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用地面积约16万m2,总建筑面积约18.8万m2,1#-5#楼地上6层,总高16.95m;6#-11#楼地上7层,总高18.00m。以现场地质勘察报告成果为依据,地质勘察孔布置如图1所示,若按照成因、沉积时间,可将土层分成以下三类:人工堆积土(生活垃圾土、於泥土)、粘质粉土填土和砂土。在人工堆积土下部,以砂土为主。结合以上勘察报告,基础底设计标高处局部持力层为人工堆积土,地基承载力不满设计要求,3#-10#楼地基处理方案采用碎石土换填。现围绕该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技术作如下深入分析。
2施工准备
依据经审批的施工方案,在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开始前,应先认真做好下列各项准备工作:
(1)由技术负责人召集全体作业人员对施工图纸予以熟悉,并掌握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
(2)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同时完成相应的签字手续,并安排专业测量人员对标高控制点及坐标点进行复测,并为后续标高与轴线测量认真做好准备。
(3)做好与各参与单位之间的联系,并限时对开挖到设计要求标高后的土体实施验槽。
(4)碎石类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中粗砂,含量为20%;圆砾,粒径在20mm以内,含量为20%;碎石,粒径在20~50mm范围内,含量为60%。碎石土中不能含有建筑垃圾和杂物,且含有机物要控制在5%以内。
(5)进场的碎石土要做好鉴定,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在回填之前,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基槽地质情况进行检验,然后办理隐检手续。在铺筑前,还应设置对铺筑厚度进行控制的标志,包括标高桩与水平桩,也可在边坡表面拉设水平线。在大面积铺设过程中,需要设好网格标桩,对每层铺设厚度进行严格控制。
3施工流程与工艺
3.1施工流程
施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先对碎石土的质量进行检验,经检验确认合格后,根据施工要求对碎石土进行拌和,然后清理基槽,在清理干净的基槽表面分成多层铺筑碎石土,铺筑好后均匀洒水,用机具碾压或夯实,最后予以找平验收。
3.2施工工艺
(1)根据勘察报告与设计要求,对基槽予以分层开挖施工,开挖到设计要求的标高上部300mm,经验槽确认合格后,由人工进行清槽。将换填部分的土方连续开挖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后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负责人对土层和最终换填深度予以检测确认,同时办理好会签等手续。结合勘察报告,如果现有土层实际承载力比换填之后地基实际承载力大,则无需进行换填处理;在开挖中如果遇到渣土及回填土,应连续开挖到原状土处,使换填厚度达到500mm以上。
(2)碎石土地基的铺设需要由下至上分层进行,并分层夯压至密实。分层厚度按照250~300mm范围控制,现场厚度控制采用样桩进行。若坑底土质相对较软,则可适当地增加第一层厚度,但增加的厚度一般不计入到设计厚度当中。当采用振动压实机时,分层厚度按照250~350mm范围控制,每层的压实遍数为3~4遍;当采用人工进行打夯时,分层厚度不能超过200mm,每层的压实遍数为3~4遍。地基的地面应尽可能铺设于同一标高,若深度有所不同,则搭接部位的基土表面需要开挖形成台阶或斜坡,按照从深到浅的顺序不断施工,此外搭接部位的碾压应达到密实。在分段施工过程中,接头部位应开挖成斜坡,相邻两层应有0.5~1.0m的错开,并夯压密实。铺筑完的砂石土应做到级配均匀,石子的粒径应控制在层厚2/3以内,同时不能超过50mm。若检查发现砂窝,需将这一部分的砂子挖出,然后填入级配适宜的砂石土。
(3)在对完成铺筑的碎石土进行碾压之前,以需要碎石土的干湿程度为依据,结合实际气候条件,通过洒水使碎石土达到最佳含水率,通常情况下,在8%~12%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大面积碾压作业使用吨位在6~10t范围内的轻型压路机进行,对于边角处等大型机具无法到达的部位,可由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压密实。当由人工使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压时,需要将落距控制在400~500mm范围内,夯压遍数应达到3遍以上。当采用压实机进行碾压时,应做到往复碾压,碾压遍数应达到4遍以上,相邻两台碾压带之间,应保持500mm的搭接。
(5)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分层找平,使用标准贯入法或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控法,经检测确认下层密实度满足要求后,即可对上层进行处理。取样的频率为每100m2至少选取1点,同时取点的具体位置应注意互相错开。待最后一层的碾压施工完成后,立即在表面进行拉线找平,要求满足设计提出的标高。
(6)在竣工验收过程中,采用载荷试验的方法对地基承载力予以检验,要求每个单位工程达到3个点以上,对于面积超过1000m2的工程,按照100m2/点进行取点,对于面积超过3000m2的工程,按照300m2/点进行取点,在所有独立基础的下部都要选取1个点,在基槽内按照20延米的间隔距离取点。
(7)若必须在雨期进行施工,则应保持连续,并尽可能快的完成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地表上的积水进入到基坑范围内,以免边坡发生塌方或被破坏。另外,在雨天施工过程中,还应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
3.3成品保护
(1)在碎石土回填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现场的标高桩与轴线桩进行保护,并经常性地复测。
(2)在夯压施工中,应注意避免基坑底面被破坏,保证侧面土体强度,针对结构性相对较强的土体,需要在垫层的下部先铺设一层厚度为150~200mm的松砂,采用无振动机械将其夯实紧密。
(3)在地基范围内不能存在孔洞,施工完成后若没有技术措施,则不允许在会对稳定性造成影响的范围内实施挖掘施工。
(4)在施工中应使边坡保持稳定,以免发生坍塌事故。
(5)完成对碎石土的换填施工后,若无法立即开始后续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
(6)当在夜间进行施工时,应对施工顺序予以合理安排,准备好照明设施,以免碎石土级配错误或厚度超出允许范围。
(7)完成对碎石土的铺设与夯压后,不允许重车在表面行走,若必须行走,需在表面铺设一层铺板。
3.4质量标准与控制
(1)主控项目包括:基底土质应满足设计要求;压实系数及各个检查点上的密实度都应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碎石土配料应准确无误,且拌和达到均匀;地基整体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包括:原材料质量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分层虚铺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夯压至密实;分段和分层的位置、方法应准确,且接茬保持平整与密实。
(3)地基质量检查项目与允许偏差包括:顶面标高偏差不能超过±15mm;表面平度偏差不能超过20mm;碎石土中有机质的含量不能超过8%;碎石土的含泥量不能超过5%;砂土含量不能超过20%;实际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之间的差不能超过±2%;分层厚度和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不能超过±50mm。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换填地基法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目前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已经完成,经检查验收合格,确认各项质量标准符合要求,说明以上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可为类似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齐双双,周芳.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5-166.
[2]顾培刚.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19(9):116-118,255.
[3]许贺淇,金光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64.
论文作者:杨济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7
标签:碎石论文; 标高论文; 厚度论文; 土地论文; 密实论文; 地基论文; 范围内论文; 《建筑实践》2020年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