控能力培训,使员工逐步掌握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措施;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和习惯的养成,自觉辨识隐患,主动防范风险,由“严格监管”转变为“自主管理”。

3.4提升设备设施质量

(1)扎实开展状态检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设备状态、运行工况、环境影响以及风险等因素,开展设备状态检修,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避免出现失修或过修的情况。

(2)严把设备验收环节。设备验收是坚持设备技术质量标准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设备验收包括出厂监造、安装交接及各类检修和调试,新设备要求提前介入,做好隐蔽工程及中间验收,开展跟班调试。要按照相关验收规程和技术标准编制验收卡逐项验收合格,验收手续齐全、符合运行条件才能投入运行,确保“零缺陷”投运。

(3)提升运维质量,认真开展带电检测工作,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应制定防范措施,加强跟踪巡视与检测,防止缺陷发展造成事故。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运维人员只有在变电维护整个过程严格执行运维管理制度,视电网安全为己任,根据日常运维经验不断进行运维工作的效率提升,有效规避运行风险,才能提升电网的整体供电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振善.浅谈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通讯世界,2015,2(4).

[2]丁戈.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7).

[3]吴志彬.四川藏区输电线路运维风险分析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4).

作者简介:

修富强,男,28岁,福建龙岩武平,汉,本科,助理工程师,变电运维工,研究方向:变电运维。

论文作者:修富强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修富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