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指的是通过课内外时间的重新分配、教学流程的重新调整和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实现学习的主动权和决定权的转移,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课堂“翻转”。“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 道德与法治 教学应用
新课标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尝试,是响应新课标号召、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
一、课前自学,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现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充分合理利用课前及课后的时间开展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课前自学,实现教学翻转。
1.设置课前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课前问题,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涵盖进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提前呈现内容,掌握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微课、PPT、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因此,在课前自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载体提前进行教学内容呈现,帮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步入新学校》的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概况,让学生对于校园环境有直观的了解,并结合视频资料,对于上文中设置的三个“课前问题”进行生活化和针对性的解答。通过提前呈现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记录预习笔记,掌握自学方法。
学生在预习中有收获也有挫折,这些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听讲提供宝贵经验和重要指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书写预习笔记,将预习中的困难和收获记录下来,引导他们从中总结经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例如,在《如何拥有自尊》的预习中,学生对于“自尊”一词的概念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那么可以在预习笔记中记录下来,作为课堂听讲的重点,更有利于提高课堂听讲效率。
二、课上内化,自主学习
转变师生角色,实现以人为本,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之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翻转。下面以小组讨论和情境教学为例,展开讨论:
1.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将思考、表达、反思和总结的机会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例如,在《角色与责任》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初中生的社会角色与责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对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点评,将课堂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交给学生,实现了课堂翻转。
2.情境教学。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再采取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而应通过激发兴趣、传授方法、引导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素质。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身临其境、潜移默化的教学氛围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习惯。例如,在学习《融入社会》一课中,教师先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狼孩’劳拉从小‘与狼共舞’,后经过心理辅导,重新融入社会”的视频,再给学生播放了日常生活中“上课”、“逛超市”、“乘公交”等情境,鼓励学生通过两个情境的对比,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更有深入感和亲切感,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实现了课堂翻转。
三、课后实践,课堂延伸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开展教学,实现课堂延伸。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多种方式,实现课堂翻转。例如,在学习《宽以待人》这一课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以一周为限,在每天的人际交往中,选择一件你宽容别人或者别人宽容你的小事例,记录到“宽容笔记”当中,从生活小事中体会宽容给你的生活带来的美好。通过课后实践,对课上内容进行强化与巩固,加强课上与课下、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实现了课堂翻转。
总之,“翻转课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在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真正实现教学的“颠覆”与“翻转”。
参考文献
[1]王姣姣 关于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
[2]于洪卿 “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论文作者:庄仲汝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治教论文; 课前论文; 课后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