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后羿跨世纪纪事研究_曾侯乙论文

曾后羿跨世纪纪事研究_曾侯乙论文

跨世纪的曾侯乙编钟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世纪论文,编钟论文,曾侯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随州市人民政府、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98中国随州曾侯乙编钟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5月20日至22日, 在曾侯乙编钟的故乡——湖北随州举行。随着研讨会帷幕的降落,曾侯乙编钟研究即进入了出土以来的第三个十年——一个跨世纪的新十年。

作为一项令世人震惊、甚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代人类文化遗产,曾侯乙编钟在过去二十年的多学科综合攻关与多领域综合利用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音乐文化及其魅力,显示出她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为跨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暨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1978年出土以来的曾侯乙编钟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前十年与后十年两个阶段。

前十年主要以编钟本体为对象,通过考古学、乐律学、古文字学、音乐声学、冶金铸造学等协作攻关,努力还原其历史原貌,认识其艺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曾侯乙编钟进行考古工艺技术的整理,对出土古乐器进行修补、复原与复制、仿制,开始探索编钟古乐创编、演奏。

后十年则不仅进一步研究编钟本身,而且还开始探索她与楚文化、华夏文化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关系与异同,估价其在世界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此时,编钟复制、仿制与艺术实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编钟古乐器与传统民族乐队、西洋管弦乐队结合,在音乐创作上,涌现出《第二交响曲》(钟信明)、《神农祭》(冯广映)、《1997:天·地·人》(谭盾)等编钟交响乐曲;而且还兴起并确立了一门集考古学与音乐学于一体的新学科——音乐考古学,培养出一批从事编钟古乐器研究的专门人才,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与振兴。

在上述两个阶段近二十年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曾侯乙编钟客观具备的、至少在三个层面上的巨大价值与潜力。

其一,广义的史料价值与潜力。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曾侯乙编钟的史料价值,体现在历史学、考古学、音乐学、冶金铸造学、物理学、文字学、美术学等诸多领域。从史学角度,在上述领域对曾侯乙编钟展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所解决的历史疑惑也是令人惊叹的!它理所当然的成了曾侯乙编钟出土后第一个十年的研究热点,涌现的成果有《曾侯乙墓》考古发掘报告、《曾侯乙编钟研究》中英文版专题论文集等大批论著、论文,重大巡礼式活动,以1998年11月由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国际交流·曾侯乙编钟专题”为代表。

从纯学术角度发掘曾侯乙编钟的史料价值,是一项潜力巨大的重要工作,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难度将越来越大,但又不能停息、中断。它为揭示曾侯乙编钟其他层面的价值与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保证。

其二,音乐艺术价值与潜力。无论怎么理解,曾侯乙编钟以演奏音乐为其基本功能,或者说,她首先是乐器。这种认识应该是没有违背历史事实的。

作为乐器,曾侯乙编钟就具有其他类别的文物所没有的音乐艺术价值;作为一套出土的、铸造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代乐器,其潜在的艺术价值,就不仅仅局限于她本身,还体现在她所蕴藏的音乐思维、音乐理论乃至音响审美、技术工艺等诸多方面。如斯,就给人们造成了如下两种貌似迥异实则相同的观念。

“再现”曾侯乙编钟古代音乐价值的艺术实践,或称之为音乐音响上的“考古性复原实践”,或以之为基础的艺术创作实践。它强调选材、创作、编配、演奏等艺术实践环节,尽量忠实于前述史料研究所取得的认识,将编钟置于今人认为的古代文化氛围中,突出古乐器特征,努力试图传递中国古代文化的音乐信息。

“发掘”曾侯乙编钟音乐功能的艺术实践。它基于这样一种观念:编钟就是乐器,在当今音乐创作与演出实践活动中,她就是源自并代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组)乐器,一种艺术价值与潜力巨大的青铜乐器。艺术家根据自己当前的认识和创作需要,去理解她、发掘她、驾驭她、使用她,进而体现、展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两种观念以及相应的两类艺术实践,似乎对立地站到了两千五百年历史长河的两个端点上,但回头再仔细思考,其实二者并无绝对的矛盾,他们是分别从不同端点面对面地出发,落脚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共同点上!

第一种类型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在曾侯乙编钟出土伊始,即开启了帷幕——黄翔鹏等在随州参加发掘整理工作的音乐学家,当时就曾编配、演奏了《竹枝词》等乐曲。此后,此类艺术实践活动,几乎贯穿了过去的近二十年,并且高潮迭起,影响斐然于海内外。而以之为基础与前提的第二种类型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则在第二个十年期间悄然登场,并以谭盾的《1997:天·地·人》为代表,巡演于香港、北京、美国、英国,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开端,而且以其广阔的前景,尤其是编钟本身尚待开掘的艺术价值与潜力,将海内外一批当代作曲家的目光聚焦到了曾侯乙编钟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青铜乐器之上。

其三,旅游文化与经济价值和潜力。作为人类的宝贵遗产,曾侯乙编钟保存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一批学者埋头研究她;有机会到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能隔“壁”观望她;作为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的复、仿制品活跃在舞台上,一部分音乐工作者潜心琢磨她,有机会走进音乐厅的观众,能领略她的艺术魅力;作为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发达的产物,曾侯乙编钟必将最终归属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通过独具特色的编钟旅游文化,体现到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潜力之上。

在过去二十年中,人们对曾侯乙编钟的旅游文化与经济价值,不能说毫无认识;但又不得不说这种认识有着“初级阶段”的局限性和商品经济社会初期注重短期效应的功利性。因而在少数人短期获利的同时,给曾侯乙编钟带来的往往是负面影响。因此,加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树立全局、长远观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发掘曾侯乙编钟的旅游文化、经济价值与潜力,应该成为跨世纪的第三个十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1.总体规划、分向发展、重点突破、特点突出。将以曾侯乙编钟为“龙头”的编钟旅游文化建设,纳入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工作日程之中,在总体规划之下,各级地方政府和文博旅游、音乐院校、文艺团体等有关部门各据所长,分向发展,重点突破,在曾侯乙编钟所具价值的不同层面上,形成各有特色、互相交叉却又不完全重复的文化景观。

2.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考察曾侯乙编钟的知名度,不能仅局限于对其研究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尤其作为旅游文化资源,提高在海内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中的知名度,其意义与价值更大。我们认为,在继续以前的诸项工作的基础上,至少还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开拓。

第一方面,加强艺术精品创作,集中力量开展以曾侯乙编钟为主题的影视、小说、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创作,以最通俗的形式、最感人的情节,向海内外普通百姓宣传、介绍曾侯乙编钟。

第二方面,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国际电子信息网络,建立以曾侯乙编钟文化为专题的网络,将已公开发行的《曾侯乙编钟》光盘等出版物上网交流,并有计划地将诸项科研成果、音乐作品、特色景观以及介绍编钟故地风土人情的相关资料陆续上网,以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这一切实可行的途径,使曾侯乙编钟进一步走向世界。

第三方面,转换观念,真正将视野面对当代社会,转向普通游客和广大群众。纵观曾侯乙编钟出土二十年来的研究,其成果之丰富堪称令人瞩目,然而迄今为止却找不到一部通俗易懂、又科学全面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普及性读物。如果不树立面向广大群众的观念,没有人做“阳春白雪”向“下里巴人”转化的工作,对进一步提高曾侯乙编钟知名度的呼吁,恐怕永远会是纸上谈兵。

3.改善旅游环境,让旅游者进得来、呆得住、出得去。在这方面,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是前提,创建武汉、随州、大洪山到武当山等方向的旅游专线是重点。

4.深化内容,加强特色文化景观建设,是让游客想来、并且呆得住的根本保证。目前,曾侯乙编钟原件在湖北省博物馆,最好的编钟创作、演奏队伍在武汉音乐学院,最地道的编钟古文化风情在随州。三者占据着不同的有利条件与优势。立足本位,充分发掘曾侯乙编钟不同层面上的价值与潜力,就一定能为广大游客创造出一系列环环相扣、各有特色的编钟文化景观:在武汉可以目睹二千五百多年前铸造的曾侯乙编钟原件,领略、欣 赏青铜编钟在当今乐坛中的独特艺术魅力!到随州,人们则可以重温曾侯乙编钟出土时的壮景,了解、体验孕育举世震惊的曾侯乙编钟故土的“曾国”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进而强化在武汉的博物馆与音乐厅中所得到的感受,找到中华传统文化千年不衰、屡放异彩的根本原因!

无论海内外的有关人士通过什么渠道论及曾侯乙编钟,谈到编钟音乐,都无法避开曾侯乙编钟的故乡——湖北,尤其是湖北的随州。曾侯乙编钟越是远播海内外,越是深入人心,她的故乡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感就会越强烈、越有吸引力。因此,编钟文化建设的关键还是在湖北,尤其是在随州;曾侯乙编钟文化、经济价值的体现,和她在我们这个时代重归人间的意义,最后还是将落脚到她的故乡。

1988年11月,为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十周年,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国际交流·曾侯乙编钟专题”活动,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苏联、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与地区以及中国大陆各地的专家学者六十多人参加交流。大范围、多学科、高技术的中西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是那次学术活动显著的特点。

1998年5月,为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二十周年,随州市人民政府、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了“’98随州曾侯乙编钟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和白俄罗斯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研讨会在总结交流二十年来曾侯乙编钟研究成果的同时,又在许多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诸如:对曾侯乙编钟文化内涵和文化属性的探讨,编钟和其他音乐文物复制和仿制技术的探讨,以及对开发利用编钟文化的探讨等。

1998年至200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以来的第三个十年,在这跨世纪的十年中,会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取得跨世纪的成果吗?在2008年是否还会举行类似的学术纪念活动呢?如果继续举行,其内容是否会与前两次有所不同呢?如果不举行学术活动,是否会有其他形式的纪念活动举行呢……

笔者认为,在回顾过去二十年发展历程,并充分认识曾侯乙编钟所客观具备的价值与潜力的基础上,以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目光,继续发扬分工合作、携手攻关、突出特色的传统,曾侯乙编钟研究的前景是美好的,上述疑问的答案将是十分明确的。

标签:;  ;  ;  ;  ;  ;  

曾后羿跨世纪纪事研究_曾侯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