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有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在混凝土施工中遇到问题时,相应的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相应的分析,对混凝土施工进行科学管理与规范,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的科技不断进步,也使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建设环节就是对混凝土进行施工。这一环节关系到整个过程的最后走向,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从业人员必须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不断进行完善。
1准备工作
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合理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确保水泥质量能够达到工程的要求标准。其中水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要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依据过的施工经验来看,水泥材料在应用过程中,水化热现象的存在,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会对构件的整体性造成直接影响。引起水化热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泥矿物质构成、细度、受潮情况等,因此实际施工期间,要尽量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施工期间,应当尽量选用低热型水泥,并且在实际施工前,要通过试验的方式,对水泥的性能进行检验,从而对水泥的水化热情况进行确定,为相应技术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2)骨料是混凝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配料,现阶段混凝土中常用的骨料有石子、砂子。依据骨料粒径大小,可以将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如果采用粗骨料,要严格控制粒径的具体大小规格,通常来说,粗骨料粒径应当不得大于结构界面最小尺寸的25%;针对需要使用细骨料的部位,在施工中,可以采用粗砂代替,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外加剂起到主要作用是抑制混凝土温缩和干缩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够有效抑制局部裂缝的出现。粉煤灰是一种优秀的外加剂,通过对其进行应用,能够起到防治裂缝情况出现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降低水化热。通过以往的施工经验可以断定,混凝土材料匹配是一项重要技术参数,在截图施工中,应当依据建筑的规模、要求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通常在具体施工前,应当通过多次试验,对最终的匹配进行确定。
2混凝土施工技术综述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主要以混凝土材料为施工材料的施工技术,混凝土的配比、运输、搅拌、浇筑以及后期的养护等工作内容。混凝土由于抗压能力强、水凝性强、成本低、取材方便、养护方便且费用低等优点,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广泛的应用。
2.2混凝土材料的优点
混凝土发展之所以快,应用很广,是由于以下的几个优点:(1)混凝土以砂、石、水等为原材料,种类常见,来源丰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价格低廉。(2)混凝土可塑性高,在凝结前,可以按照模版做成任何形状,结构形势多样,能单个预制,也能连续浇筑,制作简单,施工方便。(3)混凝土应用范围广,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后,相应的具有耐火、耐酸、耐油、防辐射等多种特点,满足工业、军事等多种行业需要。(4)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好,耐高温、耐腐蚀,对冷热、干湿、水流冲击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使用寿命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3.1配制混凝土的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应根据设计的强度
等级、耐久性、塌落度等要求,按配合比设计规程才确定,不能使用经验配合比。配合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混凝土的强度,而混凝土的强度则是决定整个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在国家安全生产范围内,尽可能的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及准确性。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条件、施工方责任意识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施工配合比难以达到最佳配比,进而使混凝土存在质量隐患。我们在进行配合比实验时,要从多角度出发,既考虑经济的合理性,又得考虑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及工程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3.2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的拌合工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是提高混凝土均匀性和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的重要环节。影响混凝土拌合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拌合温度、班和时间,材料的加入顺序等等。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配合比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拌合设备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进行合理的安装、调试及试运行。通过对骨料的质量控制、拌合用水量控制、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掺合料的质量控制等多环节进行把控,规范每一步的施工,确保拌合质量达到施工要求。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人员技术的欠缺和对混凝土拌合科学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教育,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施工质量。
3.3混凝土的养护和浇筑
混凝土的养护和浇筑是保证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科学的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由于混凝土的特殊性,浇水量的多少甚至直接控制着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另一方面,模板的质量也直接制约着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对于当前社会中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工作的模板,要选用干净平整、且拼缝密实的模板。拆模的时候,需要首先确定浇筑的混凝土材质是否达标,并且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与钢筋结合;其次需要注重的一点就是,对混凝土要进行合理的振捣。合理的振捣对混凝土的强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使工程结构安全有效。
3.4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控制
对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混凝土施工事前控制的重要步骤。所以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工人,要从原材料用量、材料存放时间及存放环境等三方面进行控制,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做好材料的送检和储存,保证材料达到施工要求,进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5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问题
就目前看来,在大范围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难以避免。产生的裂缝的原因很多,除了本身内外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还包括气候、环境和相当多的人为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进行事前预防、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针对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完成后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合理的修补和处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4结论
混凝土施工过程复杂,涵盖项目众多,因此,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非常必要。我们针对项目的特殊性及现场情况,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严格规范每个施工工序,把控好关键节点,还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进行创新和探索,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不断推动我国混凝土技术的革新,推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中.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7(12):83-84.
[2]汪小康.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7(12):88-89.
[3]涂志平.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147-148+197.
[4]李泽宁.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木胶合板模板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7,46(S2):636-638.
论文作者:莫勇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