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电医院B超室 广东广州 511340)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1~2016.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为观察对象。抽签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5照组181同时进行超声动图检查,将两组的心脏房室腔与左室的舒张功能变化进行对比。结果:Ⅰ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Ⅲ级高血压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室间隔增厚比例以及左室厚壁的增厚比例与正常比例相比明显高于正常比例;研究组VE、E/A、VA、IVRT 与对照组VE、E/A、VA、IVRT相比,前两者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后两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利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式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左室厚壁增厚、室间隔增厚的相关评价数值准确率极高,在疾病的早期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电图;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51-02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压引起心脏功能以及结构的改变转化而来。主要涵盖左室增厚、早期左室舒张功能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心肌功能减退、心力衰竭严重可导致死亡。相关数据显示[1],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死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人数高达55万占总因素比例的75%甚至还多。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常常是发病末期才被人察觉,给患者与患者家属带来严重的困扰。因此,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确诊,对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优化家庭氛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本文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1~2016.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为观察对象。抽签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5照组181察组患者中:男167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9岁,年龄最大患者为76,平均年龄为(62.5±8.1)岁,患病时长为3年~19年;女138例,年龄最小患者为51岁,年龄最大患者为81岁,平均年龄为(66±9.6)岁,患病时长为4年~23年;观察组所有患者中Ⅰ级高血压112例、Ⅱ级高血压95例、Ⅲ级高血压3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02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6岁,年龄最大患者为79,平均年龄为(67.5±7.4)岁,患病时长为5年~21年;女79例,年龄最小患者为53岁,年龄最大患者为74岁,平均年龄为(63.5±8.9)岁,患病时长为3年~22年;对察组所有患者中Ⅰ级高血压127例、Ⅱ级高血压87例、Ⅲ级高血压29例,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发病原因、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测过程中,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检测仪器选用美国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公司的最新研发产品GE VOLUSON E1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设置2.0-4.0MHZ。患者在检测过程中,应取仰卧位以及左侧卧位,进行左室厚壁厚度、左心房内径、舒张期室间隔等全方位的检测,统计相关数据,比较相关数据。
1.3 评定标准[2]
以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参数以及心脏房室腔各径改变情况作为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均数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进行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用统计数据软件为SPSS 19.0软件包。
2.结果
2.1 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数据变化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E、EA、VA、IVRT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前两者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后两者的水平明显较高(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的分型有两种,一是原发性高血压,二是继发性高血压[3],高血压的主要患病原因是遗传因素、精神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女性生育因素、饮食因素以及药物刺激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有高血压的几率越来越大。长期的高血压患者容易使得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型病变,造成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等。临床经验表明[4],在高血压引起的各项疾病中,最容易发病的就是心血管疾病,由于是高血压引起故称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又称高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是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心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大,使得心脏的收缩功能退化。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心肌代偿性增大等等;同时血压上升容易导致血管垃圾毒素过多,血管粘稠垃圾毒素在血管壁发生沉积,形成脂质斑块脱落,造成冠状动脉狭窄,长时间如此,会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甚至心梗,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因此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一定要确诊给予及时的治疗。
研究表明,在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确诊中,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有良好的效果,对心房心室的肥大情况、室壁的增厚情况,室间间隔情况心脏房室内径增厚等数据较为准确,以上的种种情况可直观的反应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具体发病过程,而超声心动图刚好具备分辨人体软组织的特点,所以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为临床治疗争取的更多的时间,为控制患者的病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也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患者的生命做出的一定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中,利用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诊断效果更加的细致准确,对各项指标的变化更加的敏感,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华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检测老年人群心脏病的比较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 26(4):408-409.
[2]顾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对比[J].影像技术,2014, 26(4):31-32.
[3]周英华,谢云,黄晓新.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与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6(8):151-153.
[4]杨春萍,蒋艳君,杨凤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监测和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4, 25(2):198-200.
论文作者:张映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高血压论文; 心脏病论文; 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心动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年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