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116000
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1-2016.9收治的危重患者13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90.77%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78.46%,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危重抢救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能力,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抢救水平。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
急救护理程序的基础主要是整体护理,以熟练的操作基础为抢救技能,目的是提高广大患者抢救速度[1]。常规护理模式的入院抢救护理顺序为分科治疗,在转科会诊过程将会严重浪费时间,而且速度较慢,因此造成医疗纠纷[2]。而由于急诊患者病症较多繁多,病情较为复杂,常规抢救与护理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为了提高医疗水平与医院整体护理效果,本文研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想,现将结果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1-2016.9收治于我院急诊科的危重患者13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均经过临床上专业医师与常规检查诊断为危重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有影响治疗效果疾病存在,存在精神异常、精神疾病患者,具有言语以及神智障碍患者。对照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2.6±5.4)岁;研究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5.1±5.1)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达到急诊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抢救,与急救处理,通知患者家属,完成抢救后送入相应的专科进行治疗。
研究组采用全程护理。1.加强对120急救现场与急救中心的交接,车辆的实时动态与患者的情况及时向医院进行汇报。急救室根据患者情况准备急救需要的器材物品,接诊护士向患者或家属了解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2.接诊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病情,对危重的患者实施优先抢救。急救需要保证护士的动作相对娴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3.抢救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尽心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各类管路的护理工作,避免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出现。4.保证患者后期的检查工作顺利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需要陪护患者进行,直至将患者送入病区并顺利完成交接工作。5.加强护士与各类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抢救护士与病区护士做好结交,及时交待患者的基本情况,有利于病区及时做好治疗准备,包括患者病情、病史等情况,特殊情况需要立即上报研究。6.增加护士的专业培训,正确区分危重患者,开展相应的讲课,提高专业抢救。
1.3 观察指标
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总例数×100%。抢救成功标准为患者脱离危险,在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且成功转移至专科进行治疗[3]。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让患者再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打分。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方法: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分100,分为满意≥80;一般≥60;不满意<60。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抢救成功率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研究组90.77%显著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n=65,(%)]
2.2 护理满意度
根据统计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3例(81.5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63例(96.9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7,P<0.05)。
3 讨论
急诊科患者,通常由于车祸或发生相关急性疾病,通过120或自行前往的患者。大部分患者有危重、急等特点,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会错过抢救的最佳时间[4]。而由于患者疾病种类较多,临床工作较为复杂,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会出现相关隐患,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不满,造成一系列的医疗纠纷,常规护理急救程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
临床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增加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提出全新的急救护理模式。由于急诊工作的要求,护士需要争分夺秒,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救治。因此护士在工作中需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面对患者时需要冷静的处理好问题,对各种急救技术运用熟练[5]。能够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本文结果中,对65例危重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抢救成功率达到90.77%高于常规组78.46%。全程护理中,急诊护士相互配合,促进工作积极性,患者在全程护理中,改善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因此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运用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整体抢救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对提升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与综合实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亚娟,华静,张宏宇等.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0):3819-3821.
[2]王蓉.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5):525-526.
[3]丁玉珍.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545-4546.
[4]庄一渝,周艳,周丽萍等.快速反应系统对住院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569-573.
[5]吴志娟.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8):105-106.
论文作者:杨芹,王钰 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患者论文; 危重论文; 急诊论文; 全程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士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