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之所见论文_曹光明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之所见论文_曹光明

曹光明 安徽省庐江泥河中学 231500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离不开习题教学,它能够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效果进行直观呈现。 物理练习是学生掌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全面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物理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模式及习题训练模式,使习题训练目标更加明确,并依据具体教学要求,进行适度习题练习,改变重复训练模式,使其更具针对性,让学生在该过程中,能够把所学物理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及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89-01

物理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同时物理习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人从事教育事业以来,一直致力于高中物理教育的一线,现就习题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物理习题课的类型

(一)客观题:包含选择和判断题:这一类题一般不需要计算或只需简单计算。侧重于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主观题:它包括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

实验题:一般是 以实验观察、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分析为考查内容的综合题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一类题。 便于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 --- 过程与方法”的题型。与实际联系密切。设问方式灵活,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可以考查表述能力、作图能力、操作技能 、数据处理能力、计算能力、图象能力、科学方法等。考查的能力范围比较广,从简单的记忆到高层次的推理分析、综合。

作图题: 一般是指通过作图解答问题的一类题,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计算题: 要求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物理规律,导出待求物理量的计算式,然后代入数据进行求解的一类题型。这类题能考察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查的能力范围广。考生需要通过对情景的想象、分析、推断和综合,才能进行解答,能力效度高。设问方式多样,适应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检查。能反映学生解答的思路和过程,利于鉴别学生的水平,区分度好。

二、新课程理念下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方法

(一) 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题海战术,并不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要解决很多的物理知识和习题,靠搞大量的题目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那需要有典型的题目,优化组合。 为了发挥物理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选择习题时一般要服从如下的原则:

1、典型性:它要求所选择的习题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重点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及其特征,要遵循 “少而精” 的原则。

2、针对性:是指习题的选择要针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3、实际性:习题的选择要注意把理想化模型同实际课题密切联系,要将理想化的过程与实际物理过程有机地结合。

4、启发性:它要求习题的选择要注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生活性:它要求所选择的习题应尽可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讲解习题之前要对学生从五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三)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 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2)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四)在习题教学中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问

1、“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 ,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另外 “ 一题多解 ” 使思维具有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灵敏迅速、畅通无阻并能在短时间内提出众多的解答方案。

2、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

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路. 在综合复习时以习题为载体运用“一题多解”等方式有助于完善我们的思维品质,在复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题多变”还可以使思维具有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摆脱定势的消极影响,不局限于问题的某一方面,能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一题多问”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思维的严密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在题目解完后再通过“一题多问”自己考虑问题更全面细致,让自己的思维具有严密性。这种“多题归一”的方法还可以培养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总之,许多物理习题具有物理过程、规律和性质类似的问题,它们间只有不同程度的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在复习过程中做过一定量的习题后进行反思,通过 “多题归一”,进行有的放矢的精解和拓宽,可以使思维具有概括性。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蔡凤娟.《河北师范大学》.2011.

[2]新课程视野下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探讨韩立叶.《考试周刊》.2017年.

论文作者:曹光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之所见论文_曹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