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信息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进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传统的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系统改造也在逐步提上信息化的日程,由于我国信息化的起步较晚,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比较落后,我们应该逐步提高认识水平,积极采用各种措施,加快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 管理; 信息化
1、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准确和及时,能够使工程的所有参与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自己的身份处理相关的文件,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逐步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
1.1 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企业往往项目众多,分布点多,人员流动性强,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往往导致企业的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横向与纵向信息混乱,信息的实时性不强,交流存在滞后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急需新型的信息管理方法,来改善目前的状况,而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恰恰能够解救企业的困境,为企业搭建共享信息平台,使企业能够突破空间和地域限制,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内外部信息,更好的管理所有的工程项目。
1.2 提高施工技术的水平
传统的建筑施工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使用大量的人力,这不利于企业提高施工进度。如果企业能够大量应用信息技术,企业将会节省部分劳动力,使现场施工的技术大大提高,改变传统技术的不足,改革生产工序,使工程的工期缩短,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降低工程信息的风险性
建筑施工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都需要及时的解决,有的也需要好几个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处理。这就要求信息必须及时通过正确的途径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得到处理,否则将会损害企业的利益,不利于项目的按时完成。传统的方法浪费时间,并且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然而,信息化管理技术则能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能够快速反馈信息,促进企业不同部门的信息交流。
1.4 规范建筑工程的市场行为
由于缺乏一种信息化的动态管理方法,行业主管部门无法规范建筑行业的诸多方面,造成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比如,对于招标活动,由于缺乏监管手段,就不能保证招标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也就不能保证决标的公正性,导致部分企业通过拉关系来获得项目,使市场行为不够规范,这也促使这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来监督市场行为,使市场充满公平的竞争氛围。
2、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2.1建筑的产品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不能随便的被割开,可使施工的时间和空间都在变化。生产空间不断变化,施工的条件和施工的环境也会变化。进而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作的安排和管理也要根据施工的方法和施工的程序进行适当的调整。通常来说,建筑施工项目的时间都会很长,需要一年或者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气候条件也会不断的变化,室外作业的难度就会增加。为了是施工人员在更好的环境下工作就要最大程度的降低工作的时间。而将施工时间减少的手段有: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可以多层次施工,对工作之间的交叉或者平行进行利用,以空间优势促进工作的快速完成,这样既减少了施工的时间,也因为给是施工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更具市场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要以专业的操作准则为标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操作起来也更加困难和更加复杂。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施工要求是普通施工方案无法满足的,因此就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的操作和管理,使每一项工作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安排时要依照一定的程序,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依照有关的信息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就能顾及到施工的各个方面,对工作的程序进行最优的项目配置。
3、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上级领导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不足
在现代的大、中、小型的企业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过程当中。虽然企业中的资源充足,但是由于企业领导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充分,不能使这一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对如何应用计算机缺乏认识,员工没有提高思想上的升华,并不怎么使用计算机。所以,在思想上,哟确立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时时更新进步的思想,以及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员工的消极怠慢,只凭主观的判断,认为企业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而没有提高计算机的运用效率。而且,在招聘人员的时候,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在人员配置时,没有按照合理的要求去安置人员的岗位。在企业中,有些老员工虽然有许多工作经验,由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出现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同时,针对企业中缺乏计算机能力的人才,企业的领导没有及时作出判断,并且没有适时引进这些人才,使得即使企业中有相关的资源也不能实实在在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项目中来。
3.2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不到位
影响企业无法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的因素有很多:企业的资金有限、企业在各个项目投资的的比例不同等等。然而,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员工自身的态度问题。大多数员工对自身的评价和认识不足,安于现状,更有甚者,是员工本身的态度的问题,而使得即使企业拨发了培训费用,员工也不认真进行学习。但是,也存在企业本身没有退出相关的政策,或者是没有下拨培训的费用,使得有意提升自己个人能力,或者已经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不能进行计算机培训,就这样拖着,无法实行。
3.3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3.3.1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不能抱陈守旧。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鼓动全体的员工,因为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配合。同时在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这种投入是长期的,因为只有通过长期的发展才能体现出信息化的效果。
3.3.2想要对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就要不断的收集和积累具有参考性和代表性的数据。而建立数据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系统,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的“三标一体”就是为信息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标准的工作流程和表格,所以信息化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只要将每一项日常工作做好就行,在不知不觉中就体会到了信息化的优点,在经济上和社会效益上都会有很大的成效。
结束语: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与其说是技术的变革,不如说是管理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应该以此为契机,通过信息化的逐步推广应用,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国际化的竞争中更好的发展。企业需要信息化管理,社会也在积极推进相应的信息化应用。我们要站在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战略,真正使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加快推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稳步提高,管理模式更加先进科学。
参考文献:
[1] 王要武.工程项目管理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李晓东.建设工程信息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李立新.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工程建设和设计,2004.
论文作者:杜龙英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企业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员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