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改进中的学生赋权——基于仪式典礼策划的个案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案论文,典礼论文,仪式论文,学校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3)02-0032-03
学校文化变革是学校改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作为学校文化的元素之一,仪式典礼在学校改进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仪式典礼上给学生赋权,能体现学生在学校改进中的作用,让学生以不同的水平层次和形式参与学校改进。
一、仪式典礼在学校改进中的作用
学校改进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努力,其目的是在一所或更多的学校中变革学习条件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条件,最终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1]当前,学校改进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学校持续改进的能力,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变革是其重要方面。
虽然对文化的界定不一,但一般而言,人们倾向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是以精神和观念为核心,以信念、价值观等不同的“内隐概念”方式存在,以成员的行为方式、习俗、仪式等“内隐规矩”表现。[2]迪尔(T.Deal)和彼得森(K.Peterson)认为学校文化包含七类元素,其中就包括典礼和仪式。[3]学校中的仪式活动包括仪式化、礼仪、典礼和庆典四类。[4]仪式化的活动包括升旗仪式,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等;礼仪活动不仅包括个人间的仪式化行为,还包括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的仪式化行为;典礼通常指新生入学典礼、开学或毕业典礼等;学校中的庆典活动一般是指节日庆典和庆功庆典。
仪式是基本的文化要素,是文化保存和传承的基本载体,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由于学校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仪式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学校的各种仪式活动,一方面表现着学校文化,传播仪式传承的文化意义;另一方面又能使学校成员参与仪式过程,融入仪式情境,感受、体验仪式所象征的文化意义。所以,仪式不仅能传承学校文化,还能教育和塑造学校成员。
二、仪式典礼策划过程中学生的缺位
为发挥仪式典礼的育人作用,促进学校改进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发起由大学、区域、学校三方合作组成的共同体,即大学—地方—学校项目(University-District-School Programme,UDS)。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整体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学校改进活动,如学校发展从计划开始、从计划到执行、从计划到策划等。在UDS“2012年暑期工作坊”项目中,项目一期针对“从计划到策划”开展研修活动,项目学校分享其成功的策划活动,重点分析策划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成效。项目二期针对“在日常改变中发展”进行了研修,以期学校能立足校园日常生活寻求改变,更好地促进学校日常文化的变革。在发言中,项目学校分享了升旗仪式、会议文化、评先方式、规章制度文本呈现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在案例展示中,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过程中的努力、学校管理团队在工作方式和习惯上的成长与变化一一展现。但若从学生的视角来考察学校文化建设,则会发现许多问题。下面,笔者对两所学校的具体做法作一简要分析。①
案例1 学校1的毕业典礼
学校1建于2006年3月,同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一年级新生,2012年为欢送这批学生毕业,学校举行了首届毕业典礼。此次毕业典礼的目的之一是“对全校教师与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与理想教育”。5月中旬,中层干部在年级组长的配合下征求教师意见,确定本届典礼的主题、各环节的展现形式。随后,中层干部与组长、德育辅导员多次修改方案,确定每一阶段的时间节点,根据教师的专长确定其负责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六年级的教师不再仅是执行任务的责任人,更是典礼活动策划的一员。在毕业典礼策划上,学校初步形成了活动策划的团队意识。
策划毕业典礼旨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但典礼的策划主体却是教师和干部。在活动中,学生同唱《感恩的心》,同呼校训,品读家长和同学的寄语,放飞白鸽、气球和理想卡片。整个活动设计很精彩,但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是否发自内心,就不得而知了。
案例2 学校2的升旗仪式
学校2把建设与时俱进、适宜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场域作为学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升旗仪式的变革是一个切入点。为此,学校确定升旗仪式的主题为“践行北京精神,做文化绿田娃”,设置“国旗下荣誉时刻”“慧眼看中国”“班级风采展示”等版块。以“慧眼看中国”为例,教师需要策划整个演讲内容:介绍的省份、主题内容、呈现方式、由谁来介绍等。但也有教师进行了改革尝试,让学生参与到策划中。例如,3年级2班为此召开班会,经统计班级中河北学生最多,由此而确定本班“慧眼看中国”的省份,随后学生进行分工并多渠道收集资料,最后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材料的筛选和整理。
学校2在升旗仪式方式上的变革,为班级特色建设的发展、学生个性的表达创造了平台,提供了更多学生体验与表达的机会。虽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言权,可以自主选题(慧眼所看省份),但在升旗仪式的主题、版块等框架决策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的还是学校领导和教师。
从两所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角色仍然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在学校变革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学校要进一步了解和倾听学生的意见,进而采纳建议。
三、给学生赋权的理性思考
(一)学校改进视角的学生赋权
学校改进的过程应关注每个利益相关者,而作为学校改进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和学校改进实践的最终实现者,学生的声音不容忽视。学校改进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文化体系的建构中。
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它建立在师生的信念之上。作为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生成过程蕴含着学校各成员不同行为习惯的相互影响与磨合,也蕴含着学校各成员个体文化的整合与同化。[5]学校教育的实践是一个群体参与的过程,是个体间在行为方式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过程。不论是学校管理人员、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策划者、推进者、参与者或破坏者,成为学校文化合力中的一个力量因子。因此,只有重视学生的声音,给学生赋权,才能真正建设好学校文化。
(二)仪式互动视角的学生赋权
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是文化的载体,负载着特定的意义。仪式是通过多种要素组合构建而成,并产生团结、符号体系和个体情感能量等仪式结果。仪式是通过一套程式化的行动进行的。正式性与程式化的活动并非仪式的关键因素,其关键是要从“共同的行动或事件(包括程式化的形式)”指向“相互关注焦点”。在行动中,当参与者确实体验到共同的情感,他们能清楚地理解对方,并继续增强相互参与的感觉时,仪式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否则,仪式将陷入形式主义,甚至是死板的被动局面。
仪式旨在重构一种情境,而非再现一个事物。因此,仪式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其集体性,即仪式是若干有着相同情绪体验的人的共同行为。[6]此外,周期性也是仪式的一个重要特性,如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仪式的周期性促使其形成基本模式,使持久的抽象化、概念化过程成为可能。
无论是升旗仪式还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在学生共同行为形成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有“相互关注的焦点”,使大家体验共同的情感。而这种相互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学校在仪式、典礼的过程中,如果要将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期待其影响学生的行为,学校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对要参与的仪式、典礼的认识与理解等,并就仪式、典礼中理念的呈现方式听取学生的建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仪式中达成学生群体的团结,培养其自信心与进取心。
四、学生参与学校改进的形式
让学生参与学校改进,并非是让学生做学校管理者,而是指在变革过程中,学校要认真倾听、考虑学生意见,使学生参与改进过程。当然,这种参与有多种形式。学生参与学校改进的水平可分为数据来源、积极反应者、共同研究者、研究者四类。
在学校改进过程中,当学生作为数据来源时,学生的角色是接受者。教师要在课堂上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感受,要在团队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校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及学业测验,这样学生才能作为准确的数据来源。
当学生作为积极的反应者时,学生的角色是讨论者,通过讨论获得意义。教师要促使学生投入变革,在课堂上师生共享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评价标准。在团队活动中,教师能基于学生的意向和建议确定团队的日程,主导行动研究,学生能够参与变革工作的评价。在学校层面,要成立校学生委员会,成立同伴主导的行动小组。
当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时,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明确学生共同研究者的角色,使学生通过教师主导的对话来获得意义。要使学生成为共同研究者,教师要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教学反馈是教师主导的反馈。在团队活动中,学生和教师要共同研究教育问题。在学校层面上,学生要支持教师的校本行动研究。
当学生作为研究者时,学生需要与教师及同伴一起研究,学生的角色是研究的发起者。通过学生主导的对话来获得意义。在课堂上,教学反馈是学生主导的反馈,学生要分享对学习的责任,要发展元认知。在团队活动中,学生要提出新的变革措施。在学校层面上,学生要领导生活技能项目的评价。
上述不同的水平和形式适合学校改进的不同时期和内容,学校要根据改进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水平层次和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动力,支持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高其参与度,使学生处于持续的学校改进的中心。
注释:
①案例1和案例2均来自UDS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工作研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