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
摘要:通过对汉江水系汉中段水功能区监测断面监测成果的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子标准对照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汉江汉中段境内的水质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汉江汉中段水质变化和质量状况,为汉江汉中段的水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系、水质、评价、水资源
一、基本概况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的嶓冢山,由西向东横贯秦岭、大巴山之间,秦岭南麓,襄樊以上河流总体流向东,襄樊以下转向东南,于武汉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577km,汉中境内河段全长270Km,流域面积约19600.7km2。按河道特性,汉江分为河源段、平川段和峡谷段。汉江流域北部以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分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分隔,西南以大巴山、荆山与嘉陵江、沮漳河为界,东南为江汉平原,与长江无明显界限。汉江上游河段水系发达,河网密度大。流经汉中市辖的宁强、勉县、南郑、汉中、城固、洋县5县(区)。
二、断面设置
目前,汉中分中心在汉江干流功能区的监测断面有金牛驿、武侯镇、高潮区、武侯镇、汉中、圣水镇、文川河口、三合、洋县、王家台、东村11个,监测频次为12次/年,每月监测一次。根据断面设置,现选取汉中汉江上游宁强源头水保护区代表断面金牛驿、勉县保留区武侯镇、汉中开发利用区汉中、洋县保留区洋县、洋县开发利用区东村5个水体监测断面的成果,对汉江汉中段境内的水质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所选的5个代表断面2015~2017年同步期3年的水质监测成果,评判汉江水系汉中段的水质质量状况。
三、评价标准和方法
本次评价范围是汉江汉中段干流。评价方法以监测资料的年度均值为评价依据,采用单因子标准对照法,分汛期、非汛期和年度不同时期,评价出相应的水质类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河段进行评价,评价参数选用具有水质污染代表性全面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总砷、氨氮、汞、总磷共7个项目,评价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第III类标准值和综合污染指数分级标准。水质采样严格按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187-1996)操作。
3.1单因子标准对照法
单因子标准对照法是将某种污染物实测浓度直接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来判断水质类别,界定以III类水地表水标准值作为水体是否超标判定标准,I、II、III类水质定义为达标,IV、V、劣V类水质定义为超标。
汉江汉中段单因子水质评价表
图6
根据对汉江汉中段5个断面同期2015-2017年3年的水质监测成果综合指数计算,得出综合污染指数图1、图2、图3、图4、图5,从综合指数变化过程图可以看出,汉江汉中段在年内横向水质变化基本稳定,汛期较非汛期水质差,除汉中断面轻度污染外其余金牛驿、武侯镇、洋县、东村断面水质尚清洁。汉江全段除7、8、9月份综合指数稍微突出外,其它月份变化不大,水质质量较好。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汉江汉中段全河长270公里,所选5个断面3年水质监测断面监测成果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汉江汉中段干流布设的5处断面按单因子对照法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综合指数及全河段综合指数横向比较均在0.2~0.6之间,属Ⅲ级分类,综合水体属轻度污染。总体来说,汉江汉中段水质质量基本良好,未受到较大或严重污染。
2、建议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源头区,也是我省汉中、安康的直接饮用水源区,汉江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汉中段和各路沿线水源饮用区的饮水安全,在保持当前现状的情况下,水利部门应积极以河长制管理为契机,对河道管理常抓不懈,严管沿河各段的排污及水质污染事件的发生,保持河道水质的良好状态,同时水质监测部门应加密测次,提高监测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加强入河排污口的清查和规模以上排污口的监测,可以在省界或行政区界入口和出口处布设全自动监测站,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防止由于污染物的长期堆积而引起累积效应,提高污水处理率和纳管率。在此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水利部提出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紧紧围绕“三条红线”,强化措施,促进水资源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促使汉江汉中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保护和利用。
论文作者:刘江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汉中论文; 汉江论文; 水质论文; 断面论文; 洋县论文; 评价论文; 因子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