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新进展论文_张莉,林祥灿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新进展论文_张莉,林祥灿

张莉 林祥灿

天津市海洋石油总医院心内科心电图室 天津市天津 300452

摘要: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若不实施有效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且进一步降低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采用射频消融术、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受经济条件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许多基层医院无法开展,因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找操作简单、费用低风险小的治疗方法;本文为了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进行展开性综述,从而为更多的临床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

心脏器质性疾病发展最终阶段在于心力衰竭,同时也是临床研究重点;曾有相关文献报道:心力衰竭患者存活率低于30%,由此说明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心力衰竭患者多半死于泵衰竭(不可逆转),而少部分死于心律失常,占比例为30%,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致死因素,因此早期实施有效治疗十分必要,对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而治疗过程中需遵守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且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等原则,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1】;本文就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具体见文章描述:

1发病机制

临床上可将心律失常机制归纳于折返、自律性增高、除极活动等方面,能够导致机体发生病理性及生理性改变,主要是指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活动,继而进一步增加心脏负荷,加上受炎性因子、缺氧、缺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脏进行重构时发生一系列病理及生理改变,如心脏大小、形状、厚度及组织结构等,最后诱发心力衰竭;且在损伤因素的作用下能够促使衰竭的心脏再次进行重构,不仅仅会改变心脏形状,还会改变离子通道,从而产生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2】。

2药物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属于临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能够对肾上腺β受体起到明显阻断作用,且降低交感神经张力,继而达到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目的;与此同时该药物能够降低猝死风险,因此适合早期无禁忌症患者应用【3】。

(2)胺碘酮: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无论是对器质性心脏病与非器质性心脏病,均具有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优势,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但是长期应用该药物易产生不良反应,如肺功能障碍、感功能障碍等,故此本院认为该药仅适合作为二级预防【4】。

(3)ACEI/ARB:属于非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效果,能够对拮抗血管紧张素Ⅱ所引发的电活动异常起到明显降低作用,且进一步延缓心室重构,与此同时还能对右心室后负荷起到一定减轻作用【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螺内酯:属于代谢产物醛固酮的拮抗剂,与ACEI/ARB药物较为相似,同样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心律失常功效;曾有学者研究表明:应用该药物治疗心功能Ⅱ级患者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因此在临床上可扩大螺内酯药物的适用证。

3非药物治疗

(1)射频消融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于2009年首次开始应用,且取得显著的疗效,能够对交感神经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且进一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除此之外,能够纠正动过速心肌病,继而对心肌重构、心功能重构起到有效逆转作用,可适用于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发作患者,并且对手术操作者及适应症具有严格要求。

(2)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术:该治疗方法能够对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起到终止作用,继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但是对于室性心率失常发作频率无法起到减少作用,且易产生异常放电等现象,因此临床上不建议应用【6】。

3讨论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且威胁生命安全;临床上一般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的目的,且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对于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存在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等条件的限制,导致该药物仅适合短期治疗;而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则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心律失常功效,如经抗炎、延缓心室重构、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等;与此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脏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故此在临床上进行长期应用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对心功能起到维持作用【7】。

曾有学者研究表明: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原则在于纠正诱发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只有去除室性心律失常诱因,才能有效降低复发发生率,且进一步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因此在实施治疗时需严格遵守适应症,以达到避免原有疾病恶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后民,张冬梅.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6):746-748.

[2]张帆,刘拥灶,曹灵红.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C]//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 2016.

[3]杨岐峰,努尔古丽&#;哈普勒.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4):87-87.

[4]周志堂,杨彬,ZHOUZhitang,等.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 临床医学工程,2016,23(7):941-942.

[5]陈丽娜,秦丰明,唐欧杉,等. 参松养心胶囊在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C]// 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2015.

[6]梁传亮,王贤奎,唐志远. 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149-150.

[7]王连环.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C]//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2015.

论文作者:张莉,林祥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新进展论文_张莉,林祥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