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公路局河东区公路管理局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交通运输对推动国家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规划存在缺陷或是管理出现问题,同样会对经济产生阻碍作用。因此,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基础设施,公路的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公路经济的管理业成了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公路管理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的加快对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间的交通运输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又反作用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交通的发展状况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有效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对制定正确的相关政策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也能为更好的制定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供政策依据。
一、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经济发展和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需要有与之匹配的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和建设又可以促进经济交流和降低运输成本,平衡不同区域经济水平,因此当前各经济体进行厂址选择时,公路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往往是第一考虑要素。
(2)公路运输随着运输工具如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变得更为快捷,使得公路运输在运输体系中占据的比例不断抬升,其对经济发展的强化和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和直接。
(3)高速公路作为最现代化的公路设施,有着经济、舒适、安全和高速的优点,极大的缩短了车辆运行时间,且不易发生交通拥堵现象,对事故的预防也有良好的效果,因此高速公路逐渐成为公路运输的首选。此外,公路的快速发展可以缩短不同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破除地区间交流障碍,加快了不同地区间的商品、信息、技术和人员之间的流动速度,极大的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在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拓展企业市场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方面都有促进的作用。此外,
(4)作为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内需,属于刺激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当社会生产的工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水平时,必然会由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催生出高速公路这一现代化运输方式,因此公路的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可以从某种程度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此外可以发现,地区性的社会化程度和经济水平越高,公路交通的运输率就越大,并且公路的增长液带动和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公路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的收费公路占世界收费公路总里程的七成,且收费的比例居全球首位,高级公路每20公里就存在一个收费站,一级公路以上的公路收费里程占总里程的25%。公路运输虽然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缺陷,使得在某些方面存在抑制经济发展的可能。
收费公路的概念由国务院在1984年提出,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作为促进公路建设的优惠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贷款或经营贷款两种方式进行修路,通车后通过费用收取进行贷款偿还,当前的主要问题大多为经营性贷款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政府贷款大多存在明确的收支计划,且偿还贷款之后即关闭收费站;但是经营性贷款存在回报问题,即允许存在收益空间,而对公路建设收益的管理缺少明确的制度和监管机构,使得许多经营性贷款修路在贷款偿还之后持续进行收费,额外收益甚至远超过贷款本身。
可以认为公路收费属于公路产业变相的掠夺运输业和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公路收费使得货运成本不断提升,使得不同区域间的经济交流成本不断增加,阻碍了区域间经济的流通,同时,货运成本的提升,也阻碍了运输业的发展,货物因运输成本的提升而不断涨价。
二、国内公路管理现存问题
虽然公路的建设速度不断增长,总里程不断刷新纪录,但是国内公路管理水平及配套的养护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却依然没有太大的进步,与国际水准相差甚远,也不能够满足当前公路里程迅速增长对服务设施的需要。因此当前公路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急需进行解决,以避免软件服务拖硬件建设后腿现象的发生。当前管理缺陷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公路管理体系不健全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及管理经验积累,当前各省均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公路网规划和蓝图,公路管理和养护模式也各具特点,但是对于《公路管理条例》类型的法律法规,国家既没有明确的规定,地方的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因此导致公路的建设任务由地方承担,管理在理论上由国家负责,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主要由地方进行具体操作,因此导致中央和地方在管理上的职责权限没有明显的界限,许多的职能存在管理混蓝的现象,尤其是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模式的认定上,一直属于模糊状态。全国范围内的公路网一直不能从规划中落实到建设中。
2、管理主体定位不清
当前公路管理的主体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各地的管理存在多部门同时管理的现象,且各部门职能的定位模糊,造成了管理体制上的横向混乱,许多政府主管部门和事业性管理机构甚至是改制后的公路公司都在进行公路的管理,使得管理层混乱,不利于具体事务的解决和推行。
3、资产管理模式的替代
国家规定公路的修建及养护应采取企业化管理国有固定资产的模式,即认定公路为固定资产,其管理参照企业管理的运行模式运行。但是许多地方国资委将车购税、投资建设的收费公路统一定性为经营性国有资产,从而将公路管理从企业化管理的模式中剥离出来,转向国有资产经营性管理,导致了管理的混乱局面。
4、管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公路管理机构的重叠导致机构设置庞杂,臃肿的机构人员配备使得公路管理效率低下、成本高居不下,使得公路管理费用支出不断增加,由于财政收入不负责公路管理费用,因此使得公路收费问题不断尖锐。
三、结束语
综上可以看出,交通是发展的“命根子”,是根本出路。夯实交通基础,就是要全力推进立体交通格局尽快形成,根本改善不利的交通局面。只有交通顺畅了,人们才会更容易走出去,别人也更容易走进来。这样对当地的招商引资,对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近几年来各地也加大交通基础的建设,高速公路的开通将会给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相信地域经济会取得较大的突破。如何在建设公路之后对公路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费用支出,是摆在我国公路网建设前的一个难点。我们依然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来解决公路管理的问题,为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高雪申,孙素霞.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7).
[2]王国峰,中国收费公路规制研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徐进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公路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经济论文; 贷款论文; 交通论文; 作用论文; 《科技研究》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