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现代住宅建筑设计逐渐引入了生态建筑的理念,设计的重点更加重视建筑的环保、舒适以及健康特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介绍了了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并且分析了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现状,进而对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展开了具体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住宅建筑设计;应用探讨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现代住宅建筑设计逐渐引入了生态建筑的理念,设计的重点更加重视建筑的环保、舒适以及健康特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
生态建筑的特点有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美观,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在生态住宅的设计上,要以可持续发展为设计思想,并在“以人为本”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让人、建筑以及大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从而利用大自然的因素以及人为手段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住宅环境,让自然资源都得以利用,这样也能起来回报大自然的作用。从当前城市的整体建筑住宅来看,其生态景观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住宅建筑周边,更是存在着较多的噪声污染、污水污染、交通阻塞以及垃圾污染等,给住宅建筑活动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最多的就是建材污染、空间拥挤、能量耗散以及景观压抑等,这些现象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同时,在生态住宅设计的过程中要运用到生态学原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做到综合效率最优的设计原则,最终获得高能、无污染、低耗且生态平衡的生态建筑,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生态住宅,但是在具体设计的时候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2.1生态建筑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
现代住宅建筑的高能耗是主要的问题,随着住宅建筑规模的增加,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应用生态建筑设计时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是设计的重点。不过很多住宅建筑在设计中过于重视能源的节约,引入了大量的设备技术,资金投入巨大,但是并没有得到应用的收益,投入收益不均衡,又变相的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2生态建筑理论应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理论知识并不健全,另一方面缺少实践机会。所以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现有的设计人员对生态建筑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生态建筑技术水平不高,因此使住宅建筑的生态设计的运用有了很大的局限,无法发挥生态建设理论的实用价值。
3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3.1住宅建筑布局设计
建筑布局对局部地区气候有很重要的影响,若建筑布局不合理,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局部气候恶化。建筑的布局主要包括建筑群的密度、高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程度等,在进行建筑布局规划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气流的流动对建筑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进行住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盛行风对建筑的影响,来设计屏障,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群中气流的流动情况,用科学的建筑布局来营造良好的局域气候环境。
3.2充分的实现生态建筑自身节能的功效
建筑物自身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情况,比如说取暖、控温、通风以及采光等,如果不对这些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工作,将会导致能源过度损耗,对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其具体的情况,合理的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比如说天阳能、风能等等,从而达到空间内部调节的作用,减少能源的损耗。例如,在进行办公空间的构建时,遮阳则是设计人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由于夏季的光照较强,使得玻璃幕墙会吸收大量的热能,如果不采用科学的方式,设计合理的遮阳系统,则会造成办公空间能源消耗过大的情况。如果办公建筑采用的是大型的双层幕墙结构,还需要在墙体内部、外部都设置相应的遮阳系统,从而减少室内阳光的直接照射,起到一定的调节温度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安装一些可拉动的百叶窗,防止室内受到强烈的光线照射,避免热辐射的传递。
3.3采用生态表皮设计
建筑表皮生态设计主要是指外围护结构。而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又包括楼板、屋面、外墙等。因高层建筑外围墙体能量消耗占据总能源消耗量的 30% 以上,故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建筑装置的功能,同时对建筑表皮的支撑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从辐射对人的影响与人的生理舒适度这两个方面考虑,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而不断努力。比如,在某地区的高层建筑表面覆盖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立双层结构,在建筑表皮上设计多孔通风层与隔热玻璃,双层表皮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良好散热与通风性,为净化建筑内部空气,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内部的环境质量,减少了天气变化对建筑正常使用的影响。通风层在接收由建筑外皮传来的外部空气时,安装在建筑内部的控制板会通过控制自然通风系统,将外部空气转化为缓冲气流,并将其输送到建筑主体,进而消弱外部风的影响力,最终为高层建筑创造出自然风。
3.4生态建筑设要遵循节约资源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尤其要倾向节约资源,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生态建筑本身就讲求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节能、环保、降耗,因此,建筑物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采用环保材料,最好是节能、无污染的材料,以降低或者是不污染环境。另外,优质的建筑材料是确保生态化理念得以实现的根本,可以更好的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保证建筑行业生态化发展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建筑对于能源选择上要优先考虑新型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等,这些新型能源的利用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并且真正提高了新型能源使用率,使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需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生态理念。在实际设计中,需对住宅建筑领域的资源、环境和气候等因素进行统筹考量,确定适宜的施工现场,并考虑施工材料、场地结构、采光、节水等方面的问题等等。在建筑的整体设计中,创造了绿色节能建筑,为人们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和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广华.生态住宅建筑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3-4.
[2]江勇航.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中华建设,2018(04):96-97.
[3]孟洁,高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17):113.
[4]简文培.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1):141.
[5]胡庆涛.谈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7(40):79.
论文作者:高行,侯宪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住宅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理论论文; 能源论文; 表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