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孟 杰
【摘 要】 本文从财产保险公司主要的财务风险类别出发,在基础管理层面讨论财险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环境、风险预警体系以及风险控制水平等方面的风险成因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希望能给予财险公司企业管理人员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 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引言
财产保险公司主要风险类别一般是按照经营管理过程划分,当前的财险企业普遍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投资、生产运营、收益分配四大类。这种分类方法比较全面,贯穿了企业生产运营的所有环节,但本文研究的是某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因此涉及的财务风险类别划分会更加细化,具体到操作环节、业务环节、偿债能力、信息安全等基础管理层面展开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控制策略。
一、财务保险公司风险成因分析
(一)风险内控环境较差
一方面企业内部风险意识较差,管理层面的风险内控理论知识不足,未从战略层面形成企业的风险内控机制,并且一些业务操作人员只注重追求自身业绩量的提升,未形成正确的风险控制观念,风险控制能力不高,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中也缺少必要的风险考核指标,难以提升企业员工的风险控制积极性。一些企业虽然也纳入了基础风险考核指标,但考核结果的利用程度不高,未能充分的发挥绩效评价引导员工行为,强化风险控制的作用,并且考核的主体仍是以利益分配为导向,考核指标具有短视性,十分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其次是比拟中拟人修辞格的妙用。将建筑比拟作人,建筑沉默地“已看透/却不开口”写尽历史沧桑变化的睿智与宠辱不惊。古老的建筑看透了一切却静默不言,因而在沉默场景中一切“有声”的情爱、眼泪都显得苍白而无奈。“却不开口”是建筑明了关于爱和恨的一切都将消逝的无奈,深化了“愁”之一字,与主题相呼应。
(二)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
预警体系的不完善一方面表现在企业内部缺乏独立的风险内控监督机构,无法有效地对各项风险内控行为的执行效果做出评价考核以及纠偏工作,企业风险控制体系较为松散,整体性风险的识别和防控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在进行财务分析工作时,各类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难以保障,缺少细化的操作行为数据分析控制。下级机构的指标数据流于形式,与实际的工作情况不符,无法清晰准确地反映基层业务状况,不利于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预警。
(三)风险控制能力水平不高
企业的风险缺乏过程性控制,大多停留在制度理论层面,可操作性不强,缺少具体的风险防控措施条例,导致财务控制活动的开展系统性、流程性不强,在单证管理环节,岗位权责不清,单证的领用与存放管理混乱,资料保管杂乱无章,核销与盘点滞后,操作流程规范性不强,财务管理与基础操作交叉,难以保障财务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信息化程度不高,操作行为效率低下。在关键业务环节,业务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且业务办理水平不高,风险控制能力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一些财务报表的编制上,造假现象严重,应收保费出现坐支、虚挂,票据凭证审核不严,制度落实不到位。
二、财产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策略
(一)改善风险内控环境,营造风险内控文化
内控环境的改善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首先,企业的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内控意识,加强自身财务内控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并且要定期开展风险相关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让员工更多地参与到风险内控中,形成内控责任感,并能对风险内控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做好信息交流与评价反馈工作,强化财务风险的监管控制力度;其次,集中管理和利用财务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下属机构的职权,要注意发挥下级机构的管理灵活性,如进行资金管理时可通过适当保留收入户最低额度解决资金下拨延迟问题,保证财务集中管控的同时有效地发挥了下级机构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要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绩效指标的设置上,加大风险指标的设计比例,并且要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突出指标的长远性规划内容,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层面考虑评价体系的建立。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的绩效考核工具为平衡记分卡,利用它能科学地规划企业的战略目标,从不同维度的绩效考核评价有效地激励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风险内控导向,营造良好的企业风险内控文化。
(二)提升资金偿付能力,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一个完整的动作包含了若干个静态帧,一个运动序列的每一个静态帧角度特征变化容易表达出人体运动行为的变化趋势[8]。在跳跃过程中,可以将关节角度特征随时间的连续性而产生的变化转化为一个变化序列。比如定义一个跳跃序列中每一帧的左膝关节角度特征集合为:
财险企业的偿付能力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重点关注的内容,是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维持企业正常经营运转的根基。企业任何财务风险的发生都将最终导致偿付能力下降,因此,提升企业的资金偿付能力也就意味着能同时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构建偿债管理体系。企业要对提升自身的偿债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正确的偿债观念,突出偿债能力风险关联性分析。其次是指标监测,要对各项偿债能力指标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关注保费增长率、综合成本率、偿债能力充足率、赔付率、承保利润率等关键偿债指标。这些指标不仅能综合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水平,还能反映出企业业务扩张规模、风险评估成效、成本控制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资金偿付能力必须加强业务过程控制,由于一些企业规模较大、险种较多,因此存在大量的中介业务,企业必须慎重选择中介机构,严格授权批准流程控制,加强核保条件的监督控制,构建完善的理赔管理体系。然后进行必要的核实和预防,通过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保障承保质量、及时录入承保信息,强化承保分析体系,优化信息反馈机制,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财务风险危机。最后形成严格的内部追责体系,通过细化各项内部监督管理流程,有效地识别财务风险危机,对未有效防范风险的风险责任人履行严格的问责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从而构建出完善的以偿债能力为核心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此后,我们在诗词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快乐唱诗词”的固定环节,受到了同学们广泛好评。2018年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传承栏目《经典咏流传》,跟我们的设计初衷不谋而合,同学们倍受鼓舞,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改进业务操作环节,规范风险控制行为
首先加强操作环节的管理,包括加强单证管理和保证财务的合规性两个部分。在加强单证管理方面,要在提高人员单证管理水平的同时完善各项单证管理奖惩制度,严格规范单证操作行为;要与中介代理结构签订制度条例,形成制度约束,防范单证滞留风险;要加快企业的单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保障各类单证的区分管理,提高单证管理效率。保证财务的合规性方面,要树立合规经营理念,加强各级操作管理人员的财务合规操作意识,加强合规理论及实践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建立标准化的合规操作机制,形成全面、一体化的合规管理体系,梳理企业财务操作的各项流程,在风险高发环节设置关键控制点,明确控制点的责任边界,对风险点进行源头控制,规范化前端的操作行为;要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制度,严格限制操作数据的后台导入;要强化规范化操作的档案建立,对各种操作行为、操作人员做出详细记录与跟踪管理;要优化财务组织结构,将财务管理与基础操作分离开,加快信息化共享系统的建立,提升操作系统的风险防御能力,将风险控制与效率优化作为系统建设的目标定位,深化系统操作层面与财务管理层面的技术变革,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实现稳健的输入式变革。其次是业务环节管理。财险分支机构的业务环节大致可以分为承保、理赔、制度建设和合规管理等几个方面。以承保业务为例,主要包括费率执行和配置以及应收保费的管控,其中费率的执行与配置是重要的核保工作内容,为了强化风险控制,在核保工作中,要保证核保业务流程的规范性以外,还需加强财产投保的利润计算与风险评估工作,在各项业务流程中深入融合风险管理,并且在应收保费方面全面推行“见费出单”制度,加强财务报表编制行为管理,按照权责发生制披露保费收入加强应收保费的授权与审批环节控制,建立客户资信评级档案,全方位地改进业务操作,规范风险控制行为。
三、结束语
总之,财务风险防控对财务保险公司至关重要,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引起重视,改善内控环境、完善预警体系、规范操作行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银松.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探究[J].时代经贸,2018(27).
[2]秦洪霞.保险财务风险的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5).
[3]赵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8.
[4]屠萍萍.经济资本视角下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以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为例[J].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8.
(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1)
标签:财产保险公司论文; 财务风险论文; 控制策略论文; 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