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缓解出行压力政府设置专项资金进行地铁建设,地铁用时短不会出现堵车现象,具有诸多优势,地铁现已成为最受青睐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人们对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创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然而我国地铁建设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彼此之间相差较大,为了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相关人员正在积极进行探索,以期地铁建筑空间创作上升新高度。本文概述了当代地铁交通建筑的空间创作,根据现有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人性化
前言:各行各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渗透绿色发展理念,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创作也不例外,首先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空间创作体系,从全局出发构建整体框架。相关人员要发挥自身能动性优化空间环境,要结合地域特征保证空间创作的独特性,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保证最终作品能够体现人文关怀。
1 当代地铁交通建筑的空间概述
地铁空间可以说是一个交通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复杂性。将其细分可以具体分为列车轨行区、站台去、站厅区、休息区。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创作要统筹全局,保证系统的完整性。从大的方面来说,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可以分为地下、城市、地铁三个区域。相关人员需要收集该区域信息,分析数据保证区域的协同性。
城市地铁和隧道在内的交通建设在地下空间范畴之内,其中还包括地下娱乐设施。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地上区域已经呈现饱和趋势,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将目标放在开拓新场地上,地铁交流建筑应运而生。对地铁空间进行字面分析,其顾名思义是一种地下铁道,这种低下铁道与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同时自身具有独立性,我们所说的独立性是指轨道交通的独立。这意味着地铁运行受地面影响较小,具有铁路运输、空运等不具有的优势。另外地铁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快速、安全等显著特征。地铁空间建筑空间创作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创作要求较高。当代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创作应当秉承简约、大方理念,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配置,保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2 地铁建筑空间基本设计原则
2.1 车站类型和一般要求
各地区的建设条件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地铁建筑空间设计之前要进行实地考察,着重分析地铁线路、结构、限界,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地形,地铁建设需要多方参与,参与方之间积极进行沟通交流,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多方需求。一些地铁站处于城市交叉口位置,这一种类型地铁建筑设计难度较大,应当进行细致分析,尽量满足城市覆土深度与区间要求。要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在道路两侧设置防护栏。现有地铁多设计为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这是地铁的标准布置,乘客已经潜意识的形成了行为习惯,因此尽量不要对地铁进行布局整改,避免乘客产生不适。
另外要确保地铁交通与地面公共运输的一体化,两者之间精诚合作达成统一共识,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交通设施与资源,实现共赢,推动两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2 地铁规模控制要合理
地铁有人流量时间段,在进行规模设置时要分析远期设计人流量、行车密度,若人流量过大就要适当加大地铁规模,进行备用设备用房设置。另外要重点考虑车站宽度规模,根据实际情况观察是否需要加宽公共区站台宽度与楼梯等各通道的宽度,确保宽度在可控范围之内。地铁人流量较大,一旦出现危险态势会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蔓延,因此要进行事故紧急疏散出口以应对紧急情况。地铁规模要合理,要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后期建设,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和物力浪费,从而有效节省投资。
乘客的需求众多,要站在乘客的视角下思考问题,在进行建筑设计前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乘客的地铁空间设计需求,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接受乘客意见。地铁要进行特殊功能设置,分别合理划分乘车、折返区域,避免出现冲突,现今是快节奏社会,因此合理规划乘车、折返线路,不宜将线路设置过长,从而有效节省乘客的时间,避免出现人流交叉情况。结合周边条件合理控制车站的土建工程投资。要意识到地下铁道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的协调统一,要积极配合城市的经济目标,
3 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指导思想
空间设计要确保多元化,不能盲目排外,要懂得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建设经验,坚持终身学习原则,摒弃原有空间设计手法,开创新的局面,真正实现创新技术。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要脚踏实地,坚持安全、方便、快捷原则,要分清主次关系,要确保设计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国家加大了地铁投入,提出安全地铁、公众地铁、绿色地铁的战略口号,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要与我国设置的发展方针契合,要用心建造,拓展地铁设计深度与广度。地铁活动于地下,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要坚持影响最小化原则和安全设计原则,尽量避免大范围的空间改造,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承载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要对地铁建筑进行防水处理,保证环境的干燥程度。
4 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创作追求的表现方面
4.1 交通指示标志设计方面
地铁交通一般会设置在人流量较少的地方,以此减轻城市人口流动压力。人流量稀少的地方不具有标志性建筑,无法发挥建筑的指向功能,为居民出行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地铁设置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服务群众,为了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必须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交通指示标志设计方面,从而发挥交通指示的特殊功效,达到较好的指示效果。交流指示标志要与周边环境契合,避免造成视觉上的突兀。不仅要发挥标志的基本功能还要赋予其更深的内涵,对交通指令进行后期装饰,可以采用灯光布局和色彩设置的方式突出指示牌,既起到引领作用又具有美化作用。世界上交通指示标志设计最为成功的案例为巴黎地铁指示牌设计。设计师要吸收和学习他人经验,避免复制粘贴,另外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期保证指示标志设计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
4.2 空间设计方面
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创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研究发现人民的最大需求就是保证内部环境的整洁性,其次希望提供保证条件的舒适性,能够放松身心。为了迎合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师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采用较为明快的颜色从而促使人民产生联觉,保证心情的愉悦。另外要保证结构形式的多变性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将乘坐地铁的过程看作是一种享受。为了达到较好的空间状态要严格建筑材料,保证材料的整体质感。地铁空间有限可以借助色彩搭配转变照明方式完成视觉上的空间扩大。当今社会人们的知识水平较高,要在空间创作中渗透先进思想采用艺术壁画等方式保证地铁空间具有人文气息。另外还可以在广告栏中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法制宣传工作。不同地区具有自身特有的人文属性,地区水文条件不同具有文化差异,要以地区文化为依托保证建筑空格创作风格的多变性,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
4.3 内部现代化设备、设施的配置方面
经济发展为科技提供助力,要设置专项资金积极进行地铁数字化建设,优化内部设备,从而符合现代化发展理念。为了保证乘客乘车的便捷性要在车站内部提供自动售票服务,要根据地区的人流量适当增添自动售票检票装置,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出行在外安全最重要,为了保证旅客的乘车安全要引进外国先进设备,隔离站台与路轨,另外要设置自动感应系统,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保证设施配置的先进性,设置合理的自动门开启与关闭设备。现代社会下要保证交通建筑的综合功能,保证其功能呈现整合趋势。另外要对地铁车站进行重建,不断消除发展隐患。扩大乘车空间是地铁空间创作首要思想的问题,要保证内部配置具有多功能从而取消多余设计,保证乘车空间的空旷性。另外要对区域空间进行勘察,构建机场、地铁、公交车站几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将现有的交通建筑进行串联。国家方面要发挥自身作用,引进外国先进设备,鼓励专家学者进行设备研发,从而促使我国地铁空间设备上升一个台阶,达到发展新格局。
4.4 地铁出入口设计方面
地铁输入出入口设计要彰显城市地段的标识性和归属感,应当从不同视角整体分析,研究建筑形式,构建良好的出入口形象。地铁出入口每日人流量较大,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出入口的承载能力,在出入口处设置标识导向系统。标识导向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图案文字标识和空间形体标识。地铁出入口具有特殊性,人流攒动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解读文字,要抓住这一细节进行优化,发挥空间标识体媒介作用。另外要设置备用出入口,利于日后出入口维修重建工作。应当将地下建筑室内与地铁出入口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客观环境的影响,带给人们良好的出行体验。另外要确保各出入口的特色,避免千篇一律,从而满足乘客的方向感需求。
5 当代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创作设计方法
5.1 注意自然采光的设计应用
地铁交通中的地下建筑和地上建筑具有明显的差异,地下建筑存在空间较为封闭,会给人们带来憋闷的感觉,因此在进行空间创作设计方面要以此为出发点,努力将地面上的太阳光引入到地铁空间中,另外要进行光的过渡,保证光度与空间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带给人们清爽的感觉消除乘客的烦闷情绪。另外要做好地铁空间通风处理工作,在不同区域合理安置通风装置,调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带给乘客特殊的身心体验。现实生活中地铁建筑处于不同的位置,要根据现实需求进行设计手法调整,对一般的地铁建筑而言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顶部采光和模拟采光方式,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内设置多个采光点,保证采光点处于多维空间位置上,从而突破原有格局实现创新处理。自然采光设计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要求设置人员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要保证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地铁交通建筑空间创作中的自然采光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禁止进行盲目操作。
5.2 重视后期的装饰装修
现代化背景下要求地铁交通空间创作设计能够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当前国内地铁车站设计较为传统,一些地方较为标准化,例如站厅和站台空间关系、宽度、高度之间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不需要在对此方面进行再次处理。地铁交通建筑空间主要问题在于地铁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构造流线艺术美感不强,各地的空间设置具有一定的共性,难以体现区域鲜明特征,不具有辨识度。长期置于这种环境下乘客产生审美疲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提高后期装饰装修的重视程度,设计人员要在装修上下功夫,结合区域特征从而增强地铁空间的人文价值。另外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从而消除人们的审美疲劳。地铁装修可以采用一线一景的方式,做好地铁联网工作,另外要根据地铁线路设置不同的主题思想,从而起到导向作用,能够帮助旅客通过装修来体会城市文化特征,在地铁中感受到浓浓的城市氛围。既要保证装饰设计的美观又要保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要打破传统思想,构建良好的建筑形象。
5.3 重视车站总平面设计
要建立地铁框架图,理清车站总平面设计思路,制定设计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后期工作。地铁建筑设计涉及内容较多,是一项系统工程,地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原建筑征用拆建占地和后期商业开发等各项原则,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潜在隐患,应当统筹全局将地铁车站建设与物业开发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地铁功能,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城市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地铁公司占有一定的主导权,可与地铁公司进行沟通交流,坚持共同实施原则,深入挖掘地铁运输的隐藏资源,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化,开创“地铁+物业”建筑涉及模式,完成系统化、标准化规划构建,另外要和设计专家合作,制定出兼具美感与实用的建筑方案。要在车站总平面设计中渗透现代化理念,从而彰显地铁建筑的生命力与活力,确保地铁建筑充满设计感,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设计,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觉。
6 结束语
地铁交通空间规模有限,这是阻碍地铁发展的客观因素,但是这种因素并不是不可抗的,可以发挥能动性对环境进行优化。现今社会节奏加快,地铁空间设计方面要合理应用色彩,从而构建平和的地铁氛围。另外要注意自然采光的设计应用,保证光度与空间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设置通风装置保证消除乘客的烦闷感。最后要通过装饰装修体现城市特征,构建良好的建筑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晓江.城市地铁交通空间创作规范实施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9):112-114.
[2]刘彤.西安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D].地铁文化.2016(11):45-49.
[3]张文年.地铁低下空间装修设计的分析与趋势[J].市政建筑.2014(6):34-51.
论文作者:高春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地铁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论文; 交通论文; 乘客论文; 出入口论文; 原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