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产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研究
张 涛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商学院
摘要: 在当前我国高速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城市“文化缺位”、“千城一面”等现象。“非遗”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资源,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索了“非遗”产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城市特色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并提出了“非遗”产业化开发可能的误区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非遗”产业化;城市文化;文化互动
引言
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和城市建设在带来经济和社会福利效应的同时,也导致城市建设趋同,千城一面现象严重,城市个性衰退和特色丧失等问题逐步凸显。城市特色文化缺位、城市记忆断层问题倒逼我们去发掘城市的文化资源。“非遗”是城市文化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吴伟彬、曾胜聪认为城市的“非遗”是城市历史记忆和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在现代城市文明中具有特殊的价值[1]。史永修认为面对城市建设趋同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城市“非遗”,彰显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塑造独特城市风格[2]。单霁翔指出“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建设的包袱而是城市建设的财富和动力”。“非遗”作为城市文脉的独特意义和在当代的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被学界认同。
对城市而言“非遗”是该城市所处地域的人们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文化和习俗等,只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经验、文化和习俗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文化空间,转换为承载城市技艺的遗产形势。城市文化建设中对于“非遗”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就是以影像资料、博物馆展出等标本形势来展示城市文化;另外一种使遗产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保持遗产的活态性和生产性。在“非遗”的活态保护方式中,产业化开发是生产性特征最为显著的,进行产业化开发,可以使“非遗”更好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实现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平衡,从而达到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
一、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意义
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侵蚀和文化同化挑战。陈柳钦指出文化决定了城市是否能够为人们提供“诗意生活”;文化是城市的基因、灵魂、形象和实力;城市文化驱动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文化之于城市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文化决定城市品牌形象。城市文化是城市内在的气质,丰谷和灵魂,好的城市文化检核能够塑造好的城市形象,使城市的外在和内在相统一、精神与物质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有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城市的品牌形象,这种形象才能被人们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所有著名的城市都是浸润着城市本身绵长的历史,展示着城市的辉煌,体现着城市的精神,折射出城市的文化情趣和品位。例如我们对于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形象的认可,对苏州婉约、清秀形象的认可,对西安六朝古都形象的认可,对于维也纳艺术殿堂形象的认可等等。
城市文化支撑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活动处处体现了城市文化,最为明显的就是文化产业,兼具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意义。陈柳钦认为城市文化不仅通过自身的文化效应影响了城市经济行为,城市文化还可以通过融入经济活动之中,达到提升经济的价值和品位,形成行业特色,增强吸引力,推动消费,增加经济的总值的目的。张鸿雁教授依据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提出了城市文化资本,并著书《城市文化资本》,提出了“城市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本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交换价值转转化为经济资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文化与经济要一齐抓,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的社会功能实现过程中政府、个人和企业是三个最主要的主题,对于城市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在文化产业推动型的城市文化建设中政府只是处于监管的地位,“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个人和企业产生影响。“非遗”文化产业对个人的影响通过产品生产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来实现。也就是市民消费“非遗”产品,而对其代表的文化产生的认同。企业员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而产生对于“非遗”所代表的城市记忆的认同。当主要的被引导者,企业与个人都受到影响时,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就达到了。
城市文化建设通常包括两种行为,一种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文化建设,另一种是自发性的城市文化建设。这两种城市文化建设分别对应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以经济利益为驱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非遗”文化产业是众多文化产业中的一种,也是最能反映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世界陶都”景德镇、“风筝之都”潍坊,这些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非遗”文化产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遗”文化产业作用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非遗”在城市化建设中具备多方面的资源效应,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方面具有综合价值。王景慧、肖建莉等学者提出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将城市遗产管理作为一项常态性内容,通过规划统筹设计的方式,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对城市而言“非遗”是该城市所处地域的人们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文化和习俗等,只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经验、文化和习俗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文化空间,转换为承载城市记忆的遗产形势。城市文化建设中对于“非遗”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就是以影像资料、博物馆展出等标本形势来展示城市文化;另外一种使遗产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保持遗产的活态性。不难判断,活态性的遗产保护更加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在非遗的活态保护方式中,产业化开发是生产性特征最为显著的,对“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可以使“非遗”更好服务人们生产生活,实现城市文化建设中文化利益与经济利益平衡,从而达到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
二、“非遗”产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互动
“非遗”具有地域性、历史性、脆弱性等特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志远认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是城市文化的根和脉,当前新的城市文化将会成为未来的“非遗”。当代城市文化建设是以“非遗”为基因的,必将体现城市的“非遗”。例如京剧之于北京、弹评之于苏州、风筝之于潍坊等。
1.城市文化建设对“非遗”产业化的需求分析
笔者之所以先要求学生自己判断赠绢者为谁,是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丢脸”,迫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自己的错误和各种问题暴露出来。毕竟,有时候“没有错误、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错误和问题,因为这时候没有发现错误和问题并不等于它们不存在,而说明我们没能将它们从被掩盖的地方及时发现。日后一旦机缘巧合让这些错误和问题忽然爆发出来,其后果往往比平时就已经暴露还要严重。
[22]张艳涛、林倩倩:《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阶段性特征》,《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
温泽集团(德国)是世界领先的计量解决方案制造商,产品领域涵盖三坐标测量机、齿轮测量中心、工业CT、设计、模具制造以及逆向工程等方向,客户主要分布在汽车、航空、机械工程、机电制造及其配套领域。温泽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上海青浦成立,主要负责中国以及亚洲地区市场标准三坐标测量机的组装生产以及温泽全系列产品的销售与服务。
2.“非遗”产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互动分析
我很少在拍摄时用超过ISO 1000的设置,所以如果我在室内进行拍摄,就会让拍摄对象坐在窗户旁边,这样就能拍出一张对比鲜明的照片了。
城市文化是城市核心竞争力源泉。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是长期行为的积淀,包含了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生产力,一个是文化力。生产力的积淀形成了城市的物质竞争力,文化力的积淀形成了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优秀的城市文化是城市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关键性力量。因此,一个城市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是看它的文化力,即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和潜力。商业时代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最终的竞争是文化竞争,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
三、对策建议
“非遗”不仅仅具有资源属性,还具有脆弱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一个城市的“非遗”就是城市所在地域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在“非遗”产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天然联系,但也要意识到“非遗”产业化开发与城市文化建设之间存在平衡性的问题。“非遗”的适度产业化开发,能够促进城市居民和企业进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但是过度的开发将会对城市文化和城市记忆产生破坏的效果。因此,从城市文化建设角度对“非遗”产业化开发需要从以下角度展开。
理清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文化工业的概念基本沿袭了工业革命时期,各种大规模机械生产的其他行业内涵概念。但是,差异性是文化产业与生俱来的特性,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产品差异性的需求。杰姆逊认为“‘文化工业’不是一个文化理论而是一个工业理论”[3]。因此,在“非遗”产业化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文化产业中的重点是文化,“非遗”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开发手段应该是文化的手段而不是工业的手段。
注意保护与开发平衡性。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呈现出“向前”与“向后”两种趋势,城市建设向前的趋势表现为CBD、工业园区、现代化社区的构建,向后的趋势则表现为对于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化建设向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文化记忆的脆弱性,城市记忆再修复的复杂性。因此,寻找城市遗产与当代发展的平衡点,是当前城市文化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郭凌、王志章以成都为例,对城市的文化失忆进行了分析,古老的建筑、古老的习俗在当代经济和功利价值观导向下,逐步瓦解、消融,导致成都这座千年古城出现“失忆”,“芙蓉城”、“锦官城”名不符实[4]。功利性价值观导向的遗产开发,并不能为城市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反而会加速城市记忆的消亡,因此,需要找到“非遗”保护和开发的平衡点。
图1 “非遗”产业化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图
重视遗产与现代生活的结合。遗产的开发本意即是能够使遗产能够与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从而获取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但是当前的“非遗”产业化存在产品变异度大,产品与遗产资源之间的联系被割断,或者是产品过于固步自封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现象。若要使“非遗”产业化开发能对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起到正面作用就必须强化“非遗”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要想更好的保护“非遗”就必须使“非遗”融入到生活中来。
参考文献:
[1]吴伟彬,曾盛聪.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文明中的特殊价值——以福州市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4-58.
[2]史修永,齐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特色的重塑——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5-119.
[3][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阿多诺,或辩证法的韧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7.
[4]郭凌,王志章.城市文化的失忆与重构[J].城市问题,2014(6):53-57.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8-0003-02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利益相关者诉求与影响研究(2019KY166)》;2019年度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立项项目(ZY2019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理论与对策研究”(13XGL023)》(已结题)。
作者简介: 张 涛(1990-),男,湖南宁乡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研究。
标签:“非遗”产业化论文; 城市文化论文; 文化互动论文;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