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浅谈论文_闫雯雯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浅谈论文_闫雯雯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联系在一起,激发其理解抽象与具体关系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数学。老师作为教育实施者要帮助学生在数学情境学习中,掌握学习主动权,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快乐、满足、自信的情绪,从而高效地增强学习兴趣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创造一个更加形象、生动的场景,带给学生更具象的体验,使得学生能充分理解教材,并且能够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的教学方法。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促进作用,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健康的情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这可以用于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愉快的情绪促进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混乱和记忆困难,活泼欢乐的课堂氛围能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能缩短认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情境教学的推广很有必要。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小学生的课堂中非常有必要。下面谈谈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趣”中学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因为故事里有可爱的人物、生动的情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将数学与故事相结合,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有血有肉。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数学故事、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所以故事、游戏往往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创设故事情境时,应考虑到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年龄特征,结合课本内容,选择或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故事,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我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生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的能力。“汤姆常常跟随爸爸到森林里打猎。有一天,爸爸不在家,汤姆想自己也是个小小神枪手,如果自己一个人到森林里打猎,爸爸回来后一定会很惊喜。可当他走到森林深处时才发现自己迷路了,他害怕极了。就在这时,他发现太阳就要落山了,随即他高兴地惊呼起来:‘我能回家了!’大家猜猜,聪明的汤姆为什么说自己能回家了呀?”通过富有趣味的故事顺利引出新课的学习,从而为顺利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奇”中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讲自己的生日具体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从而引出课题。之后,分别拿出2010年、2011年、2012年3年的年历卡,使学生深入了解年、月、日,学习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概念,知道每年有12个月和每月有多少天,帮助学生建立较长时间的观念,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在“疑”中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制造悬念,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生活常识,因此,我直接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开始新课的学习。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4个桃子,2个盘子”和“1个桃子,2个盘子”。

师:把这4个桃子平均分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装几个?

生:每个盘子装2个。(师板书:2个)

师:如果把1个桃子平均分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能装几个?

生:半个。(师板书:半个)

师:“半个”能不能用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这种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分数的强烈愿望。

四、创设冲突式情境,让学生在“思”中学

学生认知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创设冲突式情境,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作支撑,挖掘思维潜能,实施有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先让学生分别拉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的框架,学生很快得出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的形状可以发生改变。然后我提出疑问:“如果是三角形呢?”有些学生想都没想就认为也可以改变,可再拉三角形的框架时发现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这时学生的心理形成认知冲突,就会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对新知的探求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预设直观和易于辨别的数学情境,这是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便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数学思考。使用数学语言辨别数学情境,教师要有创新期待的耐心,要给予学生数学创新的足够时间,在此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完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许晓娜. 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孔维程.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02-203.

[3]周婷婷. 小学数学情境再建构教学模式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闫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2月总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浅谈论文_闫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