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报告论文,工业论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区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一方面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陆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均衡。但另一方面,也使国家对沿海老工业基地的投入相对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沿海老工业基地生产能力、技术存量的发挥和工业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内陆地区工业化起点较低,投资时未考虑产业的关联度,导致区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在这一期间,农业部门通过税收、“剪刀差”和储蓄方式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量达4200多亿元,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区位发展模式,形成了城乡经济断层。地域上的隔绝,使城市和农村两大经济系统产生强烈的利益冲突,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工业中心的扩散效应未能很好发挥。
2.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在梯度理论的指导下,“六·五”、“七·五”计划中,区域发展总体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国家从政策上和投资上都大幅度向沿海地区倾斜,沿海地区过去被禁锢的增长潜能迅速得到释放。国家投资的增加,自我资金积累能力的增强和区外资金的流入,使沿海地区工业发展速度大大地快于内陆地区,地带间工业增长率差异趋于扩大。(1)“六·五”期间,国家对沿海地区的投资份额继续增加,基本建设投入比“五·五”期间上升了5.5个百分点,1986年至1989年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比重上升到52.5%。而在此期间,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从1981年到1990年,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从1981年的占全国总量的47.3%下降到1990年的40.1%;更新改造投资从1981年的48.9%下降到1990年的45.0%。1981年至1990年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2%,内陆地区为10.0%。85年至93年东部地区工业占全国的比重上升了6.2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了4.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下降了1个百分点。(2)对外开放,政策放宽,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对外招商,引进项目,吸纳外资。从1979年到1992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达600多亿美元,其中80%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全国三资企业8.4万家,其中90%布局在沿海地带。国家对沿海地区的投资增加,也诱导了内地的资金向沿海地区集聚,在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内联项目也占有相当比重。(3)整个80年代,也是我国农村工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乡镇工业和农村工业的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9%和28%。到90年底,全国农村非农业产值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4%,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产值,已占全国非农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40%、31%,乡镇工业就业人数和产值,已占全国工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57%和30%。其中,东部地区农村工业的总产值和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的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经济一波三折,我国的工业布局战略是以城乡隔绝的重工业超前发展和快速向西推进为特点。这种宏观上以区域平衡为目的,投资倾斜为手段,部门之间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过程,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下完成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工业化的势态和机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指导下,以政策倾斜为手段,提高资源的分配使用效率为中心。工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发展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动因的市场化、发展方式的外向化时期。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工业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有以下两大特点:(1)区域工业结构特征是在高加工度化和加工业重工业化的状态下,西重东轻。西部地区工业结构较为传统,重工业比例偏高;而东部地区工业则以多样化和无序化为特点。
80年代以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省、区利用国家财政制度改革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地方财力大力发展自己的加工工业,以至出现了以重复引进与生产能力过剩为特征的“地区经济结构趋同”的现象,1991年,工业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9以上的省区有20个。中西部地区轻工业产值比例虽有明显上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1),其原因是重化工工业始终保持上升趋势,资源型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东部地区80年代初,在充分利用其工业原有的多元化和轻型化优势状况下,加上以轻加工为主的农村工业迅速发展,轻工业的比重超过了重工业的比重,产业结构正在向轻型化方向发展,而且现代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90年代初,东部地区重化工业增长势头再现,出现了传统工业与现代化工业并存,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同在的现象。(2)城市和农村双工业中心区位的势态逐步明朗,城乡工业关系已从摩擦走向协调,进一步走向融和。
表1 三大地带轻重工业产值比(轻工业为1)
1952
1965 1978 1992
全国1:0.551:0.941:1.321:1.12
东部1:0.531:0.871:1.231:0.93
中部1:0.621:1.211:1.471:1.49
西部1:0.421:1.481:2.101:1.40
资料来源:《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
宏观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均质性,决定了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改革开放以前表现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工业部门从传统的农业部门中成长并逐渐地独立出来,初步形成了与农业部门及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另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构成了农村农业、农村工业、城市工业的三元结构特征。从城乡隔绝的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到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共同发展的工业化模式,城市工业在区域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农村工业,这支相对独立的经济力量,在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中也已逐步占有相当的份量,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其在工业产值上与城市工业平分秋色。这种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共同发展的势态,与我国的国情是分不开的,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也颇具特色。
二、新形势与新问题
1.新一轮经济发展是以沿海高速增长和外向型为基本特点。这种发展势态对区域工业协调发展利弊参半。92年和9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连续两年保持在两位数,为世界所瞩目。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沿海地区聚集效应加强。同时,内陆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基本上处于贸易导向型,并由于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工业产品质量的差异,而转向沿海地区寻求合作。因此,必将使资源进一步向高效益的沿海地区集聚。
资源的集聚,促使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加快,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型转变。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特别是资金短缺的状况下,东部地区经济技术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移的速度跟不上结构转换的进程,这势必加剧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影响地区间工业的协调发展。
然而,这种发展势态对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有利。城市工业加快结构转换过程,不仅包括在垂直分工中将传统工业转移出来,也包括水平分工转移出零部件加工,有利于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
2.国内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与价格放开,将使中西部的工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进展是价格体制的改革中生产资料价格放开。实际上,价格改革在80年代就已经进行,但总是放放收收,走走停停,始终难下大的决心。特别在生产资料价格、能源及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多年未能走出“双轨制”的范围,供给的主体部分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控制下。多方面改革措施的不同步造成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从改革中受益程度差异极大。其结果是西部地区以资源为主体的产业,在“价格双轨制”的约束下,一方面利益大量流失,产业严重亏损;另一方面,又难以吸引资金投入。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工业的长远发展和资源的优化组合。
生产资料市场的迅速发育和价格体系,特别是资源、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的迅速开放,为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活力。随着对价格扭曲的校正,以及东部地区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上升,必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拉动资源的价格上扬。以资源产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正在开始以其自然秉赋条件及其垄断性和稀缺性迅速进行工业化积累的过程。
3.旧的区域分工格局已被突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国内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成为区域工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东西方向欧亚大陆桥的开通,长江黄金水道的进一步开发,珠江流域的经济协作,以及南北方向即将完成的京九铁路,将沿边和沿海联系起来,南方和北方联系起来。90年代日渐发展的协作体系大致可分为沿交通线展开的条状走向和以城市集团为核心的块状走向,形成几条经济发展轴线和若干经济核心区。条状走向主要是沿陇海铁路两侧的相关地带;长江流域的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相连接的西南、中南、华东各省区以及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块状走向主要有环渤海的京、津、唐地区;宁沪杭“金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日益密切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作,促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使地区分割走向地区开放,为东西部工业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工业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和现在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也是90年代我国工业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的基本矛盾。
所谓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工业以及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协调发展,是指各地区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分工与协作统一,在发展机会平等的前提下,保持国家工业经济的有效增长。而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工业以及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发展协调的关节点,在于以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生产地域体系和市场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为基本条件,加快工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城市向农村的梯度推进速度。
处理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工业以及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应该运用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本着最大限度地获取宏观效益的宗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原则,在国家宏观指导与市场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利用适度倾斜与区域补偿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
1.在两个层次上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解决好东西部工业发展的关系,加快区域间的梯度推进。客观地讲,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区域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地有加大的趋势,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工业结构的不同和发展速度的快慢。因此,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是协调好东西部工业发展的关键。
所谓在两个层次上对区域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就是:(1)解决好东部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对传统工业的替代,促使新兴工业尽快成为区域性支柱产业。(2)解决好中西部地区产业链条的延伸,在进一步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
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工业出现了重工业结构向制造业倾斜;轻工业结构向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工业倾斜;工业地区结构继续向沿海地区倾斜的现象。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明显地向高加工度化方向倾斜,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工业成长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上升。传统产业由于企业组织结构老化,设备老化,技术改造滞后,产品老化等原因,出现了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成本过高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状况,使传统产业的产品从品种到质量在国际上都缺乏竞争能力,因而新兴工业对传统工业的替代已势在必行。
加快东部地区新兴工业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使高新精尖工业在沿海地区立住脚跟并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开发区的数量由少增多,类型也日益多样化,已成为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核心。沿海老工业区应通过开发新的工业园区,引入高精尖新的产业,在高起点上,创造新兴工业的区域生长点,带动和加快老工业区的结构转换,使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第二,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第三,制订相应的政策,引导工业逐步向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下一世纪主导产业的方向发展,在新的一轮工业化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
中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应立足于对基础工业的技术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基础工业依然薄弱,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材料短缺现象仍频频出现,这说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的低增长与加工工业的发展过快矛盾尖锐,基础工业的发展未能达到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程度。因此,作为中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的基础产业,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发展的着力点在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率。由于能源、原材料工业具有很强的产地指向性,国家对这些产业的扶持政策必须和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加强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的技术投入,引导以资源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向深度加工和高附加值发展,使资源优势转换成产品优势,延伸产业链条,使重加工工业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先导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增长极,促进产业结构整体水平升级。
2.走城市和农村双重工业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因势利导地推进城市工业高级化和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实现城市和农村双重工业化协调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在传统产业层面上的过度竞争问题,促进城市工业的高级化,加快传统产业向农村的转移,以求共同发展。
农村工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使我国的经济从二元结构成为三元结构,工业化过程也由单纯的城市工业扩张变为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双重发展。城市工业升级初期,一方面是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重化工业增长势头再现,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是产业关联度差,结构刚性强的夕阳产业未能等到新一代产品和技术的替代就加速老化,致使升级缓慢,未能很快地让出市场。伴随着城市工业的升级,是农村工业的立即跟进,同时,农村工业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不完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道路,且成长迅速,因此产生了城乡工业发展对资金、人才、原料等生产要素和市场进行争夺的现象。解决好这些矛盾,才能实现双重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目标。
运用梯度推移式发展模式,是解决这些矛盾较为有效的对策。即利用政策,引导城市传统工业加速向农村转移,让出市场,提高农村工业劳动力的资金替代作用,降低资金密集度,形成同类产业的比较优势。
城市工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轻型化发展过程后,由于传统的生产力布局对城市工业发展的制约,以及城市功能的转变和劳动力成本、地租的上升,在传统产业领域里增长余地有限。寻找高附加值的产业,开辟新的增长领域,成为城市工业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的内在动因。城市工业在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在垂直分工中让出一部分传统产业领域和在水平分工中转出一部分零部件加工产业,并在地域分布上向地租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农村转移,在空间区位上和生产要素上为城市工业向高级化方向提供条件。在城市工业体系中,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走向资金密集型,从初级工业化走向成熟。农村工业化的主要目标是转移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吸纳较强的产业发展。农村工业在接受传统产业的进入时,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限制产品结构在低层次上的重复,高起点上发展传统产业。
其次,积极促进“城市外圈”和“发展走廊”的形成,在区域上引导农村工业集中布局,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在城市的外围形成了“城市外圈”以及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交通线两侧成长起来“发展走廊”。这种区域带有城市和农村双重性,它位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区域,但却具有很强的城市区域活动特点;区域经济行为表现为农村行为与城市行为共同存在。这里人口密度较大,经济结构混杂,对各种经济活动接纳、转化较快,是农村工业最为活跃的地带,是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的第一站。鼓励农村工业进一步集中,改变过去“队队冒烟,村村开花”的分散布局状态,使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进行。
解决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今后一段时期,区域工业结构调整要与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集中化生产,淘汰非经济规模,维持合理竞争秩序,排除“过度竞争”和反垄断,造就地区工业发展战略中注重长远利益机制,消除地方割据地方保护主义,克服区域之间经济文化差异、人力资本差异、综合技术差异、结构差异、体制差异造成的限制因素。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区域发展战略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