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系统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刘玥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新疆 喀什)
摘 要: 生态系统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也就是说幼儿的全身心成长都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本篇文章阐述了生态系统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希望读者能从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幼儿教育;教育启示
生态系统理论适用于大多生命体,生态系统理论其中又划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时间纬度及其他信息(家庭与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微观系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增大,由此微观系统也会渐渐扩大,幼儿的微观系统主要来源于家庭和学校。中间系统是第二个环境层次,它影响着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外界同龄人的关系。宏观系统给幼儿提供目标,但是这些观念存在于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时间纬度又称历时系统,幼儿的成长需要时间及环境,每次微观系统发生改变的时候都会影响幼儿的性格成长。这种环境变化统称为生态转变。最后是其他信息,其他信息包括家庭与生态系统理论。家庭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可以把它比拟作人体,整个人体的运作离不开每个器官的协调工作,家族的发展繁衍也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一 生态系统理论——微观系统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座学校,家人日常中的行为举止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及身心健康的发展,幼儿因为年龄尚小,所以微观系统极容易产生范围变化,父母应在微观系统变化的时候给予幼儿语言上的鼓励指导,让幼儿对未来的环境改变有所准备,安抚幼儿情绪让幼儿更好地接受。例如:当幼儿到达适学年龄时,幼儿园是必不可少的选择。然而幼儿在出生到现在,微观系统一直都维持在单一的家庭环境中,对幼儿园这种陌生的环境会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语言或行动上的鼓励。比如:家长可以为孩子用言语构建美好的校园环境,为幼儿化解他对幼儿园枯燥无味的误解,幼儿对同伴也是存在向往的,所以积极为幼儿讲述在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也是重要方法之一。除此之外,幼儿在幼儿园一天学习后回到家,家长可以用物品奖励的方式来犒赏幼儿一天听话的表现,让幼儿懂得幼儿园的优点,而家长适时的奖励也能鼓励幼儿,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自尊心。
关系是双向的,反馈是双方的。成人的行为影响幼儿,幼儿行为人格和能力也影响着成人的行为。例如:母亲给孩子哺乳,孩子的哭声让母亲知道孩子的饥饿,母亲喂孩子奶会止住孩子的哭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幼儿在早年多能接触到的成人绝大部分是自己的父母及其他家人,所以家人的行为、性格和品行都是幼儿的榜样代表,所以家人在幼儿的性格形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人在为人处世中表现的沉稳大方,幼儿也会学习模仿成年人的做法。例如:在家庭中,父母在同一件事情上出现了分歧,如果是言语友好商量解决,幼儿也会模仿在其他为人处世中利用言语解决分歧。当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交互反应很好地建立并经常发生时,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孩子的模仿成年人的举动是天性导致,他在不懂外界事情的处理方式的时候,就会通过模仿长辈来应对,这种行为在自然界的任意动物上都有所体现。但是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也会受到第三方影响,这时如果第三方是积极的,儿童就会更加依赖成年人,这样的作用也会是积极向上的,关系也会维持得长久。相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冲击,遭到破坏。例如,婚姻状态作为第三方影响着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当父母互相鼓励其在育儿中的角色时,每个人都会更有效的担当家长的角色。相反,婚姻冲突是与幼儿不能坚守纪律和敌对的反应相联系的。
二 生态系统理论——中间系统
幼儿的微观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方的人际交往模式会影响另一方的人际交往模式,从而致使同样的结果产生。如果幼儿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时积极的,那么幼儿的发展也是成最大化优势发展。比如: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如果幼儿在家庭中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幼儿与其他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在家庭中与同龄人的相处关系会延伸到学校,这决定着在学校中,幼儿与其他同龄人的相处模式和相处关系。如果幼儿在家庭中是被溺爱的,那么这样的优越感会延续到学校,幼儿在学校得不到相同的待遇会让幼儿对学校这种外界环境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在学校的食物分配或玩具等资源分配上会产生独占的情况。所以家长在幼儿的家庭教育中要懂得适当收敛,家长对幼儿的关注及关爱是天性,但是这种关爱需要注重程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让幼儿产生不正当的心理缺陷,这会影响到幼儿在今后微观系统内的关系。例如:家长需要在家庭的感情分配、资源分配中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处于对等关系,这样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会引发家庭中的无故争端,对幼儿的精神建设也能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除此之外,家长对幼儿不应过度关注或者过度给予,幼儿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认知还未完全成熟,对世界还有很大的好奇心,这促使孩子希望得到周围的新奇事物,但是家长理应控制这样的需求,在适当的程度去满足幼儿的欲求,当幼儿的需求超出父母能力范围,就需要家长注意起来并及时制止,以防幼儿因为家长的溺爱,使幼儿在精神心理健康上出现扭曲。在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理应注意这一点,幼儿脱离家庭之后,教师是幼儿的第一监管者,教师的行为也时刻影响着孩子,教师在对待一个班级的幼儿的时候应一视同仁,奖惩明确,不能有失偏颇。切记不能对幼儿进行打骂,语言也应尽量温和。当发现幼儿在与同伴关系有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介入,教导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世关系,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如果幼儿的问题严重,教师应该及时观察记录下来并与幼儿的父母约谈,说明情况,请求家长协作。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共同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社会人际关系。
三 生态系统理论——外层系统
外部系统指的是与儿童并没有直接关系的或者儿童并没有直接参与的,但会对他们的成长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在家庭中,父母可能会认为只要儿童周围所接触的环境没有问题,幼儿就可以良好的生活成长,但是他们忽略的幼儿的外层系统,就算幼儿没有直接参与到的外部环境,也会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父母的工作就是幼儿外层系统的影响因素之一。常言说,成人尽量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庭,说的就是工作对家人的外层系统的影响作用,父母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而将负面情绪带回家庭,就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反之如果成人在家庭中与幼儿的关系差强人意,那么这样的负面情绪也会被带到工作中,从而在两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幼儿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
学校管理部门也是幼儿外层系统影响因素之一。学校管理部门的直属管辖着学校的教师,学校教师也是具有精神情感的,教师直接接触幼儿,所以教师的情感和情绪也会无法全部控制而流露到课堂上,这就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安排和注意。
时间纬度又叫历时系统,指的是用时间作为研究幼儿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要将幼儿的变化或发展与时间和环境相结合,以此来观察幼儿发展的动态过程。例如:当幼儿付出的劳动产生成果后获得奖励时,幼儿会心情愉悦,用微笑来表示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当幼儿认为周围环境对自己有害,或者自己受到了身体或者心里的伤害时,就会用哭泣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或者委屈。而引起幼儿微观系统变化的可以是上述的任意一种系统理论,也可以是人为干预。因为人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性。慢慢随着时间推移,幼儿的心智和对外界的认知开始成长,他们对微观环境的选择是通过他们的大脑对现有认知做出判断之后的结果。布朗芬布伦纳将这种环境的变化称为“生态转变”,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比如,升学、结婚、退休等。这些转变在对幼儿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家庭造成影响。这时作为成年人就要用自己更加成熟更加丰富的认知去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选择,要及时改正幼儿因为不健全的认知而造成的错误选择。例如:幼儿在升学或者升班的过程中会对陌生的微观系统产生畏惧、抵触的情绪,可能会强烈推拒。这时侯就需要成年人对幼儿进行语言开导,也需要教师在一边进行协助。或者幼儿在兴趣培训班的时候,对此有排斥,就需要父母和教师对其进行开导。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对于交际策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他们所使用的交际策略是通过作者观察他们在日常英语进行交流时自然做出的反应,然后进行归类划分所得出的。鉴于交际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深度细致的沟通,增强学习语言的自信和积极性,作者建议应该培养学生在语言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学习使用不同的交际策略,在营造英语学习环境的同时,逐渐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防止学生因为语言知识不足等原因而放弃交流,最后导致这么多年来出现的哑巴英语的学习轨道。
第三册AWL覆盖率为3.67%,偏向于通用英语。由图3可知,第三册各文本AWL覆盖率在范围1.2%-7.66%之间波动,每单元两篇文章AWL覆盖率相差较大,衔接较差。
四 生态系统理论——宏观系统
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观系统,指的是存在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宏观系统并不是直接在现实世界存在的,它指的是一个意识形态。宏观系统规定的幼儿的学习内容,对待幼儿的方式方法。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宏观系统也是相应有所变化的,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而这些观念,存在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中,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幼儿的知识获取。比如:美国式教育和中国式教育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美国学生在高中之前是不会接受高等数学的教育,他们更注重动手以及实践能力,在大学进修后,大学才会给安排更复杂的数学教育。他们认为专科专人,学生在没有确定研究的具体科目具体方向时,更高深的教育属于浪费社会资源,学生也提不起兴趣,在大学之后,学生的心智成熟,他们有选择自己的所学专业权利,从而可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资源。中国式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在幼儿的时候,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家长一般都鼓励自己孩子去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或者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在规定入学年龄之前就可以掌握比同龄人更多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于幼儿的教育也是在不同的文化底蕴或者家庭家风下,有着不同的宏观系统。这种意识形态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认定最正确的规定是哪种或哪几种教育主张,但是对待幼儿也有基本的标准底线。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幼儿的意见,家长不应该对幼儿有过高的要求,一切要在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五 生态系统理论——时间纬度
家庭周围的邻里社区也是幼儿外层系统影响因素之一。家庭成员在与邻里社区的相处中,如果与邻里相处关系融洽,每天的心情都会是晴朗的,从而在家庭中对待家人也会是和蔼的,如果与邻里关系不和谐,幼儿在日常出门的时候难免见到,而邻居会把在成人身上的情绪带入到周围人身上。例如:孟母三迁,相传孟子小时居住的房子旁边是一片墓地,孟子从小就会学习祭拜的事宜。孟母觉得这不是好的住处,就搬到了集市,但是集市嘈杂混乱,孟子学习了屠宰和买卖,孟母还是觉得不满意,后来孟母搬到了宫殿旁边,孟子开始学习宫廷礼仪,这样孟母才放下心居住。孟母三迁这则故事表面上看是为孟子寻求一个好邻居,其深层次含义是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六 生态系统理论——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指的是家庭与生态系统理论,可以将家庭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体,人体中不同器官的相互合作让整个人体顺利运转,所以家庭中的每个人的共同协作才能维持家庭的正常运作。婚姻家庭是众多利益集团的组合,家庭生态系统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稳定性和演替性等基本特征。家庭是由父亲、母亲与孩子共同组成的,看似简单,但实则也是个复杂的整体。幼儿与母亲在互动中就已经会产生交互影响,幼儿的心情愉悦会由表面的微笑来表达,母亲也会因为幼儿的微笑而感到开心。而幼儿的愉悦一般由父母而产生。反观,母亲对于孩子的担心会从语气或者眼神中体现出来,孩子对这样反馈也会变得在言语上或者动作上变得格外小心。母亲或父亲与孩子的单方面交流也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这就产生一个三角形关系,无论三角中的哪两方出现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到另外的两对关系中。母婴之间的双向过程突然转变成了由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组成的家庭系统。所以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与孩子及另一半的关系协调,这样更有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七 总结
在孩子生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两项微观系统,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和周围的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幼儿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还没有清晰地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他们会下意识地对成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所以父母和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举止都深深地影响着幼儿以后的性格行为的养成,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每位家长都应该值得注意的。
黄玲走后,林全有次晚上来敲我的门,说是要来拿黄玲留下来的钥匙,要进去拿东西。我装作已经睡着,没有给他开门。
参考文献
[1] 徐文.探析幼儿教师“虐童”行为的原因与对策——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6):102-107.
[2] 冯梅. 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父母与教师关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观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 方美红.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幼儿情绪学习影响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15):82-84+88.
本文引用格式: 刘玥.浅谈生态系统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 教育现代化,2019,6(72):266-26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2.094
作者简介: 刘玥,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
标签: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教育启示论文;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