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马晓航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市政给排水管道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日常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探究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一、市政道路建设方面给排水施工常遇到的问题

1、给排水方便施工工艺的选择

与过去的城市相比,经过长期的发展,无论是城市的建筑规模还是城市的整体面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受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许多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会选择在城市找工作,从而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密度。这些因素使得城市的建设环境更加复杂。施工单位不选择良好而适宜的施工技术,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正常发展,还会给施工质量带来一些隐患。此外,如果建设单位仍然使用传统的供水和排水施工技术在选择施工技术时,它将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的操作,因为路面结构的破坏而进行建设,而且还会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其次,在当前城市土地资源稀缺,所以在每个地区的城市建筑密度较大,如果在地面上进行开挖的施工过程,经常为一些建筑物或者设施可能需要拆除,它还带来了巨大的工程造价,施工的大的困难。此外,在使用传统排水建设的过程中,有许多细节需要处理。例如,如果开挖产生的土壤被堆放在一旁,不仅会影响城市道路的畅通,还会带来一些粉尘的影响,降低空气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如顶管式施工技术,避免采用这些新技术破坏路面结构。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选择问题

(1)如钢管、铸铁管等材料的管道有很多接口,接口过多,会增加管道泄漏的概率。(2)在一些工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没有调查,导致失败的管道材料强度及其他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并最终导致坑和孔洞等质量问题在管道建设,使管道项目的总体质量不符合设计预期。(3)管道输送到施工现场后,堆放过程不科学,导致管道发生锈蚀、老化等问题,使其使用寿命降低,影响了管道的排水性能。

3、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首先,在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测量误差、施工偏差、避免原建筑物的意外发生等原因,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位置可能会在平面上发生偏移和积水,导致边坡发生严重的反转。其次,施工现场地基处理不合理、地基沉降不均匀、其他管道接口施工质量差、合水段密封不严密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漏水,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1、保证设计图纸的严密性

施工图纸是保证给排水管道工程有序开展的基础,只有加强图纸设计的严密性,才能更好的提升管道施工质量,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图纸设计中,除了要对现场及周边环境实行详细勘察外,还应结合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提升图纸设计的准确性、细致性,进而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进行施工方案的规划和选择。

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掌握施工图纸内容。在给排水管道施工前,工作人员需对图纸内容予以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明确施工中的重点事项及其使用技术,同时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均能掌握施工技术要点,且按照设计要求开展施工作业,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2)现场复核。在施工前,要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和审核,确保现场施工情况与图纸设计之间的一致性,确保工程如期完成。现场复核的主要内容有:现场地形、地下水情况的考察,铺设路线、位置的确定,铺设中存在的障碍物种类和位置审核等。

3)管材质量控制。在管道施工中,管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管道施工的安全与否。一旦混入不合格产品,即使在施工过程中并未存在任何问题,也会在后期使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渗漏等问题,进而影响给排水管道的运行效率,造成大量的成本消耗。所以在选购过程中,必须对供应商、管材的质量和性能予以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并对特殊管材实行抽查检测,保证其质量合格。另外,在管材使用前,还应对接口位置展开合理的清洁工作,防止杂质混入影响衔接效果。

3、施工环节注意要点

1)测量放线。测量放线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保证放线的严密性,防止与其他管道线缆存在矛盾和冲突。

2)沟槽。

沟槽开挖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合理选择开挖方式,防止坍塌问题的出现,如图1所示。

图 1 沟槽开挖

3)槽底。

排水管道不可直接放置在土层表面上,同时为了保证水源的自行流动,应对管道的倾斜度予以控制。在利用大型器械挖槽的时候,注意留有20cm土在槽底高程之上,用于之后人工进行挖除。

4、安装施工

1)垫层。在土方开挖到规定高度并检查合格后,需在其上面铺设100mm左右的碎石,并利用溜槽将碎石底部的沟槽填充,采用人工的方式实施填平处理。铺好之后将模板撑起,准备实施窨井底板混凝土作业。

2)钢筋绑扎。钢筋在经过加工后,利用拖车将其运送到制定的安装区域内,利用人工作业开展绑扎工作。在绑扎过程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得小于35mm,其他部位不得小于30mm。绑扎工作完成之后,绑扎好的钢筋不允许受到重压。

3)支模。管道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大多以定型组合钢材为主,在安装中切记不可进行拼接安装,以免影响模板质量和整体受力效果。

4)浇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浇筑作业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混凝土管底部浇筑,浇筑完成后要对其表层进行刮擦,待混凝土管安装完成之后再开始第二次浇筑,浇筑前需清理干净模板的积水和异物。

5、检查井和雨水井施工

雨水井通常建立在地势低洼处,以强化路面积水的排出效果。最常使用的构件模式有八六式雨水井和双篦雨水井。其中八六式雨水井的施工作业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淤泥的处理效果较差;双篦雨水井则相反,虽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安装作业较为繁琐。施工时必须加强测量放线的精准,从而保证接下来施工的顺利展开。测量人员应精准定位边石线和雨水井桩号,随后用灰色线标记出,且给予醒目的标识。在开挖作业中,需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控制,在保证槽底平整度和坚硬程度的基础上,降低其高度,以强化排水效果。

此外,在管沟回填作业时,需要将里面存在的积水清理干净,并对回填材料予以控制,减少杂质混入。再者,注意距离管顶500mm左右的土方内不可存在直径大于100mm的石块。其中特别要注意不能用耕植土来实行管沟的回填。在回填的过程中,需分层打夯,每层厚度不可超过300mm,且保证夯密度在90%以上。

结束语:

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过去常见问题的深入分析,结合相关现场施工管理经验,采用以上对策,不仅顺利完成施工,而且管道施工质量合格,达到了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针对几个常见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合理有效的,值得其它工程项目参考借鉴,以期共同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杰.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研究[J].智能城市,2018(15):155-156+255.

[2]任曼莉.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8(10):201-202+11.

论文作者:马晓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研究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马晓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