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优质护理用于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论文_蔡晶晶

蔡晶晶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5000)

【摘要】目的: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并观察其预防下肢 DVT 的效果。方法:取 2016 年 6 月-2018 年 6 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 160 例产妇, 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80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80 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 DVT 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率均明显低于对 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 DVT,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优质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02-02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发生率较高,一般发生于产后 2 周内, 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行动不便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同时,一旦 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产 妇下肢 DVT 仍以预防为主,因此,本文将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 务,并观察其预防下肢 DVT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6 月-2018 年 6 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 160 例产妇,所有产

妇均为足月单胎妊娠,产前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自愿参与并配合本次研究。排 除标准:(1)妊娠期合并症患者;(2)凝血障碍患者;(3)其他器质性器 官病变患者;(4)语言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分为两组。观察组 80 例,年龄 21~34 岁,平均年龄(27.58±4.96)岁,分娩 方式:剖官产 34 例,自然分娩 46 例。对照组 80 例,年龄 22~35 岁,平均年

龄(27.67±4.35)岁,分娩方式:剖官产 32 例,自然分娩 48 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体 包括:(1)产前健康教育:热情接待产妇,协助产妇完成各项检查,告知产 妇及家属相关待产生产知识,告知产妇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了解产妇的情绪 状态,对产妇进行耐心疏导;给予产妇安慰、关心,告知产妇积极心态的重要 性;(2)术前评估:对产妇下肢 DVT 危险进行评估,将其分为低危、中危、 高危几个等级,并根据其危险等级采取针对性干预计划;(3)产后护理:密 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体温 、血压等,仔细观察产妇下 肢皮肤颜色、皮温、有无肿胀及肿胀程度等,预防产妇血管痉挛;鼓励产妇进 行床上自主活动,对不能活动的产妇进行下肢按摩;进行热水泡脚,改善下肢 血液循环;加强用药护理,避免使用刺激血管药物,例如高浓度抗生素、氨基 酸、高渗糖等;进行产后健康宣教,嘱咐产妇遵医用药,避免擅自更换药物、 加减药量、停药;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帮助产妇逐步恢复饮食,保持营养均 衡;忌刺激、油腻、生冷食物,禁烟禁酒,多食用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当产妇身体状况恢复后,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 间卧床、静坐或站立,鼓励产妇进行伸曲运动,指导家属下肢按摩方法。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 DVT 发生率及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调查量表,分为满意(90~100分)、较满意(70~89 分)、不满意(<70 分)几个等级,前两者合计为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 SPSS21.0 进行数据处理,下肢 DVT 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行 X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发生下肢 DVT1 例(1.25%),下肢肿胀疼痛 4 例(5%);对照组发生下肢 DVT7 例(8.75%),下肢肿胀疼痛 12 例(15%),差异明显(X²=4.74、 4.44,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 96.25%,对照组为 81.25%,差异明显(P<0.05),见表 1。

3.讨论

产后下肢 DVT 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从其发生机制上看,主要是由

于孕晚期血液凝血因子增加,左髂静脉受压迫,血流速度减慢。同时,研究发 现[2],剖宫产产妇的产后下肢 DVT 危险更高,可能与术后子宫恢复时间以及 盆腔静脉压迫时间较长有关。有学者称[3],术中麻醉会降低血流速度,患者术 后卧床休息,静脉回流较慢,也会增加产后下肢 DVT 危险。此外,分娩后, 产妇由于角色的突然转变,情绪波动较大,也可能引起产后下肢 DVT。研究发 现[4],在产妇产后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活 酶等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产后下肢 DVT 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发生下肢 DVT 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率均明显低 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能够减少产妇下肢 DVT 发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充分显示了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优势。患者 入院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下肢 DVT 危险评估,并根据危险评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应将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利用多种形式,例如文字 资料、宣传手册、视频等,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产程产后注意事项、产后下 肢 DVT 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 动,为患者进行下肢按摩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下肢皮肤及体征变化,发现深 静脉血栓早期征象应立即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在产妇产后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 DVT,提高护理质 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 桃 花 . 循 证 护 理 预 防 产 后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的 效 果 观 察 [J]. 基 层 医 学 论坛,2018,22(29):4189-4190.

[2]李金儒.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8,12(09):214-215.

[3]高萍,刘娣鸿,邱成艳.优质护理用于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01):117-118+121.

[4]游爱民.产后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2016,10(11):245-246.

论文作者:蔡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观察优质护理用于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论文_蔡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