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肩星天牛成虫雌雄性比及其对种群消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悦[1](2021)在《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是一种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上猖獗成灾的新害虫,主要危害沙葱Allium mongolium、多根葱A.polyrhizum、野韭A.ramosum等葱属植物,不仅给草原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草原退化,严重威胁我国北方生态安全。滞育是昆虫为了躲避不利的环境条件并确保种群延续的适应性策略,目前关于昆虫滞育调控的生理生化及生态学机理已有深入的了解,而对其分子机制、特别是专性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却较少了解。沙葱萤叶甲一年发生1代,为专性滞育昆虫,以成虫滞育越夏,以卵滞育越冬。本研究采用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及RNAi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揭示专性夏滞育及生殖滞育的分子调控机理,而且为发展基于滞育调控的害虫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构建了沙葱萤叶甲成虫滞育前期(PD)、滞育期(D)及滞育后期(TD)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共获得2383个蛋白,其中进入滞育(D/PD)和滞育结束后(TD/D)分别有139和118个蛋白差异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吞噬体通路、代谢过程、胁迫反应、细胞骨架重组、昆虫保幼激素、钙离子信号通路、核糖体通路及化学感受等有关。2.应用RNA-Seq测序技术构建了外源JH类似物烯虫酯(JHA,methoprene)处理沙葱萤叶甲成虫后的转录组数据库,在JHA施用后24 h和48 h分别得到310和598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表明,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各种代谢通路,主要与能量代谢、生物合成、胁迫反应以及信号传导通路密切相关。RNA-Seq和qPCR分析表明,JHA促进了Gd Vg、Gd FOXO和Gd Kr-h1的表达,而抑制了Gd JHBP、Gd JHE、Gd JHAMT、Gd JHEH和Gd FAS的表达,其作用强度随JH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滞育前期注射JHA可抑制脂质蓄积并延缓成虫进入滞育,在滞育期间施用JHA则对滞育和脂质积累没有显着影响。3.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保幼激素酯酶、保幼激素耐受蛋白、保幼激素甲基转移酶、保幼激素环氧化水解酶、叉状头转录因子、卵黄原蛋白、锌指转录因子和脂肪酸合酶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Gd JHE、GdMet、Gd JHAMT、Gd JHEH、Gd FOXO、Gd Vg、Gd Kr-h1和Gd FAS,ORF全长为222~6162bp,编码74~2053个氨基酸。qPCR分析表明,GdMet、Gd JHE、Gd JHAMT及Gd Kr-h1在沙葱萤叶甲滞育前期高表达,滞育期间表达量显着下调,且低水平表达模式持续到滞育后期;Gd Vg在滞育前期和滞育后期的表达量水平显着高于滞育期;Gd JHEH和Gd FAS在滞育前期均下调表达,滞育期均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趋势,Gd JHEH在滞育后期上调表达,Gd FAS在滞育后期下调表达;Gd FOXO仅在25日龄的滞育期高表达,其余发育阶段表达量均维持较低水平。4.利用RNAi技术沉默GdMet,在第48 h沉默效率最佳为84.11%。qPCR分析表明,沉默GdMet抑制了Gd JHBP、Gd JHE、Gd Vg及Gd Kr-h1的表达,促进了Gd FAS的表达,而对Gd JHAMT、Gd JHEH和Gd FOXO的表达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ds GFP)相比,注射ds Met试虫的总脂含量显着增加,促进脂肪体发育,导致成虫提前3.1 d进入滞育。5.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和核糖体蛋白S3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Gd HK和Gd RpS3a。Gd HK的cDNA全长为1699 bp,开放阅读框长为1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qPCR分析表明,Gd HK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成虫滞育期间表达量维持在低水平,而滞育结束后表达量急剧上升达最高值。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增加,Gd HK在沙葱萤叶甲成虫体内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d RpS3a的cDNA全长为800 bp,开放阅读框长为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Gd RpS3a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沙葱萤叶甲体内均有表达,在成虫滞育结束后表达量最高,在卵期和成虫滞育期间低表达。温度对Gd RpS3a的表达有显着的影响,30℃下最高,0℃下最低。
徐乐[2](2021)在《三种稻飞虱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及miR-34调控褐飞虱翅型分化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稻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是中国等亚洲国家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对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稻飞虱是典型的翅二型昆虫,长翅型个体擅长迁飞,有助于种群的扩散;短翅型个体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帮助种群迅速扩增。深入了解其遗传背景,阐明翅型分化的调控机制对研发有效的飞虱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先前报道的三种稻飞虱基因组主要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拼接质量较低,碎片化问题严重。本论文综合利用三代测序技术和Hi-C技术对三种稻飞虱基因组进行了重新测序和组装,获得了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序列,显着提升了基因组拼接质量,分析了稻飞虱的染色体进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miRNA调控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分子机制。主要工作如下:1.三种稻飞虱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分析由于先前发表的褐飞虱基因组测序较早,组装质量偏低,影响了后续分析。为此,利用PacBio技术重新测序,组装获得了新版本的褐飞虱基因组。基因组大小为1,087 Mb,N50由357 Kb提升至589 Kb,BUSCO评估值由81%提升至95.9%,基因组拼接质量显着提升。根据三种稻飞虱的核型信息,利用Hi-C辅助组装技术,将重新组装的褐飞虱基因组、已发表的白背飞虱与灰飞虱基因组均提升至染色体水平。褐飞虱、白背飞虱与灰飞虱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088 Mb,656.8 Mb以及541.2 Mb,包含15条、14条以及14条染色体序列,注释得到24,901、15,929以及16,412个蛋白编码基因。相较于先前发表的版本,基因组N50与BUSCO评估值均明显上升,基因组完整度显着提高。褐飞虱基因组大小为1 Gb左右,明显大于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分析发现,褐飞虱基因组中重复序列比例为56.78%,远高于白背飞虱的36.05%与灰飞虱的26.00%,这可能是褐飞虱基因组更大的原因之一。褐飞虱中有8,595个特异性基因,约占其基因总数的34.52%,也明显多于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共线性分析显示,三种稻飞虱染色体之间总体上呈现较好的共线性关系,局部出现染色体融合以及分裂的现象。研究结果明确了三种稻飞虱基因组的基本特性及染色体的进化关系,为半翅目昆虫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提供了技术参考,也为深入研究稻飞虱的重要生物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2.稻飞虱性染色体的进化分析三种稻飞虱均为头喙亚目飞虱科的昆虫,白背飞虱与灰飞虱的性别决定体系为XX/X0型,但褐飞虱却为XX/XY型。利用雌雄虫基因组的重测序数据及飞虱的染色体信息,成功鉴定了褐飞虱的X和Y染色体,以及白背飞虱与灰飞虱的X染色体,比较分析了不同飞虱性染色体上基因功能的异同。为了获得更完整的褐飞虱Y染色体序列,利用三代原始测序数据与重测序数据,从头组装了褐飞虱Y染色体。新组装的Y染色体长度为15.3 Mb,而Hi-C辅助组装获得的Y染色体序列仅为10.5 Mb,表明三代测序技术在组装重复序列较多的性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头喙亚目祖先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X/X0型,褐飞虱应在物种分化后获得了Y染色体。Y染色体一般被认为来源于常染色体,因此与其他染色体应具有同源片段序列。但分析发现,褐飞虱Y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之间不存在同源序列,因此褐飞虱Y染色体并非经典的常染色体进化起源。研究结果成功鉴定了三种稻飞虱的性染色体,分析了性染色体的进化规律,为头喙亚目昆虫的性染色体进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3.miRNA调控稻飞虱翅型分化的机制翅二型现象是一种重要的昆虫可塑性表型,受胰岛素、保幼激素等不同因子的调控。但是,作为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miRNA是否参与调控褐飞虱翅型分化,仍不清楚。为此,收集了5个不同龄期的褐飞虱长、短翅种群的若虫样本,进行了小RNA测序以及miRNA注释,共预测发现了503个miRNA,其中122个在长、短翅种群中有差异表达,主要分布在四个龄期,其中,94个在1龄,5个在3龄、56个在4龄以及66个在5龄。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了靶标预测、靶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发现,miRNA通过作用于多个通路实现对褐飞虱翅型分化的调控。分析发现,Nlu-miR-34-5p靶向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NlInR1,重点研究了此miRNA的调控功能。结果表明,3龄若虫中过表达Nlu-miR-34-5p能够显着抑制靶标基因NlInR1的表达,成虫的短翅型个体比例明显上升。单独干扰Nlu-miR-34-5p,无明显的表型变化;但同时干扰NlInR2和Nlu-miR-34-5p后,能够显着提高成虫的长翅型个体比例。研究结果揭示了miRNA调控稻飞虱翅型分化的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昆虫表型可塑性的分子调控机理。
周嘉颖[3](2021)在《樟叶蜂寄主偏好与昼夜节律行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寄主植物不仅为昆虫提供了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而且为昆虫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庇护场所,这对于保证植食性昆虫的种群繁衍至关重要,因而确定植食性昆虫的寄主种类和危害部位是开展昆虫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另外,植食性昆虫在长期的环境适应过程中,其生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呈现出周期性时间节律特征,对于昆虫种间特异性的昼夜节律行为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掌握昆虫的种群动态规律。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 Rohwer是我国香樟中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近年来,随着香樟等樟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和规模化种植,其危害日趋严重。本文以该虫为研究对象,从行为生态学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樟叶蜂对不同樟属树种,同一树种不同器官和生理年龄等的寄主偏好和后代发育表现,以及各虫态昼夜节律行为的研究,旨在明确樟叶蜂的寄主种类及行为特征,为该虫的基础生物学和行为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具体分述如下:1.植物种类对樟叶蜂寄主偏好与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CCP)、猴樟C.bodinieri Levl.(CBL)、沉水樟C.micranthum(Hay.)Hay(CMH)、阴香C.burmanni(Nees et T.Nees)Blume(CBB)和少花桂C.pauciflorum Nees(CPN)等五种樟属树种的新鲜叶片作为供试材料,通过非选择、两两选择和自由选择试验,分别测定了樟叶蜂对五种树种的成虫产卵偏好和幼虫取食偏好,并比较了五种树种叶片对樟叶蜂后代的发育表现。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条件下,樟叶蜂均可在所有供试寄主上产卵,但雌虫偏好在香樟和猴樟上产卵,其产卵率和产卵量明显高于阴香、少花桂和沉水樟等樟属植物;樟叶蜂也能在所有供试植物上取食,但偏好取食香樟叶片,其对香樟的取食选择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供试树种,而对香樟叶片的取食率和取食量明显高于其它供试树种;后代发育表现试验表明,在香樟和猴樟中饲养的樟叶蜂后代存活率高,发育历期短,蛹重更重,成虫寿命更长,而在阴香、少花桂和沉水樟上则不能完成世代发育。这些结果表明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偏好-表现假说,香樟是樟叶蜂幼虫最偏好和最适合的寄主,猴樟能作为一个潜在寄主,而阴香、少花桂和沉水樟不适合作为樟叶蜂的寄主。2.寄主器官和生理年龄对樟叶蜂寄主偏好和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在室内以香樟为寄主植物,选取香樟嫩叶、嫩枝、老叶和老枝作为供试材料,开展了非选择、两两选择和自由选择试验,以评估寄主植物不同器官和生理年龄对樟叶蜂寄主选择和后代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条件下樟叶蜂对所有供试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卵和取食,但在香樟嫩叶上的产卵率、产卵量、取食率和取食量均显着高于其它三种供试材料。同时,以香樟嫩叶为寄主饲料饲养的樟叶蜂后代存活率最高,发育历期最短,蛹重更重,成虫寿命更长,而以老叶和老枝进行饲养的樟叶蜂在幼虫阶段全部死亡,不能完成世代发育。这些结果充分说明,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器官和器官的不同生理年龄明显影响樟叶蜂的寄主选择和后代发育,香樟嫩叶是樟叶蜂最理想的食物,而在种群爆发造成食物缺乏时,香樟嫩枝也能助其完成世代发育和种群的繁衍。3.樟叶蜂的昼夜节律行为观察在室内25℃,LD12:12条件下,对樟叶蜂的孵化、化蛹、羽化、交配和产卵等生命阶段的昼夜节律行为开展了人工观察,结果表明,樟叶蜂的卵和幼虫昼夜均可孵化和化蛹,但光期的卵孵化率明显高于暗期,且在进入光期后1-4 h(上午7:00-10:00)和进入暗期后7 h(1:00)存在两个孵化高峰,而幼虫的化蛹率在光期和暗期不存在差异且存在3个化蛹高峰,即进入暗期后3-4 h(21:00-22:00)和10 h(4:00),以及进入光期后9 h(15:00)。樟叶蜂雄虫比雌虫提早3 h羽化,且均呈单峰型羽化曲线,雌雄虫羽化高峰分别在光期开始时(6:00)和光期后2 h(8:00),但雌虫在光期的羽化率显着高于暗期,而雄虫在光期和暗期的羽化率没有差异。成虫的交配和产卵行为主要发生在光期,交配和产卵高峰分别发生在光期开始后5-9 h(11:00-15:00)和光期后4 h(10:00),光期的交配率和产卵率显着高于暗期且均呈单峰曲线。更为有趣的是,该虫的成虫配对后表现出三种行为模式,48.39%的雌虫不交配只进行孤雌产卵,有29.03%的雌虫先产卵再交配而后再产卵,而有22.58%的雌虫羽化后先行交配再产卵,这些生殖行为模式在交配前期、产卵前期、每日产卵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交配持续期和总产卵量上没有差异。
黄欣[4](2020)在《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翅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 Pic.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上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影响油茶品质与产量。为进一步了解蓝翅天牛的生物学特性,探明蓝翅天牛在油茶林间的为害规律,明确蓝翅天牛的寄主选择机理,本论文筛选了蓝翅天牛雌雄鉴别的最佳方法,从蓝翅天牛行为节律、为害机理角度出发,重点调查了江西省永丰县蓝翅天牛林间为害情况和室内外活动规律,测定并分析了油茶幼龄健康枝条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与蓝翅天牛为害选择的相关性,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离鉴定其挥发物,并运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检测蓝翅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对不同状态幼龄枝挥发物的反应活性。研究结论以期为蓝翅天牛的生态防控和监测预警等方面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蓝翅天牛雌雄成虫不同鉴别特征的筛选结果显示,蓝翅天牛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是否有一条纵线可作为简便、快捷判断雌雄的依据,即雌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有纵线,雄成虫无纵线。蓝翅天牛的林间为害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蓝翅天牛在幼龄林内偏好为害高度≦50cm和直径>1cm枝条,尤以直径1-2 cm枝条受害更重,在连续多雨季节则偏好为害高度﹥50 cm枝条;蓝翅天牛在壮龄林内偏好为害高度﹥50 cm和直径﹥1 cm,同样以直径1-2 cm枝条受害更重;蓝翅天牛对直径≦1 cm的各树龄枝条为害均显着最轻。蓝翅天牛的行为活动具有一定日节律。白天以移动、飞行和取食为主,夜间以静息为主;蓝翅天牛喜在20-30℃的中午至下午出孔活动,温度较低的早间活动力弱。喜为害向阳面油茶植株,多在植株上部、中部和树冠的叶背面静息、取食,主要取食叶背面叶柄周围的主脉;蓝翅天牛性成熟后多在植株上部或树冠的叶背面交配,交配完成后雌成虫会择优寻找直径>1cm的枝条产卵。蓝翅天牛为害与油茶枝条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幼林内,蓝翅天牛在选择为害直径≦1cm、直径1-2cm的枝条时,都和枝条内还原糖与可溶性总糖含量之比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P=0.015)和-0.999(P=0.027);而选择为害直径≧2cm的枝条时,则与枝条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P=0.033)。在壮林内,蓝翅天牛在选择为害直径≦1cm枝条时,与枝条内的总酚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P=0.007);在选择为害直径1-2cm壮龄枝条时,与枝条内各物质的含量均无显着相关性;而在选择为害直径≧2cm枝条时,与枝条内的缩合单宁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P=0.043)。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蓝翅天牛寄主——油茶枝条挥发物,运用EAG测试蓝翅天牛对健康枝叶挥发物和受害枝叶挥发物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雌、雄成虫触角分别对健康、受害枝叶挥发物的反应活性与正己烷对照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运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幼龄油茶健康枝条挥发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化学组分共17种,包括3种萜烯类、4种烷烃类、4种酯类、3种醇类、2种酮类和1种酚类共六大类化合物,其中以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低。
迟宝杰[5](2018)在《白眉野草螟的生境适应及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白眉野草螟Agriphila aeneociliella(Eversmann)是我国小麦的新发害虫。其幼虫昼伏夜出,咬食小麦根茎基部及叶片,对早春小麦为害尤为严重。为探明白眉野草螟灾变的生物及生态学适应机制,研发生物防治新技术,我们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技术分析了白眉野草螟生活史数据,明确了在不同温度下白眉野草螟的种群统计学特征;探究了不同阶段白眉野草螟幼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食物的选择性;并从其罹病虫体中分离获得致病菌粘质沙雷氏菌JY9菌株,测定了该菌株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力;同时基于RNA-seq测序技术,初步解析了该菌株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眉野草螟在1827℃的范围内可正常完成整个世代发育,随温度升高,其幼虫发育历期显着缩短;幼虫有6或7个龄期,且随温度升高具7个龄期的幼虫所占比例呈线性升高;其由卵发育到成虫的时间在18℃最长,为147.26 d,25℃最短,为119.67d;18℃下成虫前期存活率最高,达72.6%,27℃下成虫前期存活率最低,为34.9%;25℃下繁殖力最强,单雌产卵量可达495.53粒;23和25℃条件下其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最高、平均世代周期最短。白眉野草螟13龄幼虫具有较56龄幼虫更低的发育始点,幼虫期有6个龄期的试虫卵期发育始点、幼虫期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05℃、4.95℃和571.5日度;而具7个龄期的分别为7.61℃、5.06℃和651.7日度。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325℃;其成虫在25℃条件下拥有最大的繁殖潜力。当温度为15℃时,白眉野草螟成虫不能正常进行繁殖;温度高于32℃时不能完成世代发育。2、白眉野草螟初孵幼虫对玉米及小麦的取食选择在18、23和27℃3个温度条件下,均表现出,前24 h选择玉米取食的幼虫比例高于选择小麦取食的幼虫比例,偏向于选择取食玉米,72 h后选择小麦的幼虫比例显着高于选择玉米的幼虫比例,更偏向于取食小麦;其56龄幼虫30 min内对小麦和玉米的取食选择比例及45 d后选择小麦或玉米种植区域化蛹的比例均无显着差异,没有明显偏向性。3、自白眉野草螟罹病幼体中分离得到白眉野草螟致病菌粘质沙雷氏菌JY9 Serratia marcescens JY9(CGMCC NO.15020)。粘质沙雷氏菌JY9发酵液、菌悬液及上清液对白眉野草螟幼虫均具有致病和致死效果,且发酵液及菌悬液较上清液效果更为明显。使用粘质沙雷氏菌JY9菌悬液处理白眉野草螟幼虫,当浓度为1.5×109 cfu/mL时,白眉野草螟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73.74%,致死中浓度LC50为2.4×109 cfu/mL。4、利用BGISEQ-5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白眉野草螟3龄被侵染与健康的幼虫转录组数据59.97 Gb。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61238个Unigene,总长度、平均长度、N50以及GC含量分别为88686507 bp、1448 bp、2576 bp和40.70%。与NR、NT、SwissPort、KOG、KEGG、GO、InterPro等7大功能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最终分别有30552(49.89%)、16771(27.39%)、21878(35.73%)、21528(35.1 5%)、23446(38.29%)、2438(3.98%)以及22737(37.1 3%)个Unigene获得功能注释。使用Transdecoder检测出30316个CDS。同时还检测出5011个SSR分布于4235个Unigene中,并预测出编码转录因子的Unigene 4642个。5、粘质沙雷氏菌JY9侵染后对白眉野草螟幼虫基因表达产生了显着影响。与对照相比,白眉野草螟3龄幼虫被JY9侵染24 h后,有46个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变化,其中36个上调,10个下调;48 h后有170个基因表达量发生显着变化其中44个上调,126个下调;白眉野草螟被粘质沙雷氏菌侵染后,其信号传导及代谢通路等受到影响,与核酸代谢及寿命调节代谢通路相关基因部分下调,其中,白眉野草螟幼虫长寿信号通路DAF-9/DAF-12途径基因的下调表达,可能是粘质沙雷氏菌对白眉野草螟致死及对其后期发育繁殖及后代生命活力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
周艳涛,李硕,孟昭军,王嘉冰,刘英胜,张爱军,严善春[6](2017)在《光肩星天牛诱捕器颜色的改进及其引诱剂最佳缓释量的确定》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颜色改进型暗褐色拦截挡板诱捕器诱捕效果;将缓释的1-戊醇和2-戊醇单独或与信息素组合后,结合颜色改进型暗褐色诱捕器进行田间诱捕试验,探究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以期开发监测光肩星天牛的有效工具。【方法】在每个样地用尼龙绳分别将32个诱捕器(4种引诱剂×4种释放率×2种颜色)悬挂在柳树枝干上,3个样地共悬挂96个诱捕器。每天检查一遍诱捕器,统计、鉴定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的雌、雄数量。【结果】诱捕器颜色显着影响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暗褐色诱捕器的平均诱捕量为1.521头,显着高于黑色诱捕器的平均诱捕量1.063头(t=4.854,P=0.047),暗褐色诱捕器诱捕到的天牛雌性比为0.58,黑色诱捕器诱捕到的雌性比仅为0.45。在大约8周的田间诱捕期内,缓释量为135 mg·d-1的1-戊醇和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数量均最多(8头),诱到天牛的雌性比分别为0.50和0.63。添加雄性信息素后,进一步增强了缓释量为135 mg·d-1的1-戊醇或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对光肩星天牛的诱捕效果,尤其增强对雌性的诱捕效果,使诱到天牛的雌性比分别提高到0.55和0.67。【结论】可将暗褐色诱捕器与添加雄性信息素的释放量为135 mg·d-1的1-戊醇或2-戊醇组合,作为监测光肩星天牛发生动态的有效工具。
魏可[7](2016)在《多寄主型寄生蜂白蜡吉丁肿腿蜂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和发育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Hymenoptera:Bethylidae)最早被发现自然寄生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Coleoptera:Buprestidae)幼虫和蛹。后被证实可寄生多种吉丁甲科和天牛科昆虫的幼虫,是一种多寄主型抑性外寄生蜂。该寄生蜂具有搜索能力强、发育周期短、繁殖潜力大和种群极度偏雌等特点。为了研究该寄生蜂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优化其大规模繁殖技术和高效的利用于防治不同种类的钻蛀性害虫。本文研究了当寄主条件和生活环境变化时白蜡吉丁肿腿蜂的行为和生理变化规律,揭示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机制,证明了其是一种优秀天敌,可被用于多种林业蛀干害虫生物防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蜡吉丁肿腿蜂因寄生寄主不同可形成对某一种寄主的专性适应。长期自然寄生于白蜡窄吉丁幼虫的寄生蜂同时面临其自然寄主白蜡窄吉丁和非自然寄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Coleoptera:Cerambycidae)时表现为对前者有极强的选择和寄生行为。然而,随着寄生蜂在栗山天牛上繁殖的世代数增加,肿腿蜂雌蜂开始表现出对栗山天牛幼虫有逐渐增强的选择寄生行为。连续以栗山天牛为寄主繁殖至第11代的寄生蜂和自然寄生原始寄主白蜡窄吉丁的寄生蜂雌蜂在无选择试验中对栗山天牛和白蜡窄吉丁两种寄主适应性差异显着。长期寄生栗山天牛的寄生蜂继续以栗山天牛作寄主的适合度更高,而长期寄生白蜡窄吉丁的寄生蜂以原始寄主繁殖的适合度更高。同样,两个群体的寄生蜂对非自然寄主栗山天牛幼虫搜索和寄生能力也差异显着。长期以栗山天牛作寄主的寄生蜂可更高效的发现和成功寄生寄主植物内部的栗山天牛幼虫。2.寄生蜂成虫期的学习经历可以使它们很快的适应一种新的环境。寄生蜂成虫早期经历可以增强寄生蜂对相关环境的辨识能力。成虫早期经历主要来源于寄生蜂羽化时通过啃食茧壳而获得的寄主遗留在寄生蜂茧壳上的化学信息物质。寄生蜂成虫后期的寄主相关学习经历对其寄主选择行为影响十分强烈。在成虫期优先接触的学习环境会促使它们随后偏好选择前期所经历过的相关寄主。并且,成虫期的取食经历对肿腿蜂的寄主选择行为影响很大,取食某一种寄主后,在随后气味源选择中对该寄主偏好性更强。成虫期的学习经历还会显着提高寄生蜂对前期经历过的寄主的寄生能力。3.白蜡吉丁肿腿蜂应对不同大小寄主可权衡生殖和发育过程。寄生蜂的产卵量主要由寄主条件和产卵前寄生蜂自身的生理状态决定,肿腿蜂寄生中等个体大小的栗山天牛低龄幼虫时产卵量最大。由于寄主质量的不均等,母蜂产出不同数量的卵在相应寄主上而引起了子代蜂发育规律的多态性。在小寄主上繁殖的幼期寄生蜂所能获得的营养有限,所以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能发育至成熟,但是最终却只能获得相对较小的个体质量;相反,在个体更大的寄主上繁殖的寄生蜂可获得相对更大的个体质量,但会显着的延长其幼期周期。寄生蜂依据寄主营养条件的变化,协调自身发育进程,以此来平衡发育周期和个体大小两者之间的矛盾。4.雌蜂密度增大提高了对寄主开发利用的成功率。当一头寄主上接入的母代肿腿蜂数量增多时,寄主被成功麻痹制服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并且寄生蜂开始产卵前所需的时间也显着缩短。母代寄生蜂数量增大,减少了因为寄主抵御行为而引起的寄生蜂死亡,因此寄生蜂群体的产卵成功率提高。当雌蜂数量由1头增加至4头时,在单头寄主上寄生蜂总的产卵量表现为逐步增加,并且子代数量也由94头增加至164头。子代数量的增多表明了白蜡吉丁肿腿蜂个体间同类相食的情况很少出现。虽然当子代数量增加时,由于寄主资源的限定而是得单头寄生蜂的个体大小有轻微降低。但是从寄生蜂群体局部资源增加理论来说,这种多头母蜂开发一头寄主的情况时有利的。5.应对寄主资源竞争,肿腿蜂可发育为更多的有翅型个体而具备随时迁出不利环境的能力。随着在一头寄主上繁殖的幼期子代蜂数量增多,其最终成蜂群体里面的有翅型个体也相应增多,表明了营养竞争是促进肿腿蜂产生有翅型后代的重要因素。有翅型或无翅型白蜡吉丁肿腿蜂对寄主的寄生能力无显着差异,表明了在幼期发育过程中更多的能量分配给翅的发育并未对具翅型个体生命活力造成负面的效应。未发现有翅型蜂在个体大小和寿命上较无翅个体有显着的差异。肿腿蜂子代雌性不是简单地遵循亲本的翅的表现形式,而且无翅型雌蜂略偏向产出更多的有翅型雌性后代。6.白蜡吉丁肿腿蜂可以调整自身寄主结构而应对寄主资源外竞争的关系。对白蜡吉丁肿腿蜂而言,其可利用整个幼期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coleoptera:cerambycidae)(低龄幼虫、老熟幼虫和蛹)作为其生殖产卵的寄主,而另外一种跟它竞争寄主的天敌花绒寄甲主要寄生天牛老熟幼虫和蛹。肿腿蜂和寄甲成虫同时存在,肿腿蜂最终可利用的寄主数量比花绒寄甲更多,前者对寄主寄生率较后者高10%。若肿腿蜂与寄甲卵被同时使用,寄甲卵可迅速孵化为幼虫而开始寄主搜索过程,因此最终被花绒寄甲寄生的寄主较肿腿蜂更多,此时寄甲对寄主的寄生率较肿腿蜂高13%左右。但总的来说,白蜡吉丁肿腿蜂并未出现由于花绒寄甲与其竞争寄主而出现不能成功延续种群繁殖。此外,未发现寄主有被两种天敌重寄生的现象,表明两种具备同时被释放于林间用于生物防治的生态基础。7.非寄主类糖类营养有助于肿腿蜂应对林间寄主缺乏的情况。糖类物质可以作为供肿腿蜂补充营养的潜在食物源。寄主血淋巴是作为寄生蜂成虫的固有的营养资源,但发现寄生蜂在仅补充蜂蜜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对寄主寄生能力的增强和自身寿命的延长。刚羽化的肿腿蜂在获得取食蜂蜜经历后,其单次产卵量均较无补充营养经历的高20%,并且其寿命显着延长。同时,试验结果证明了取食蜂蜜或寄主血淋巴对肿腿蜂生殖和寿命的增强作用相近。在林间如果遇到某一段时期寄主资源相对缺乏的时候,肿腿蜂可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延长寿命,保存在林间的种群数量以此实现后期对出现合适寄主时的成功开发。8.白蜡吉丁肿腿蜂具有抚幼行为习性,可以协助幼蜂更好的完成发育。当发育在寄主上的白蜡吉丁肿腿蜂幼蜂数量过多,此种情况下幼虫化蛹前无母蜂协助便会出现大量的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一定数量的老熟幼虫因自身不能移动而堆积,因此不能成功化蛹。但是若环境中有雌蜂存在,雌蜂会协助幼蜂移动,幼期死亡率会大大降低。亲本抚育行为的重要时期体现在肿腿蜂幼虫期,而其余时期即使无母蜂陪伴寄生蜂发育也不会受较大影响。肿腿蜂的抚幼行为同样还存在于母蜂对非自产幼蜂的抚育,并且这种抚幼行为不会受到是否具有产卵经历的影响。本文深入研究了多寄主型寄生蜂白蜡吉丁肿腿蜂依据其固有的行为和发育可塑性而具备快速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的能力。首先,白蜡吉丁肿腿蜂可通过寄生不用寄主而获得对某一寄主的专性适应能力,并且通过短期的寄主相关学习经历也同样可以快速的适应变化的寄主和寄主栖境环境。同时还探明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应对寄主资源缺乏时的适应机制。多头寄生蜂同时寄生一头寄主会造成种内资源竞争,但同时对寄主资源的开发更有利,并且肿腿蜂在应对和花绒寄甲的种间资源竞争时可调整自身寄主结构而确保种群的延续。寄生蜂面对寄主资源缺乏时可通过取食花蜜获得寿命的延长,同时栖境内密度过大可诱导更多寄生蜂发育为有翅型个体而获得可随时迁出不利环境的能力。最后,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抚幼行为习性确保了幼期寄生蜂在不利环境中的发育成功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白蜡吉丁肿腿蜂有着极强的行为和生理可塑性,它们具备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是一种可被深入开发和应用于多种天牛类和吉丁甲类昆虫的生物防治的优势天敌。
周艳涛[8](2015)在《光肩星天牛诱捕效果的评价及技术参数的改进》文中指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一种重要的杂食性蛀干害虫。该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中部地区,危害杨属(Popu1us)、榆属(Ulmus)和柳属(Salix)等多种阔叶树种。光肩星天牛的爆发使受害地区遭受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目前,国内外对光肩星天牛的监测技术仅仅局限于使用望远镜或者攀爬受害林木,检查产卵孔、羽化孔和幼虫粪便等,尽管这些监测技术的精确度很高,能够达到60%-75%,但是这些手段不仅花费昂贵而且是劳动密集型的。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低成本并且高效率的技术手段来监测光肩星天牛的种群数量。虽然已经鉴定出光肩星天牛雄性信息素成分,但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测该虫危害程度及种群数量变动的诱捕技术。因此,本试验选取对光肩星天牛有引诱作用的8种植物源挥发物,单独或与光肩星天牛雄性信息素混合作为诱芯,结合3种不同类型的诱捕器,在河北省衡水市三个地点进行林间诱捕试验,筛选对光肩星天牛引诱效果好的引诱剂和诱捕器类型组合。通过室内Y管生物测定实验,筛选对光肩星天牛具有协同引诱作用的颜色。将有效引诱剂配制成不同释放率的缓释诱芯,结合2种颜色,用改进型诱捕器进行林间诱捕试验,检测诱捕器颜色与不同释放率引诱剂结合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为开发监测和防治光肩星天牛有效的技术措施提供帮助。另外,借助标捕法,评估筛选出的引诱剂和诱捕器类型最佳组合对不同距离处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同时探究该虫的扩散能力,掌握该虫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的动态监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光肩星天牛最佳引诱剂和诱捕器类型组合及协同引诱作用颜色的筛选1)用改进型飞行拦截挡板型、拦截飞行挡板型和蛀干害虫拦截挡板型3种类型诱捕器,结合20种引诱剂进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发现,与蛀干害虫拦截挡板诱捕器和拦截飞行挡板诱捕器相比,改进型飞行拦截挡板诱捕器诱捕到的天牛最多(97头),并且差异显着。单独的1-戊醇或2-戊醇与改进型飞行拦截挡板诱捕器组合的光肩星天牛诱捕量较高,并且添加光肩星天牛雄性信息素后,对天牛诱捕作用增强。2)室内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结果发现,超过50%的雄性或雌性天牛对1-戊醇、2-戊醇、1-戊醇+信息素和2-戊醇+信息素表现出显着的行为反应。在颜色臂vs对照臂处理组中,褐色和绿色显着协同增强1-戊醇、2-戊醇、信息素+1-戊醇和信息素+2-戊醇对雌雄天牛的引诱作用。而黄色、红色和黑色对8种气味源的协同引诱作用不大;在颜色臂vs颜色臂处理组中,与绿色相比,褐色协同增强了雄性天牛对1-戊醇、2-戊醇、信息素+1-戊醇和信息素+2-戊醇的行为反应。2、褐色改进型诱捕器与不同缓释率引诱剂组合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根据田间诱捕试验结果发现,与原色诱捕器相比,褐色诱捕器显着提高了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并且褐色诱捕器的引诱雌性比为0.58。与其他缓释速率引诱剂相比,缓释速率为135mg/d的1-戊醇或2-戊醇引诱剂与褐色改进型诱捕器组合能增强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当分别添加信息素后,进一步增强135mg/d的1-戊醇或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的天牛诱捕量,尤其能增强雌性天牛的引诱量,并且雌性比分别达到0.63 和 0.67。3、诱捕距离、天牛扩撒距离及诱捕率的评估借助标记-释放-重捕技术,评估了正常释放速率(160mg/d)诱芯的引诱距离、天牛扩散距离及诱捕率。结果表明,1-戊醇、2-戊醇、1-戊醇+信息素和2-戊醇+信息素与褐色改进型诱捕器的组合对3组不同距离处天牛的诱捕总数量基本一样。4种引诱源对近距离处(10-20m)的天牛诱捕效果较好,对30m处天牛的诱捕量很少。雄性天牛的平均扩散距离为35.34m,而雌性天牛的平均扩散距离为44.15m。光肩星天牛总体的平均扩散距离为39.35m。在试验样地内(约4.9亩),1-戊醇、2-戊醇、1-戊醇+信息素和2-戊醇+信息素与褐色改进型诱捕器的组合对光肩星天牛的诱捕率最低可达到5.14%,用Peterson估计法估计光肩星天牛的密度为2471头。由此,对光肩星天牛引诱效果最佳的组合为褐色改进型飞行拦截挡板诱捕器与添加信息素的缓释率为135mg/d的1-戊醇或2-戊醇的组合,并且该组合能增加对雌性天牛的引诱量。本研究认为正常释放速率(160mg/d)的1-戊醇或2-戊醇引诱剂与改进型飞行拦截挡板诱捕器组合对天牛的引诱距离均可以达到30m,且对近距离(10-20m)处天牛的诱捕效果最好且相当,当加入信息素后,均增强对雌性天牛的引诱效果。
颜学武[9](2014)在《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全球最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国头号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和重大植物疫病。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 Hope。有效地控制松墨天牛的发生,切断松材线虫的侵染途径是目前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由于松墨天牛危害的隐蔽性,化学防治一般难于奏效,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松墨天牛已经成为关键措施。其中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是目前为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松墨天牛和阻断其传播松材线虫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开展了对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技术及林间应用技术的研究。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1)花绒寄甲人工繁育技术还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幼虫人工饲料尚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2)林间防治效果还不稳定,在我国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为1.69%92.42%,差异非常大。因此,本文通过对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的人工饲料的研究和优化,解决了利用人工饲料大规模饲养花绒寄甲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人工饲料效能评价和花绒寄甲成虫复壮技术的研究,掌握了早期检测花绒寄甲退化的关键指标及复壮方法。此外,通过大量林间试验探索了影响花绒寄甲林间防治效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针对不同利用途径的林地,建立了2套可操作性较强、防治效果稳定的林间应用技术,以期为花绒寄甲大规模繁育和应用于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示范。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饲养出花绒寄甲2日龄幼虫后,利用人工饲料可以成功饲养出花绒寄甲成虫,其幼虫结茧率和羽化率可达到83.2%和78.6%;2日龄幼虫在人工饲料上发育至结茧和羽化历期分别为13.4±3.6d和44.4±7.6d。利用人工饲料饲养花绒寄甲的成功率与利用松墨天牛饲养相当,但效率为其的58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最佳配方为:大麦虫幼虫干粉10g、黄粉虫幼虫干粉10g、蒸馏水60mL、脯氨酸0.5g、羟脯氨酸0.5g、丝氨酸0.5g、胱氨酸1g、葡萄糖5g;亚油酸7g、纳他霉素0.5g。2、本文研制的花绒寄甲成虫饲料取代了前人研究饲料中难以获得的松墨天牛幼虫干粉、蟋蟀干粉等成分,并在取食量、寿命、产卵能力及子代卵孵化率等判断饲料优劣的直观指标上均表现良好。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大麦虫Zophobas atratus幼虫干粉25g、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干粉75g、蚕蛹粉15g、干酵母15g、葡萄糖5g、冻干蛋黄粉5g、松树皮粉20g、葵花籽油30g。3、对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表明: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花绒寄甲幼虫,其第1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在体重和体长、结茧时间、成虫羽化率、羽化时间、性比及成虫体重等基本指标上与松墨天牛幼虫饲养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人工饲料饲养的第1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花绒寄甲成虫在饲料取食量、体重和体长、交配行为及孕卵量、搜寻寄主能力、寄生能力、活动能力等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着差异。直到第20代时才会表现出羽化率、孕卵量、寄生能力和活动能力的下降。但从第15代开始,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体内SOD活力均开始出现显着下降,可作为检测花绒寄甲早期退化的生理指标。4、花绒寄甲复壮的试验结果表明:(1)回接自然寄主松墨天牛幼虫和替代寄主大麦虫蛹能使花绒寄甲退化种群的成虫羽化率和SOD活力回复到正常值。回接3代后,其成虫的羽化率均达到70%以上。(2)采用变温锻炼法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花绒寄甲成虫羽化率和SOD活力的提升,但作用有限,难以快速恢复其种群活力。(3)野生种群交配复壮法成功与否与野生个体的性别有关,利用野生雌成虫进行复壮效果较为理想。5、松墨天牛蛀道特征:沿树干呈上下分布的松墨天牛蛀道占92.7%,天牛蛀道平均长4.8cm,宽2.4cm。在引诱木中超过90%的产卵刻槽和蛀入孔分布在中、下段,而在梢段分布的不到10%。引诱木上的天牛产卵刻槽和蛀入孔数约为随机选择木的3倍和3.5倍,表明通过设置引诱木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林间种群的聚集,进而防治松墨天牛。6、引诱木打孔能够提高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效率和成功率。其搜寻、捕食或寄生的效率与成功率与打孔的位置、直径、深度、数量及释放数量有关。其中打孔位置最为关键,以选择在天牛排粪孔上方2cm处为宜;打孔的直径和打孔数量最佳值分别为0.4cm和2孔/米。7、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与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都比较理想,但显效时间有较大差异。释放花绒寄甲卵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而释放成虫防治显效时间长。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影响较大,能造成30%左右的花绒寄甲成虫在短期内死亡,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非常小。室内试验证明,释放携带中华甲虫蒲螨的花绒寄甲60d后天牛死亡率可达到67.6%,其防治效果较单独释放中华甲虫蒲螨好。释放携带白僵菌的花绒寄甲效果较携带中华甲虫蒲螨组差,按3头/段释放携带白僵菌的花绒寄甲天牛死亡率仅为15.2%。温度对释放花绒寄甲卵的寄生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最适合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温度在20℃25℃,在此温度下释放花绒寄甲天牛死亡率可达59.4%。8、林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受花绒寄甲自身活力、释放方式及林间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利用途径的林地采用不同防治技术。对可采伐的商品林,可利用天牛引诱木将大量天牛吸引到引诱木上集中产卵、危害,然后在打孔的基础上释放携带有中华甲虫蒲螨或白僵菌的花绒寄甲,尽量降低林间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即可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对不可采伐的生态公益林,宜采用松墨天牛性引诱防治和释放携带有中华甲虫蒲螨、白僵菌花绒寄甲的方法进行防治。
杨远亮[10](2012)在《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危害马尾松(Pinus masoniana)、油松(P.tabuleaformis)等我国主要针叶树种的重大害虫,同时又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为了探索松褐天牛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本研究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出发,着重探讨了利用天敌昆虫开展松褐天牛生物防治的技术,以期为生产上防治该害虫提供科技支撑、合理评价天敌在生产上的控害能力及制定天敌的林间释放应用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进行了3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龄幼虫的寄生试验,评估了3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攻击和寄生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us sp.)在成虫补充营养阶段对松褐天牛幼虫的致死率、寄生率及寄主死亡率分别为75.56%、61.11%和90%,这3项指标均高于落叶松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sp.)和管氏肿腿蜂(S. guani Xiao et Wu)。3种肿腿蜂平均单管子代蜂出蜂数量分别为81.38、52.05和73.71头,差异不显着(df=2,89, F=3.009, P=0.0545)。在一定范围内,寄主个体越大育出的子代出蜂数量越高。松褐天牛肿腿蜂的子代蜂繁育总数分别是落叶松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的2.84倍和1.58倍。表明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能力最强。2.室内研究了松褐天牛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2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均随着蜂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率显着高于管氏肿腿蜂。室内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的寄生率最高达到了60%,其成虫补充营养时对13龄天牛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95.7%、85.9%和57.9%。寄主初孵幼虫至3龄前为松褐天牛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的最佳时期。3.补充营养习性对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控制能力具有显着影响。在室内试验中,刚羽化的未补充营养的雌蜂的寄生效率高于已补充营养后的雌蜂近5倍。释放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后具有效寄生行为的雌蜂的数量比例变化很大,有效寄生能力的肿腿蜂率最高为15%,最低为2%。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松褐天牛幼虫不受寄主木段聚集程度的影响。从肿腿蜂单一个体来看,每头肿腿蜂雌蜂补充营养取食而致死的松褐天牛幼虫数和产卵寄生致死的松褐天牛幼虫数为2.17.7头。4.研究了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对松褐天牛中老龄幼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不同胸径受害木段中松褐天牛幼虫被寄生的数量比例变化较大,以58cm胸径的木段中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率最高,达72.41%,显着高于1015cm和>18cm胸径的木段中的松褐天牛幼虫(49.52%和49.06%)(释放花绒寄甲卵:df=2,8, F=25.947, P=0.0011;释放花绒寄甲成虫:df=2,8,F=28.556, P=0.0009);分别在5月、7月和9月三个时期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三个时期中的松褐天牛幼虫寄生率分别为68.50%、21.63%和30.29%,5月份释放的寄生率显着高于7月和9月(释放花绒寄甲卵:df=2,8, F=41.297, P=0.0003;释放花绒寄甲成虫:df=2,8, F=17.608, P=0.0031)。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8.54%,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3.07%;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7.0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8.00%。5.利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人工释放天敌对林间松褐天牛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释放松褐天牛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区与对照区(未释天敌)的松褐天牛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1.09和6.95,天敌释放区松褐天牛自然种群增长数量仅为对照区的15.68%。表明在生物防治区松褐天牛肿腿蜂和花绒寄甲的寄生作用是控制松褐天牛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本文在系统研究了松褐天牛的两类重要天敌——肿腿蜂和花绒寄甲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松褐天牛的种群动态,适时人工释放松褐天牛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低龄幼虫,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中老龄幼虫和蛹。在以松褐天牛种群为目标害虫的生物群落系统中,通过人工释放天敌增加松褐天牛的昆虫天敌这一生物作用因子,协同林间自然存在的其他生物控制因子,构建了一条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松褐天牛综合治理技术途径。使防治区松褐天牛的种群密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显着降低了林间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种群数量,因而还可有效预防松材线虫病。
二、光肩星天牛成虫雌雄性比及其对种群消长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肩星天牛成虫雌雄性比及其对种群消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沙葱萤叶甲研究概况 |
1.2 滞育研究概况 |
1.2.1 滞育简介 |
1.2.2 滞育的调控机制 |
1.2.3 保幼激素通路关键基因 |
1.2.4 保幼激素对滞育的调控 |
1.3 组学技术 |
1.3.1 蛋白组学概述 |
1.3.2 蛋白组学在昆虫滞育研究中的应用 |
1.3.3 转录组学概述 |
1.3.4 转录组学在昆虫滞育研究中的应用 |
1.4 RNAi干扰技术 |
1.4.1 RNAi的概述 |
1.4.2 RNAi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样品制备 |
2.1.3 蛋白质消化和TMT标记 |
2.1.4 高PH反向分离 |
2.1.5 低PH nano-HPLC-MS/MS分析 |
2.1.6 数据库搜索 |
2.1.7 蛋白质鉴定与定量 |
2.1.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定性质控分析 |
2.2.2 蛋白质i TRAQ鉴定 |
2.2.3 差异表达蛋白定量 |
2.2.4 差异蛋白GO分析 |
2.2.5 差异蛋白KEGG分析 |
2.3 讨论 |
2.3.1 吞噬体通路 |
2.3.2 代谢变化 |
2.3.3 保幼激素 |
2.3.4 胁迫反应 |
2.3.5 Ca~(2+)信号传导 |
2.3.6 细胞骨架重组 |
2.3.7 核糖体蛋白 |
2.3.8 化学感受蛋白 |
3 烯虫酯处理沙葱萤叶甲转录组学分析 |
3.1 材料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3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3.2 方法 |
3.2.1 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 |
3.2.2 转录组测序 |
3.2.3 qPCR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录组测序及de novo组装 |
3.3.2 Unigenes功能注释 |
3.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4 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 |
3.4 讨论 |
3.4.1 能量代谢变化 |
3.4.2 生物合成通路 |
3.4.3 胁迫反应 |
3.4.4 信号传导通路 |
4 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
4.1 材料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 方法 |
4.2.1 总RNA提取 |
4.2.2 第一链cDNA合成 |
4.2.3 基因鉴定 |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Met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2 JHE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3 FOXO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4 Vg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5 JHAMT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6 Kr-h1 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7 JHEH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8 FAS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4 讨论 |
5 烯虫酯对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滞育的影响 |
5.1 材料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1.3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5.2 方法 |
5.2.1 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 |
5.2.2 总RNA提取 |
5.2.3 第一链cDNA合成 |
5.2.4 引物设计及合成 |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6 JHA处理后脂肪含量的测定 |
5.2.7 JHA处理后对滞育情况的观察 |
5.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外源JHA对羽化3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5.3.2 外源JHA对羽化5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5.3.3 外源JHA对羽化15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5.3.4 外源JHA对沙葱萤叶甲总脂含量的影响 |
5.3.5 外源JHA对沙葱萤叶甲成虫滞育的影响 |
5.4 讨论 |
6 RNAi介导沙葱萤叶甲GdMet基因功能研究 |
6.1 材料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6.2 方法 |
6.2.1 dsRNA合成 |
6.2.2 dsRNA体外注射 |
6.2.3 沉默效率检测 |
6.2.4 沉默GdMet后 JH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
6.2.5 沉默GdMet后脂肪含量测定 |
6.2.6 沉默GdMet后脂肪体的观察 |
6.2.7 沉默GdMet后滞育情况的观察 |
6.2.8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dsRNA的合成 |
6.3.2 GdMet基因的沉默效率 |
6.3.3 沉默GdMet对 JH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4 沉默GdMet对沙葱萤叶甲总脂含量的影响 |
6.3.5 沉默GdMet对沙葱萤叶甲滞育的影响 |
6.4 讨论 |
7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Gd HK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7.1 材料 |
7.1.1 供试虫源 |
7.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7.2 方法 |
7.2.1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
7.2.2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3 不同发育阶段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
7.2.4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
7.2.5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7.3.2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的序列比对 |
7.3.3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的系统进化分析 |
7.3.4 不同发育阶段中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
7.3.5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
7.4 讨论 |
8 沙葱萤叶甲核糖体蛋白基因GdRpS3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8.1 材料 |
8.1.1 供试虫源 |
8.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8.2 方法 |
8.2.1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
8.2.2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8.2.3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8.2.4 数据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沙葱萤叶甲RpS3a的 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
8.3.2 沙葱萤叶甲GdRpS3a的同源序列对比及系统进化分析 |
8.3.3 沙葱萤叶甲RpS3a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
8.3.4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RpS3a的表达模式 |
8.4 讨论 |
9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三种稻飞虱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及miR-34调控褐飞虱翅型分化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飞虱概况 |
1.1.1 稻飞虱的为害对象及发生规律 |
1.1.2 稻飞虱的为害 |
1.1.3 稻飞虱的防治策略 |
1.1.3.1 农业防治 |
1.1.3.2 生物防治 |
1.1.3.3 化学防治 |
1.2 稻飞虱基因组研究现状 |
1.2.1 昆虫基因组研究进展概况 |
1.2.2 褐飞虱基因组 |
1.2.3 白背飞虱基因组 |
1.2.4 灰飞虱基因组 |
1.3 性染色体进化 |
1.3.1 昆虫中多样的性别决定机制 |
1.3.2 性染色体的经典进化机制 |
1.3.3 Neo-XY的进化机制 |
1.3.4 非经典的进化机制 |
1.4 稻飞虱翅型分化的研究进展 |
1.4.1 环境因素 |
1.4.1.1 温度 |
1.4.1.2 光周期 |
1.4.1.3 种群密度 |
1.4.1.4 寄主营养 |
1.4.2 调控因子 |
1.4.2.1 昆虫激素 |
1.4.2.2 调控基因 |
1.4.2.3 microRNA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三种稻飞虱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昆虫饲养 |
2.2.2 褐飞虱基因组DNA提取与从头测序 |
2.2.3 稻飞虱基因组重测序 |
2.2.4 褐飞虱基因组组装 |
2.2.5 Hi-C测序 |
2.2.6 三种稻飞虱基因组Hi-C辅助组装 |
2.2.7 三种稻飞虱基因组注释 |
2.2.8 直系同源基因分析 |
2.2.9 三种稻飞虱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褐飞虱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
2.3.2 Hi-C辅助组装三种稻飞虱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
2.3.3 基因组注释与分析 |
2.3.4 直系同源基因分析 |
2.3.5 三种稻飞虱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三种稻飞虱的性染色体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昆虫饲养 |
3.2.2 稻飞虱基因组重测序 |
3.2.3 性染色体鉴定 |
3.2.4 褐飞虱性染色体基因注释 |
3.2.5 褐飞虱Y染色体序列组装 |
3.2.6 褐飞虱Y染色体转录本注释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种稻飞虱性染色体鉴定 |
3.3.2 三种飞虱性染色体基因注释 |
3.3.3 利用三代测序重新组装褐飞虱Y染色体 |
3.3.4 Y染色体与褐飞虱其余染色体的共线性分析 |
3.3.5 褐飞虱Y染色体基因与其余染色体基因的同源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miRNA对褐飞虱翅型分化的调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昆虫饲养 |
4.2.2 褐飞虱总RNA的提取 |
4.2.3 褐飞虱小RNA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4.2.4 miRNA预测 |
4.2.5 差异表达分析 |
4.2.6 miRNA靶标预测 |
4.2.7 miRNA靶标功能富集 |
4.2.8 褐飞虱DNA的提取 |
4.2.9 克隆靶标基因的3'UTR序列 |
4.2.10 切胶回收目的片段 |
4.2.11 构建靶基因载体 |
4.2.12 感受态细胞转化 |
4.2.13 质粒提取 |
4.2.14 细胞转染与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褐飞虱长短翅种群miRNA注释 |
4.3.2 褐飞虱长短翅种群miRNA差异表达分析 |
4.3.3 差异表达miRNA靶标预测及其靶标注释 |
4.3.4 靶向翅型分化相关通路基因的差异表达miRNA分析及其验证 |
4.4 讨论 |
第五章 miR-34 调控褐飞虱翅型分化的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昆虫饲养 |
5.2.2 miRNA靶标预测 |
5.2.3 褐飞虱总miRNA提取 |
5.2.4 miRNA反转录 |
5.2.5 miRNA定量PCR |
5.2.6 褐飞虱总RNA提取 |
5.2.7 总RNA反转录 |
5.2.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9 克隆目的基因片段 |
5.2.10 T载体连接 |
5.2.11 双链RNA合成 |
5.2.12 免疫共沉淀 |
5.2.13 褐飞虱显微注射 |
5.2.14 荧光原位杂交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筛选调控褐飞虱翅型分化的保守miRNA |
5.3.1.1 靶向NlInRs的miRNA预测 |
5.3.1.2 靶向NlInRs的miRNA双荧光素酶验证 |
5.3.1.3 过表达miRNA的功能验证 |
5.3.2 miR-34与NlInR1之间靶向关系的验证 |
5.3.2.1 miR-34保守性与双荧光素酶验证 |
5.3.2.2 miR-34与NlInR1基因的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 |
5.3.2.3 miR-34的RNA结合蛋白免疫共沉淀验证 |
5.3.2.4 miR-34与NlInR1基因的共定位 |
5.3.3 miR-34在褐飞虱不同发育龄期的表达分析 |
5.3.4 过表达miR-34对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 |
5.3.4.1 过表达miR-34的效率分析 |
5.3.4.2 过表达miR-34的功能分析 |
5.3.5 抑制miR-34对褐飞虱翅型的影响 |
5.3.5.1 miR-34的干扰效率分析 |
5.3.5.2 抑制miR-34表达的功能分析 |
5.3.6 miR-34与NlInR2基因的双干扰 |
5.3.6.1 NlInR2基因的发育表达谱 |
5.3.6.2 不同浓度antagomir对褐飞虱翅型的影响 |
5.3.6.3 不同浓度NlInR2基因dsRNA对褐飞虱翅型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进展 |
教育经历 |
发表论文 |
参加会议 |
会议报告或墙报 |
博士期间获得荣誉 |
(3)樟叶蜂寄主偏好与昼夜节律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 |
1.2.1 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的假说 |
1.2.2 植食性昆虫的寄主产卵偏好 |
1.2.3 植食性昆虫的寄主取食偏好 |
1.2.4 植食性昆虫的后代发育表现 |
1.2.5 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的机理 |
1.2.5.1 寄主植物的物理结构 |
1.2.5.2 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 |
1.2.5.3 寄主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 |
1.2.5.4 寄主植物的次生挥发物质 |
1.2.6 影响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的因素 |
1.2.6.1 寄主植物种类 |
1.2.6.2 寄主植物品种(系) |
1.2.6.3 寄主植物器官 |
1.2.6.4 寄主植物发育状况 |
1.2.6.5 寄主植物生存状况 |
1.2.6.6 昆虫生理状态 |
1.2.6.7 昆虫学习经历 |
1.3 昆虫的昼夜节律行为 |
1.3.1 卵的孵化节律行为 |
1.3.2 幼虫的蜕皮节律行为 |
1.3.3 幼虫的化蛹节律行为 |
1.3.4 蛹的羽化节律行为 |
1.3.5 成虫的取食节律行为 |
1.3.6 成虫的求偶与交配节律行为 |
1.3.7 成虫的产卵节律行为 |
1.3.8 成虫的飞行节律行为 |
1.3.9 成虫的其它节律行为 |
1.4 樟叶蜂的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虫来源 |
2.2 试虫饲养 |
2.3 实验环境条件 |
2.4 实验设计 |
2.4.1 植物种类对樟叶蜂寄主偏好与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 |
2.4.1.1 供试植物 |
2.4.1.2 植物种类对成虫产卵偏好的影响 |
2.4.1.2.1 非选择性产卵试验 |
2.4.1.2.2 两两选择性产卵试验 |
2.4.1.2.3 自由选择性产卵试验 |
2.4.1.3 植物种类对幼虫取食偏好的影响 |
2.4.1.3.1 非选择性取食试验 |
2.4.1.3.2 两两选择性取食试验 |
2.4.1.3.3 自由选择性取食试验 |
2.4.1.4 植物种类对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 |
2.4.2 寄主植物器官和生理年龄对樟叶蜂寄主偏好与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 |
2.4.2.1 供试寄主植物 |
2.4.2.2 寄主植物器官和生理年龄对成虫产卵偏好的影响 |
2.4.2.3 寄主植物器官和生理年龄对幼虫取食偏好的影响 |
2.4.2.4 寄主植物器官和生理年龄对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 |
2.4.3 樟叶蜂的昼夜节律行为观察 |
2.4.3.1 樟叶蜂的孵化节律 |
2.4.3.2 樟叶蜂的化蛹节律 |
2.4.3.3 樟叶蜂的羽化节律 |
2.4.3.4 樟叶蜂的交配与产卵节律 |
2.4.3.5 樟叶蜂的生殖行为特征分析 |
2.5 测试指标 |
2.6 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种类对樟叶蜂产卵和取食的影响 |
3.1.1 植物种类对成虫产卵的影响 |
3.1.1.1 非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率 |
3.1.1.2 非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 |
3.1.1.3 两两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率 |
3.1.1.4 两两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 |
3.1.1.5 自由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率 |
3.1.1.6 自由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 |
3.1.2 植物种类对幼虫取食的影响 |
3.1.2.1 非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率 |
3.1.2.2 非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量 |
3.1.2.3 两两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率 |
3.1.2.4 两两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选择时间 |
3.1.2.5 两两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量 |
3.1.2.6 自由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率 |
3.1.2.7 自由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量 |
3.1.3 植物种类对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 |
3.1.3.1 后代存活率 |
3.1.3.2 后代发育历期 |
3.1.3.3 后代蛹重和寿命 |
3.2 寄主植物器官和生理年龄对樟叶蜂产卵和取食的影响 |
3.2.1 寄主植物器官和生理年龄对成虫产卵的影响 |
3.2.1.1 非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率 |
3.2.1.2 非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 |
3.2.1.3 两两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率 |
3.2.1.4 两两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 |
3.2.1.5 自由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率 |
3.2.1.6 自由选择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 |
3.2.2 寄主植物器官和生理年龄对幼虫取食的影响 |
3.2.2.1 非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率 |
3.2.2.2 非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量 |
3.2.2.3 两两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率 |
3.2.2.4 两两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量 |
3.2.2.5 自由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率 |
3.2.2.6 自由选择条件下幼虫的取食量 |
3.2.3 寄主植物器官和生理年龄对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 |
3.2.3.1 后代存活率 |
3.2.3.2 后代发育历期 |
3.2.3.3 后代蛹重和寿命 |
3.3 樟叶蜂的昼夜节律行为观察 |
3.3.1 樟叶蜂的孵化节律 |
3.3.2 樟叶蜂的化蛹节律 |
3.3.3 樟叶蜂的羽化节律 |
3.3.4 樟叶蜂的交配节律 |
3.3.5 樟叶蜂的产卵节律 |
3.3.6 樟叶蜂的生殖行为特征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植物种类对樟叶蜂寄主偏好与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 |
4.2 寄主器官和生理年龄对樟叶蜂寄主偏好和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 |
4.3 樟叶蜂的昼夜节律行为观察 |
4.4 实验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昆虫行为节律及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1.1 昆虫的行为节律 |
1.2 植物营养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1.3 植物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1.3.1 非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3.2 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4 蓝翅天牛对油茶的为害及其研究现状 |
1.4.1 蓝翅天牛的为害特性 |
1.4.2 蓝翅天牛对油茶产业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蓝翅天牛雌雄成虫鉴别方法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蓝翅天牛生殖器形态特征 |
2.2.2 蓝翅天牛外部形态特征 |
2.2.2.1 可测量鉴别特征 |
2.2.2.2 触角腹面和背面形态特征 |
2.2.2.3 腹部第5节形态特征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蓝翅天牛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为害规律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虫源 |
3.1.2 林间危害情况调查 |
3.1.3 行为节律观察方法 |
3.1.3.1 林间日活动规律 |
3.1.3.2 室内日行为节律 |
3.1.4 行为判定标准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蓝翅天牛林间对不同高度和不同直径枝条的为害选择 |
3.2.2 蓝翅天牛成虫的林间日活动规律 |
3.2.3 蓝翅天牛成虫的室内日行为节律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蓝翅天牛为害与油茶枝条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相互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物质含量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蓝翅天牛在林间对不同高度和直径枝条的为害选择 |
4.2.2 油茶不同直径枝条的含水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
4.2.2.1 含水量 |
4.2.2.2 可溶性总糖 |
4.2.2.3 还原糖 |
4.2.2.4 还原糖与可溶性总糖之比 |
4.2.2.5 可溶性蛋白 |
4.2.3 油茶不同直径枝条的主要次生物质含量 |
4.2.3.1 总酚 |
4.2.3.2 缩合单宁 |
4.2.3.3 黄酮 |
4.2.4 油茶枝条主要营养及次生物质与蓝翅天牛为害的相关性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蓝翅天牛对油茶枝叶挥发物的EAG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油茶枝叶挥发物的收集与提取 |
5.1.3 油茶枝叶挥发物的分离与鉴定 |
5.1.4 蓝翅天牛的EAG反应测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幼龄油茶枝叶挥发物的化学组成 |
5.2.2 蓝翅天牛对幼龄油茶枝叶挥发物的EAG反应 |
5.3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白眉野草螟的生境适应及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白眉野草螟概述 |
1.1.1 白眉野草螟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1.1.2 白眉野草螟的分布 |
1.1.3 白眉野草螟的寄主范围 |
1.1.4 白眉野草螟的主要发生规律 |
1.1.5 白眉野草螟研究现状 |
1.2 温度和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
1.2.1 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
1.2.2 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
1.2.3 温度和寄主植物的交互作用 |
1.3 粘质沙雷氏菌 |
1.3.1 粘质沙雷氏菌的分布 |
1.3.2 粘质沙雷氏菌的毒性 |
1.3.3 粘质沙雷氏菌的应用 |
1.3.4 粘质沙雷氏菌对宿主昆虫致病机理 |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基于温度的白眉野草螟的种群统计特征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白眉野草螟对食物的选择偏好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白眉野草螟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数据分析 |
2.4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力 |
2.4.1 粘质沙雷氏菌JY9 杀虫活性成分分析 |
2.4.2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毒力测定 |
2.4.3 数据分析 |
2.5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机制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温度的白眉野草螟的种群统计特征 |
3.1.1 发育历期及寿命 |
3.1.2 存活率及繁殖力 |
3.1.3 生命表参数 |
3.1.4 寿命期望及繁殖值 |
3.1.5 龄期数目 |
3.1.6 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 |
3.2 白眉野草螟对食物的选择性 |
3.2.1 初孵幼虫对小麦及玉米取食选择 |
3.2.2 白眉野草螟5~6 龄幼虫对小麦及玉米取食选择 |
3.2.3 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眉野草螟对不同食物的利用 |
3.3 白眉野草螟病原菌分离鉴定 |
3.3.1 分离纯化 |
3.3.2 分子鉴定 |
3.3.3 病原菌的回复感染试验 |
3.3.4 白眉野草螟病原菌JY9 同源性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 |
3.4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力 |
3.4.1 粘质沙雷氏菌JY9 杀虫活性成分分析 |
3.4.2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毒力测定 |
3.5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的致病机制 |
3.5.1 白眉野草螟幼虫RNA的提取 |
3.5.2 转录组测序 |
3.5.3 Unigene功能注释 |
3.5.4 Unigene的 CDS预测、TF编码能力预测及SSR检测 |
3.5.5 基因表达量计算及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3.5.6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3.5.7 荧光定量PCR验证 |
3.5.8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及富集分析 |
3.5.9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功能分析 |
3.5.10 粘质沙雷氏菌侵染改变白眉野草螟核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3.5.11 粘质沙雷氏菌侵染改变白眉野草螟寿命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 |
4 讨论 |
4.1 温度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 |
4.2 白眉野草螟对食物的选择偏好 |
4.3 白眉野草螟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4.4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致病性 |
4.5 粘质沙雷氏菌JY9 对白眉野草螟幼虫的致病机制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光肩星天牛诱捕器颜色的改进及其引诱剂最佳缓释量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地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1) 颜色改进型诱捕器 |
2) 植物源引诱剂的缓释 |
3) 光肩星天牛雄性信息素及其配制 |
4) 田间诱捕试验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诱捕器颜色对雌、雄天牛引诱量及雌性引诱比的影响 |
2.2诱捕器与1-戊醇或1-戊醇+信息素组合对天牛的诱捕效果 |
2.3 诱捕器与2-戊醇或2-戊醇+信息素组合对天牛的诱捕效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7)多寄主型寄生蜂白蜡吉丁肿腿蜂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和发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寄生不同寄主对白蜡吉丁肿腿蜂适应性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白蜡吉丁肿腿蜂寄主适应性定向调控 |
2.1.2 白蜡吉丁肿腿蜂对目标寄主的适应性 |
2.1.3 白蜡吉丁肿腿蜂对目标寄主搜索和寄生能力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白蜡吉丁肿腿蜂寄主适应性定向调控 |
2.2.2 白蜡吉丁肿腿蜂对目标寄主的适应性 |
2.2.3 白蜡吉丁肿腿蜂对目标寄主搜索和寄生能力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学习行为在寄生蜂搜索和适应寄主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寄生蜂成虫早期经历对其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3.1.2 无羽化条件作用的寄生蜂成虫期经历对其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3.1.3 有羽化条件作用的寄生蜂成虫期经历对其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寄生蜂成虫早期经历对其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3.2.2 无羽化条件作用的寄生蜂成虫期经历对其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3.2.3 有羽化条件作用的寄生蜂成虫期经历对其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白蜡吉丁肿腿蜂应对不同大小寄主的生殖和发育策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寄生不同大小的寄主时寄生率和羽化率 |
4.1.3 寄生不同大小的寄主时母蜂适合度 |
4.1.4 寄生不同大小的寄主时子代蜂适合度 |
4.1.5 不同大小寄主的适应性综合估算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寄生蜂寄生和羽化成功率 |
4.2.2 寄生蜂母蜂适合度 |
4.2.3 寄生蜂子代适合度 |
4.2.4 寄主适应性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寄生蜂密度对其寄生效率和子代发育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母蜂数量条件下寄生成功率 |
5.2.2 寄主处理时间和世代耗时 |
5.2.3 子代数量和子代性比 |
5.2.4 寄生蜂子代雌蜂个体大小 |
5.2.5 寄生蜂子代存活时间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寄主缺乏条件下寄生蜂翅多型现象生理意义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有翅和无翅寄生蜂个体生活史特征比较 |
6.1.2 有翅和无翅寄生蜂繁殖力和子代翅型构成差异 |
6.1.3 寄生蜂密度对翅型的影响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翅型母蜂寄生能力差异 |
6.2.2 不同翅型母蜂子代发育时间 |
6.2.3 不同翅型母蜂子代个体大小和寿命 |
6.2.4 不同翅型寄生蜂繁殖力 |
6.2.5 不同翅型寄生蜂子代翅型差异 |
6.2.6 母代寄生蜂密度对子代雌蜂翅型的影响 |
6.2.7 寄生蜂幼期密度对成蜂翅型比例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白蜡吉丁肿腿蜂应对寄主资源外竞争的策略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大小寄主树内幼期光肩星天牛分布情况 |
7.2.2 存在寄主外竞争时肿腿蜂寄生率和子代数量变化 |
7.2.3 被白蜡吉丁肿腿蜂寄生的不同时期光肩星天牛数量变化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寄主缺乏情况时取食非寄主类营养对寄生蜂发育的作用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供试昆虫与食物 |
8.1.2 试验方法 |
8.1.4 数据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补充营养对寄生蜂寄生和羽化成功率的影响 |
8.2.2 补充营养对寄生蜂产卵前期和产卵量的影响 |
8.2.3 寄生蜂补充营养对其子代发育的影响 |
8.2.4 寄生蜂补充营养对其寿命的影响 |
8.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白蜡吉丁肿腿蜂抚幼行为对后代发育的作用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供试昆虫来源 |
9.1.2 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卵规律 |
9.1.3 单头母蜂生育的幼蜂有无母蜂陪伴对其发育的影响 |
9.1.4 多头母蜂生育的幼蜂有无母蜂陪伴对其发育的影响 |
9.1.5 寄生蜂雌蜂的对幼蜂的守护行为 |
9.1.6 数据分析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卵节律 |
9.2.2 单头母蜂生育的后代有无母蜂陪伴对成功发育数量的影响 |
9.2.3 单头母蜂生育的后代有无母蜂陪伴对其存活率的影响 |
9.2.4 单头母蜂生育的后代有无母蜂陪伴对其发育进程的影响 |
9.2.5 单头母蜂生育的后代有无母蜂陪伴对其性别构成的影响 |
9.2.6 多头母蜂生育的后代有无母蜂陪伴对发育成功数量的影响 |
9.2.7 多头母蜂生育的后代有无母蜂陪伴对其存活率的影响 |
9.2.8 多头母蜂生育的后代有无母蜂陪伴对发育进程的影响 |
9.2.9 多头母蜂生育的后代有无母蜂陪伴对其性别组成的影响 |
9.2.10 寄生蜂雌蜂对幼蜂的守护行为 |
9.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10.3 尚需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光肩星天牛诱捕效果的评价及技术参数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肩星天牛简介 |
1.2.1 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 |
1.2.2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习性 |
1.2.3 光肩星天牛在国内外的分布现状及危害树种的种类 |
1.3 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研究现状 |
1.3.1 寄主植物挥发物的作用 |
1.3.2 寄主植物挥发物不同成分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作用 |
1.4 天牛化学生态学 |
1.4.1 天牛化学生态学概述 |
1.4.2 天牛化学生态学研究的趋势 |
1.5 光肩星天牛对经济的影响 |
1.5.1 光肩星天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1.5.2 光肩星天牛对外国经济的影响 |
1.6 天牛信息素种类研究现状 |
1.6.1 天牛挥发性信息素 |
1.6.2 天牛接触性信息素 |
1.6.3 光肩星天牛雄性成虫产生的信息素及作用 |
1.6.4 光肩星天牛雌性成虫产生的信息素及作用 |
1.7 光肩星天牛诱捕器的应用 |
1.8 昆虫视觉线索的探究和应用 |
1.9 本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光肩星天牛高效诱芯和诱捕器类型组合的筛选 |
2.1 光肩星天牛引诱剂的选择 |
2.1.1 光肩星天牛寄主植物源引诱剂的选择 |
2.1.2 光肩星天牛雄性成虫信息素引诱剂的选择 |
2.2 光肩星天牛诱捕器类型的选择 |
2.3 光肩星天牛田间诱捕试验准备工作 |
2.3.1 信息素的配比 |
2.3.2 信息素诱芯的制备 |
2.3.3 植物挥发物诱芯的制备 |
2.3.4 光肩星天牛田间诱捕试验设计 |
2.3.5 光肩星天牛田间诱捕试验样地 |
2.3.6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引诱剂与飞行拦截挡板型诱捕器(FIPT)组合的诱捕效果 |
2.5.2 引诱剂与改进型飞行拦截挡板诱捕器(MFIPT)组合的诱捕效果 |
2.5.3 引诱剂与蛀干害虫拦截挡板诱捕器(WPT)组合的诱捕效果 |
2.5.4 三种不同类型诱捕器诱捕效果的比较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3 对光肩星天牛具有增效引诱作用颜色的筛选 |
3.1 室内用Y型嗅觉仪对不同颜色的生物测定和筛选 |
3.1.1 仪器和用品 |
3.1.2 在Y型嗅觉仪管臂上的颜色涂抹 |
3.1.3 颜色筛选生物测定的试验设计 |
3.1.4 气味源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3 数据处理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光肩星天牛对Y型嗅觉仪中8种气味源物质的行为反应 |
3.4.2 不同颜色对引诱剂引诱效果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颜色改进型诱捕器与缓释引诱剂组合的诱捕效果 |
4.1 试验准备工作 |
4.1.1 诱捕器颜色的改进 |
4.1.2 制备缓释引诱剂 |
4.1.3 样地调查及处理 |
4.2 田间诱捕试验 |
4.3 数据处理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诱捕器颜色对雌、雄虫诱捕量及雌性比的影响 |
4.4.2 诱捕器结合缓释引诱剂1-戊醇对天牛的诱捕效果 |
4.4.3 诱捕器结合缓释引诱剂2-戊醇对天牛的诱捕效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引诱距离、天牛扩散距离和诱捕率的评估 |
5.1 试验准备工作 |
5.1.1 引诱剂的选择 |
5.1.2 诱捕器的处理方法 |
5.1.3 诱芯的制备与释放率测定 |
5.1.4 试验样地调查及处理 |
5.1.5 光肩星天牛的标记 |
5.2 试验方法 |
5.2.1 引诱距离的评估试验 |
5.2.2 光肩星天牛扩散距离估计试验 |
5.2.3 诱捕器的检查及诱芯的更换 |
5.2.4 诱捕器回收及处理 |
5.3 结果分析 |
5.3.1 诱捕器诱捕距离的评估标记释放 |
5.3.2 光肩星天牛的诱回率及其扩散距离的估计 |
5.3.3 光肩星天牛实际种群数数量的估计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 |
1.1.1 松材线虫病及其危害 |
1.1.2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 |
1.2 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
1.2.1 松墨天牛的分类地位 |
1.2.2 松墨天牛的生物学 |
1.2.3 松墨天牛的林间分布规律 |
1.2.4 松墨天牛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3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
1.3.1 分类地位及分布 |
1.3.2 形态特征 |
1.3.3 寄主 |
1.3.4 生活史 |
1.3.5 生活习性 |
1.3.6 林中分布情况 |
1.3.7 人工繁育技术 |
1.3.8 花绒寄甲林间释放技术和效果 |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及器皿 |
2.1.4 幼虫饲料制作方法 |
2.1.5 试验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寄主饲养对花绒寄甲 2 日龄幼虫获得情况比较 |
2.2.2 人工饲料饲养结果 |
2.2.3 每份人工饲料最大饲养量 |
2.2.4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优化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3.1.3 主要仪器及器皿 |
3.1.4 成虫饲料制作方法 |
3.1.5 试验方法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
3.2.2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繁殖能力的影响 |
3.2.3 花绒寄甲成虫对不同人工饲料取食量的差异 |
3.2.4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优化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幼虫人工饲料配制 |
4.1.3 成虫人工饲料配制 |
4.1.4 花绒寄甲幼虫饲养 |
4.1.5 花绒寄甲成虫饲养 |
4.1.6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
4.1.7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
4.1.8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幼虫生长速率的影响 |
4.2.2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幼虫发育的影响 |
4.2.3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幼虫 SOD、CAT、POD 活力的影响 |
4.2.4 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饲料取食量和生长速率的差异 |
4.2.5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交配行为及孕卵量的影响 |
4.2.6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搜寻寄主能力的影响 |
4.2.7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寄生能力的影响 |
4.2.8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活动能力的影响 |
4.2.9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 SOD、CAT、POD 活力影响 |
4.3 讨论 |
4.3.1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评价 |
4.3.2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评价 |
第五章 花绒寄甲人工复壮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退化个体的筛选标准 |
5.2.2 回接自然寄主或替代寄主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
5.2.3 变温锻炼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
5.2.4 与野生种群交配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松墨天牛蛀道特征研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调查地概况 |
6.1.2 松墨天牛引诱木设置方法 |
6.1.3 蛀道特征研究方法 |
6.1.4 数据统计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产卵刻槽在树干上的分布 |
6.2.2 蛀入孔在树干上的分布 |
6.2.3 松墨天牛蛀道分布特征 |
6.3 讨论 |
第七章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增效途径研究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花绒寄甲成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
7.1.3 花绒寄甲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
7.1.4 打孔后花绒寄甲成虫搜寻松墨天牛行为与防治效果 |
7.1.5 打孔数量对花绒寄甲防治引诱木中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
7.1.6 中华甲虫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
7.1.7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
7.1.8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
7.1.9 人工气候室温、湿度条件设置及模拟温度变化试验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引诱木段上花绒寄甲成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
7.2.2 引诱木段上花绒寄甲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
7.2.3 打孔后花绒寄甲成虫搜寻松墨天牛行为与防治效果 |
7.2.4 打孔数量对花绒寄甲防治引诱木中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
7.2.5 中华甲虫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
7.2.6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
7.2.7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
7.2.8 模拟温度变化对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八章 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技术研究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试验地概况 |
8.1.2 试验地林间环境监测及统计分析方法 |
8.1.3 江垭林场防治试验 |
8.1.4 梓木岗林场防治试验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试验地林间气候环境 |
8.2.2 江垭林场防治试验结果 |
8.2.3 梓木岗林场防治试验结果 |
8.3 讨论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结果 |
9.1.1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 |
9.1.2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 |
9.1.3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
9.1.4 花绒寄甲成虫室内人工复壮技术 |
9.1.5 松墨天牛蛀道特征 |
9.1.6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增效途径 |
9.1.7 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技术 |
9.2 主要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
参考文献 |
图版 |
(10)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松褐天牛的研究 |
1.2.2 松褐天牛的天敌及生物防治研究 |
1.2.3 肿腿蜂的研究 |
1.2.4 花绒寄甲的研究 |
1.2.5 天牛种群及对其控制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攻击及寄生能力筛选与评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肿腿蜂与寄主来源 |
2.1.2 繁蜂用品 |
2.1.3 室内松褐天牛幼虫繁育肿腿蜂试验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松褐天牛肿腿蜂对不同体长寄主的致死率、寄生率及子代蜂数量 |
2.2.2 落叶松吉丁肿腿蜂对不同体长寄主的致死率、寄生率及子代蜂数量 |
2.2.3 管氏肿腿蜂对不同体长寄主的致死率、寄生率及子代蜂数量 |
2.2.4 三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致死率、寄生率和子代蜂数量的比较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松褐天牛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控制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肿腿蜂 |
3.1.2 室内松褐天牛肿腿蜂对寄主幼虫的致死作用试验 |
3.1.3 松褐天牛不同虫期接蜂寄生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室内松褐天牛肿腿蜂对天牛低龄幼虫的致死率 |
3.2.2 室内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控制效果 |
3.2.3 室内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控制效果 |
3.2.4 室内两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控制效果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补充营养对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肿腿蜂 |
4.1.2 供试木段及木段组合 |
4.1.3 木段组合设置 |
4.1.4 系列试验设计 |
4.1.5 木段收集与解剖 |
4.1.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资源利用 |
4.2.2 有效肿腿蜂率 |
4.2.3 肿腿蜂雌蜂补充营养致死作用 |
4.2.4 产卵寄生作用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控制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用虫 |
5.1.2 试验样地设置 |
5.1.3 花绒寄甲室内寄生试验 |
5.1.4 松褐天牛危害木段林间罩网接入花绒寄甲寄生试验 |
5.1.5 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 |
5.1.6 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 |
5.1.7 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防治效果评价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绒寄甲室内寄生松褐天牛的试验结果 |
5.2.2 花绒寄甲在林间罩网松褐天牛危害木段上的寄生情况 |
5.2.3 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的防治效果 |
5.2.4 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效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利用生命表评价天敌对松褐天牛的控制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 |
6.1.2 调查方法 |
6.1.3 生命表的组建和种群趋势指数(I)的计算 |
6.1.4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的计算 |
6.1.5 重要作用因子的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对照区松褐天牛的种群生命表 |
6.2.2 天敌释放区松褐天牛的种群生命表 |
6.2.3 种群趋势指数(I) |
6.2.4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 |
6.2.5 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 |
6.2.6 对照区和天敌释放区松褐天牛各虫态存活曲线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主适应性最强 |
7.1.2 室内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控制效能相对较高 |
7.1.3 松褐天牛肿腿蜂补充营养取食致死寄主和寄生致死寄主在控制松褐天牛上具有重要作用 |
7.1.4 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
7.1.5 天敌释放区松褐天牛种群的增长速率显着降低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光肩星天牛成虫雌雄性比及其对种群消长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D]. 马红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三种稻飞虱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及miR-34调控褐飞虱翅型分化的机制[D]. 徐乐. 浙江大学, 2021(01)
- [3]樟叶蜂寄主偏好与昼夜节律行为的研究[D]. 周嘉颖. 江西农业大学, 2021
- [4]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D]. 黄欣.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白眉野草螟的生境适应及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机制研究[D]. 迟宝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1)
- [6]光肩星天牛诱捕器颜色的改进及其引诱剂最佳缓释量的确定[J]. 周艳涛,李硕,孟昭军,王嘉冰,刘英胜,张爱军,严善春. 林业科学, 2017(06)
- [7]多寄主型寄生蜂白蜡吉丁肿腿蜂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和发育策略研究[D]. 魏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8]光肩星天牛诱捕效果的评价及技术参数的改进[D]. 周艳涛.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9]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D]. 颜学武.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10]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D]. 杨远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