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尿毒清颗粒剂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论文_杨静

(吕梁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中药尿毒清颗粒剂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慢性肾衰竭3~4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并感染的给予抗感染治疗,合并糖尿病的给予降血糖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给予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尿毒清颗粒剂治疗,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cr、BUN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b、RBC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高,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关键词】尿毒清;慢性肾衰竭;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076-02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肾脏疾病造成的肾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的衰退,最终导致患者的肾功能丧失引起代谢紊乱和一系列综合征,患者的肾脏基本功能受到损伤后,机体正常排泄所导致的水分和废物不能够正常排出,导致潴留现象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传统的肾脏替代治疗的缺点较多,如手术费用高昂,医疗资源浪费,所以很多患者对这种方法不能够接受。本次临床研究主要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00例慢性肾衰竭3~4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40:60,年龄为21到72岁,平均年龄为45.7士21.6岁,病程为4个月到3.7年,平均病程为1.5士0.9年,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2:58,年龄为23到71岁,平均年龄为45.9士21.4岁,病程为3个月到3.9年,平均病程为1.6士0.9年,经标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的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并感染的给予抗感染治疗,合并糖尿病的给予降血糖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给予降压治疗[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尿毒清颗粒剂治疗,尿毒清颗粒为康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服用时间为餐前半个小时或者睡前,温开水冲服,总剂量为1天4次,治疗疗程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红细胞(RBC)含量、血红蛋白(Hb)含量等指标参数,上述指标参数的测定需在治疗前后在患者空腹时采集静脉血,之后进行分离测定。

1.4 入选标准

符合《内科学》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3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且未进入透析阶段。

1.5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Scr降低不少于30%或BUN降低不少于30%,HB升高,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有效:Scr降低20%~30%或BUN降低20%~30%,HB升高,临床症状减轻;无效:Scr或BUN无明显改善或升高,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加重。总有效包含显效和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所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以P<O.O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各种慢性疾病最终都有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可能,所以临床工作中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采取高度重视,传统的肾替代治疗所需的治疗费用特别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4]。

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竭的致病机理主要为壅遏三焦、阳不化水、浊毒潴留、脾肾虚衰,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以活血化瘀、利湿健脾、通腑降浊、祛邪扶正为主。

尿毒清颗粒的中药成分为车前草、丹参、白芍、制何首乌、茯苓、白术、苦参、桑白皮、黄芪、大黄等,丹参和川芎主活血化瘀,车前草和茯苓主利尿除湿,白术主健脾除湿,大黄主通腑泄浊,诸药共同作用可达到治疗目的[5]。药理研究发现尿毒清颗粒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表达,减轻足细胞损伤,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改善微炎症状态,抑制氧化应激,减轻胰岛素抵抗等来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并减少慢性肾衰竭相关并发症。本次临床研究主要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

结合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2%,两者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Scr、BUN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b、RBC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高,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所以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尿毒清颗粒联合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卢发菊,陈永建,杨磊.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联合复方α一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6):2932-2934.

[2]谢爱辉.尿毒清颗粒剂与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06):30-31.

[3]陈涛.尿毒清颗粒剂治疗慢性肾衰竭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2:39.

[4]刘红,孙伟,顾刘宝等.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04):303-310.

[5]逄健,张丽丽,刘晶晶.尿毒清联合血栓通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784-2786.

论文作者:杨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中药尿毒清颗粒剂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论文_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