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内镜在上消化道小探头超声内镜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吴瑕,李红灵

无痛内镜在上消化道小探头超声内镜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吴瑕,李红灵

吴瑕 李红灵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在上消化道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近年439例全麻下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病变部位、超声影像及超声诊断,比较超声图像质量,评估其全麻下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Sonogramphy,MPS )的可行性、安全性。结果:全麻下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外上消化道病变的检查过程中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关键词】 全麻;小探头超声内镜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07-02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我院2011年4月15日-2014年12月30日期间在本院及外院发现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经上消化道无痛内镜超声检查的病例439例,男153例,女286例,年龄10~78岁,排除超声检查不成功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病例,但不排除腔外病变压迫病例。

1.2 设备和方法

OlympusCV-260SL主机,OlympusGIF-260J内镜,EU-M2000超声主机,MAJ-935 微探头驱动器,UM-BS20-26R /UM-DP12-25R超声探头,AGS-UW600水泵。术前予病人常规服6%二甲硅油30ml~50ml,减轻泡沫粘液对直视下内镜检查的干扰,丙泊酚(丙泊酚2.5 mg/ kg 的剂量, 持续静脉匀速推注)麻醉[1],根据既往胃镜检查结果,找到可疑病变部位后,用脱气水浸泡法观察并记录该病变部位、回声、内部、起源层次等影像特征,给出经验性诊断;之后由2名我院经验丰富的内镜操作医生独立回顾该系列影像资料,按以下标准对记录图像质量进行评分:(1)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并采集图像资料3张以上;(2)非病变处图像层次清晰;(3)病变起源显示清晰。每满足以上条件1个记1分,考虑到病变边界跟病变本身性质有关,不纳入图像质量评分标准。

2.结果

439例病人均在丙泊酚全麻下通过无气水浸泡法完成超声探头检查,术中无呛咳、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但是检查部位在食管、贲门处的病变,超声图像质量较检查部位在胃、十二指肠的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39例病人,病变位于食管(除外贲门)的占107例,其中诊断为平滑肌瘤66例,囊肿23例,静脉瘤或血管瘤2例,腔外压迫或未见异常3例,乳头状瘤1例,脂肪瘤2例,不明确粘膜层隆起2例,不明确粘膜下层隆起8例,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2.54分;病变位于贲门12例,诊断息肉5例,炎性增生1例,平滑肌瘤3例,间质瘤1例,囊肿3例,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2.47分;检查部位位于胃底的71例,其中诊断为间质瘤的54例,腔外压迫的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息肉2例,血管瘤1例,另外粘膜皱襞或未见异常3例,不明确粘膜层隆起2例,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3分;检查部位位于胃体的23例,其中间质瘤14例,平滑肌瘤1例,息肉3例,脂肪瘤1例,腔外压迫1例,不明确粘膜下层隆起3例,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3分;检查部位位于胃角1例,诊断为间质瘤,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3分;检查部位位于胃窦128例,其中诊断为异位胰腺51例,息肉25例,间质瘤16例,平滑肌瘤1例,隆起糜烂灶9例,粘膜粗大皱襞或胃粘膜脱垂5例,ESD术后瘢痕1例,愈合期溃疡1例,黄色瘤1例,纤维瘤或脂肪瘤1例,另外腔外压迫5例,未见异常1例,不明确粘膜层隆起8例,不明确粘膜下隆起3例,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3分;此外检查部位位于胃内,但具体不明确3例,诊断为胃息肉2例,未见异常1例;另残胃正常粘膜皱襞1例,吻合口正常粘膜皱襞1例,幽门不明确粘膜下层隆起1例;检查部位位于球部45例,诊断为布氏腺囊肿或布氏腺增生10例,间质瘤3例,平滑肌瘤5例,囊肿13例,腔外压迫3例,息肉5例,异位胰腺3例,不明确粘膜层隆起3例,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3分;检查部位位于降段的28例,布氏腺囊肿或不是腺增生8例,脂肪瘤5例,副乳头或异位胰腺4例,明确异位胰腺2例,囊肿7例,平滑肌瘤1例,不明确粘膜肌层隆起1例,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3分。

3.讨论

小超声探头超声内镜是通过普通内镜的钳道插入超声小探头,到达消化道管腔,以无气水为介质,可对消化道管壁分层,病变进行定位,同时判断病变起源层次及内部回声情况的一种检查,具有操作灵活方便,管壁层次结构显示清晰等优点[2],但由于探头频率为 5MHz~30MHz,穿透力有限,不适用于大于3cm的病变或观察腔外临近脏器及淋巴结的情况。国内多家医院,考虑到检查时为了使无气水浸没病变及小超声探头,需要往食管、胃、十二指肠腔注入较多无气水,这样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窒息,因此上消化道小探头超声内镜多在清醒非麻醉状态下进行。但超声内镜操作时间长,探头对咽部刺激较大,病人难以耐受,且探头与病变距离随呼吸运动变化大,获取良好超声图像困难。我院的439例超声内镜检查均在全麻下进行,检查过程中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在93%以上,脉搏稳定,无误吸、痰鸣、呼吸困难等麻醉意外,所有病人均安全完成检查。丙泊酚具有麻醉平稳, 起效迅速、易苏醒,、体内不易蓄积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全麻下无痛内镜检查中,其抑制平滑肌收缩,胃腔呈舒张状态,蠕动较少,特别适于胃底、胃体存水[3]。此外由于贲门His角及食管下段环形括约肌的作用,无食管裂孔疝的病人,贲门抗反流作用较强,一般无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但这对麻醉深度有一定要求,食管入口过镜刺激小,一旦患者受刺激,呛咳,则会导致水反流、误吸。球部病变也适合麻醉下小探头超声检查。但食管、贲门的病变,建议行非麻醉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邓卫萍等[4]将避孕套套在胃镜前端,橡胶圈固定制成水囊,发现病灶后,将超声探头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并开始扫查。非麻醉状态下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可选用带前向注水的治疗胃镜[5],通过前向注水通道连接水泵,使食管快速充盈,病变浸没水中;非治疗胃镜无前向注水通道,插入超声探头后,无法追加注水,而治疗镜由于超声探头通道(钳道)和注水通道不是一个通道,可以实现调节探头位置和注水同时进行,提高了操作的协调性。非麻醉状态下,对于食管浅表、直径小于1cm的局灶性病变,行超声扫描,因水囊过大,压迫食管壁,浅表病变及管壁结构显示不清。治疗镜注水泵注水法和镜身外绑橡胶管法也特别适合于病变部位在降段的检查,降段为直筒状,存水方面与食管有类似的问题。病变在胃窦、幽门的检查也可以选用麻醉的方式。综上所述,全麻下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外上消化道病变的检查过程中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齐绍成等.丙泊酚在无痛内镜检查中的应用(附30例报告)[J].海军医学杂志,2008,12(29)4:357.

[2]Xing W,et.Clinical value of miniprobe sonograpy for detection of esophageal submucosal lesions[J].J Ultrasound Med,2014,33(9):163-7.

[3]谢招飞等.应用异丙酚诱导实施无痛内镜的临床应用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3):20-21.

[4]邓卫萍,陈小华等. 护自制水囊在无痛食管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5):83-84.

[5]孙青. 附送水胃镜在内镜超声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2(14),2:209-210.

论文作者:吴瑕,李红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无痛内镜在上消化道小探头超声内镜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吴瑕,李红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