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自主招生论文,北大清华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54(2007)01—0015—13
自主招生考试是近年我国高校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导向之一。自2001年江苏省在国内率先确定了东南大学等三所高校自主录取改革试点以来,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范围与方式不断发展。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获教育部批准,实施5%招生计划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四年来,两校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实践,积极探索选拔优秀人才的新机制。透过北大、清华的改革试点,我们能够认识其自主招生的特点,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激发思考,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改革缘起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北大、清华与全国高校一样,一直采用统一高考、分省录取的招生模式选拔新生。客观而言,这一招生模式适应了我国基本国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多年来,高考为北大、清华选拔、招揽了一大批优秀生源,对于提升两校办学水平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考所存在的某些弊端,如高考选才标准过于单一,大学缺少充分的招生自主权;招生选拔注重书面考试,缺乏对考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特长的全面考核;过于看重高考成绩,忽视对考生平时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考察,这些弊端制约了北大、清华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1998年,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为契机,我国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教育部继“211工程”建设之后,决定启动“985”项目,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战略,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需要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也要求高校在保障招生考试公平的前提下,扩大招生选择面,增强招生的自主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首先在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应运而起。2003年,全国22所重点大学获准实行5%招生名额自主选拔录取。2004年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增至28所,2005年为42所,2006年达到53所。与此同时,自主招生改革中还出现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北京、上海9所高职高专的不同考试选拔模式。
与各试点高校一样,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初衷在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打破高考“唯分数录取”的局限性,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更多的入学选择机会。2003年3月,北京大学首次公布自主招生简章,明确界定这项改革的宗旨和原则是“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积极推进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逐步改变以高考分数为唯一选才标准的高考招生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规定了自主招生的对象范围、推荐程序、选拔、确认和录取办法[1]。2004年的自主招生简章重申,选拔对象为“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清华大学2003年的自主招生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有关精神”,实行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其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行“以文化课考试为主,多元化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拔部分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特长或综合素质较好的优秀人才;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2]。此后该校各年自主招生工作,都是依据上述宗旨和原则展开的。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的兴起,除了现实因素推动外,还受到其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近代大学创建和发展初期,实行各校单独招生考试,民国前期的北大、清华自主招考就是其中的翘楚。历史上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吴晗等文科特长生,至今为人们所乐道。在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下,新一轮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以史为鉴,不同程度上汲取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自主招生的经验,注重选拔各类特长生。近年来,清华大学致力复办传统优势学科,2006年清华文科生来源达到16个省市。与此相应,该校自然重视招收高质量、富有特长的文科学生和体育、艺术类人才。由此可见,现实需要与历史影响是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热兴起的两大动因。
二、特点与成就
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试点虽然起步不久、招生比例尚小,且不断调整招生办法,但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补充形态,两校自主招生改革在扩大招生自主权、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更多入学选择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与其他同类型自主招生试点院校一样,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所实行的是在高考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拔、综合评价、降分录取的招生模式。综观其自主招生改革进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以高考评价为主,自主选拔为辅,二者互为补充。
从招生人数来看,高考录取占主体。自主招生人数限定在其年度招生计划的5%以内,名额用学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自2003年自主招生政策实施后,北大、清华一直致力于探索综合性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新机制。就录取权重而言,既重视各校自主选拔的评价结果,又兼顾高考成绩,具有双重组合的特点。报考两校自主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凡通过自主招生选拔者,可享受高考降分录取的优待,降分幅度一般为10~20分,特别优秀者降分更多。如北京大学2004年自主招生办法规定,对综合素质特别优秀和极具才能者,经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适当放宽录取标准。清华大学2005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规定,特别优秀者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可享受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
其次,试点高校根据办学条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确定自主招生对象,自主招生范围逐年扩大。
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对象,2003年仅限于文艺、体育、美术特长生及文科优秀生;次年始扩大到在科技发明方面有突出特长和培养潜能者、理科优秀生和综合素质突出者;2007年其自主招生对象进一步扩大,包括外语考生、综合素质突出的国防生和定向生以及七类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对象,2003年是该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确定招生范围,限定在11省市49所重点中学应届高中优秀毕业生;次年自主选拔范围有所扩大,但仍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著名重点中学。2007年,北大自主招生开始面向所有中学,只要是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
第三,自主选拔的标准多元,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和专长的考察与鉴别。
报考两校自主招生的考生须提交所在中学推荐表、推荐函、平时文化课成绩及各项表现、成就证明材料,经过自主招生学校的初审、复试,最终确定自主招生对象。以北京大学2006年自主招生为例,初选系根据学生报名材料,由该校自主招生、保送生专家组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笔试资格;再根据第一轮笔试成绩,参考综合考察成绩决定第二轮面试资格,然后根据面试成绩,参考笔试成绩排名确定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候选人。在实际操作中,北大、清华在笔试和面试成绩权重、考试时间与地点方面,每年做法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举办冬令营的形式对报考者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拔。
第四,自主招生程序公正,选拔过程公开透明,注重公平竞争。
北大、清华每年制定自主招生章程或实施方案,均提前向社会公布。实行考生自愿报考与中学推荐相结合,被推荐人选的推荐材料公示。中学推荐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如有推荐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被推荐学生的认定资格和该生所在中学三年的推荐资格。为保证自主招生选拔工作公平公正,两校成立由职能部门、纪检部门和专职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考生进行面试考核。自主招生认定结果,经招生办报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入选考生名单须向考生所在中学公布,并报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备案。由于5%自主招生指标来自两校的预留计划,从而能够保护各地报考院校的优秀考生免受影响,又不损害本省市其他考生的利益。
第五,自主招生报名人数众多,招生选拔竞争激烈。
北大、清华作为教育部首批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每年都吸引众多的优秀生源前来应考。2004年,报考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者达5452人,初审后有339人进入复试。笔试面试后,有179人获自主招生资格[3]。同年,报考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者和保送生有三千二百多人,初审后有590人参加该校“保送生暨自主招生冬令营”的笔试和面试,最终约有150人获自主招生资格,保送生约二百名[4]。2005年,北大自主招生报名方式调整为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报名为辅。受此影响,报名人数减少。中学推荐370人,个人自荐2824人。初审后,共有524人进入复试。其中,中学推荐347人,自荐177人。原计划自荐选入复试名额为50人,由于优秀的学生太多,将计划从50人增加到177人,增加了127个名额。经过初选、复试,共有203人获自主招生资格[5]。同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报名者约三千五百人,参加复试者630人,最终获自主招生资格者242人[6]。从这几组统计数字中,不难窥见自主招生选拔竞争之激烈程度。
近四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连续举办四届冬令营,以这种形式开展保送生和自主招生选拔工作,通过笔试和面试相结合,选拔出一批综合素质突出或有突出特长的优秀学生。其录取人数尽管不多,但产生了比较广泛的积极影响。
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改革,创立了人才考察、测量和选拔的新机制,并为其他院校的自主招生所借鉴。两校的自主招生考核全面,考试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促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正如北京大学2007年自主招生、保送生招生简章所言,在以往的保送生、自主招生中,涌现出了很多有知识、有理想、品质好的优秀中学生,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批判,有创新能力,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两校自主招生的命题考试,也积累了有益的考试经验。如北京大学2004年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根据“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而给出上联“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要求考生对下联。考题颇有创意,既考查学生的传统文化基本功,也密切联系现实,开发其思维能力,一举多得。
三、困难与问题
大学自主招生受到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社会风气与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作为高校招生选拔制度的改革试点,北大、清华自主招生实践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忽视弱势阶层考生、特长生优势不显著等不足之处。这些问题也困扰着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具有共性特征。目前,两校自主招生改革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招生选拔效率问题。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是面向国内公开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举措,招生人数仅占各校招生计划的5%,但投入的成本相当高。两校每年自主招生,从审核数千份报名材料,到组织冬令营笔试、面试,学校必须增加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证招生选拔有效运作。在自主招生过程中,经过层层选拔和严格测评,淘汰率很高,能够达到各校所要求的能力、特长特别突出,且最终被录取者并不多,计划往往招不满。如2003年北大自主招生,共确定自主招生候选人50人;高考后,其中第一志愿填报北大的45人全部被录取,自主招生人数不到当年全校计划招生总人数的2%。在这批自主招生中,只有14人需要降分录取,近70%的学生达到北大录取标准,无需降分录取[7]。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同样也存在成本与效率的问题。由于自主招生条件高,需要达到自主选拔和高考的两项标准,因而一些真正具有个性的“怪才”、“奇才”难以入选。
其二,招生公平问题。
教育部授权的试点院校,获得5%招生计划的自主招生权,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育资源确定选拔标准,体现了个性化特征,但不少高校偏重重点中学优秀生。自主招生的名额投放及录取结果,存在选择面和代表性不够广、招生对象选择欠公平的问题。如近四年间,北大自主招生名额只给重点中学毕业生,就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北大2007年自主招生推荐打破了重点中学的限制。此外,为了操作方便,自主招生注重对获得全国竞赛名次的理科生的选拔,文科生因缺乏类似的竞赛而处于不利地位。
实际上,北大、清华自主招生即使向所有中学毕业生开放,但在两校的现行选拔机制下,农村生源或弱势群体生源中的特长生、优秀生,真正能脱颖而出者难乎其难。农村考生与自主招生无缘,几乎成为迄今大学自主招生试点的一个普遍现象。正如有的记者调查所发现的那样:“农村学校很难进入高校所认定的‘具备资格’的学校范围之内。即使有来自农村的孩子报名,所占比例也微乎其微。更何况,为参加考试所付出的物质投资,也是许多农村家庭所无法承担的”;“自主招生考试题灵活多样,绝对不依课本所学命题。农村孩子从小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见识面较之城市孩子窄了许多。面试环节中,对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速度、整体形象等方面更为看重。由此,农村孩子在自主招生中难有优势[8]。”
其三,招生组织协调问题。
自主招生涉及招生单位、中学、考生和社会等诸多方面,需要做好严密的组织协调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由于不同主体的利益、标准和关注点不尽相同,自主招生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状况。迄今自主招考试点院校已达53所,各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时间不一,导致中学和考生疲于应对。北大、清华自主选拔标准严格、操作程序复杂,使不少特长生望而却步。两校自主考试内容与平时课程学习没有太多联系,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投入精力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考复习。参加冬令营面试、笔试,路费开销不薄,会加重考生负担。中学推荐主要从学生升学出发,与两校招生要求不尽吻合。
此外,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须第一志愿报考招生院校,因此限定了报考高校和专业的选择性。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者虽然得到了降分录取的优惠,但也存在高考落榜的风险,并且丧失了第一志愿报考其他大学的机会。有的考生虽以特长被录取,但所学学科、专业受一定限制。如北大2006年新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下学期,学生可申请转系或转专业,经双方院系同意,经一定的测试后,合格学生可转系,但部分专业的保送生和降分录取的学生不允许转系[9]。
其四,录取权重问题。
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模式是自主选拔与高考相结合,如何设置二者的录取权重,不仅与大学招生自主权、考试公平性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能否真正选拔出具有创新潜能和学术特长的优秀人才问题。高校招生如果面面俱到,求全责备,容易遗漏某些“偏才”、“怪才”。因此,舆论界不断有人呼吁降低自主招生所设置的高考成绩门槛。另一方面,高考作为我国高校招生的基本手段,在评价考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方面享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社会信誉,并且具有可比性,高考成绩是自主招生选拔的一个重要参照。面对数千名自主招生报考者,北大、清华为了选拔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自主招生选拔标准,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其五,自主招生的制度规范问题。
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有较大的招生选拔权,它需要大学的自律和相应的权力监督,以保障其招生公平、公正和权威性。北大、清华自主招生,在程序和考试评价、录取各环节,做到了公开、公正竞争,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考试选拔的公平性。但也应看到,这种招生公平、公正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名校声誉的信任上,而非依靠健全的招生制度保障。如何进一步完善两校自主招生制度规范,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保障自主招生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稳定性和招生改革的连续性,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四、改革走向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改革,是在高考评价和自主选拔的双重标准下,以学习成绩为基础、以综合评价为导向的多元化招生模式。这一新的选拔机制运行为时虽短,但不失为积极的招生考试改革探索。总体而言,其改革走向突出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逐渐扩大自主招生的选拔范围,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升学选择。
在自主招生对象上,北大从第一年指定的49所重点高中优秀毕业生,扩大到第二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著名重点中学综合成绩名列前茅者;2007年的招生对象简化为“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行兼优的高中毕业生”。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对象,第一年限于文艺、体育、美术特长生及文科优秀生;第二年扩大到理科优秀生;2007年增加了报考英语和日语专业者、综合素质突出且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国防生和定向生,乒乓球、武术、击剑、网球、手球、棒球、棋类特长生首次成为自主招生对象。
二是简化自主招生程序,增设考点,提高选拔效率。
2005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将3份报考用表改为《考生用表》和《中学用表》2份,减少推荐材料份数。同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全部实现网上报名。2006 年北大自主招生报名申请,也全部通过网上进行。这一举措便于考生递交申请材料,查询选拔结果及招生单位存档统计。为了方便考生,降低考生考试成本,清华、北大先后增设自主选拔的考点。2006年,清华大学首次按大区选拔人才,面向江、浙、沪三省市单独在上海举行冬令营考试,其他省市的考生聚集清华大学参加北京冬令营的活动。2007年清华自主招生考试,在北京、上海两考点之外,增加了杭州冬令营考点。2007年北大自主招生,也增设考点,笔试在2006年12月10日在各省份同时进行;面试于2006年12月30日—2007年1月1日在北京大学进行。
三是适当放宽对综合素质特别者的高考成绩要求,自主招生规模逐步扩大。
北京大学2004年自主招生简章明确规定,对综合素质特别优秀和极具才能者,经该校招生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适当放宽录取标准。清华大学2007年自主招生进一步放宽标准:冬令营测试成绩突出者,如果高考总分(含附加分)达到本校同类科目在当地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下30分,即予以录取;特别优秀者,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可以享有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随着两校自主招生范围和录取比例的扩大,其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参见下表)。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000—2006年自主招生人数统计
资料来源:《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7月14日;《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25日;《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5日;《北京晨报》2004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2005年1月5日;南方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北京大学校友网;新华网2006年10月19日。
四是调整招生考试办法,增强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北大自主招生笔试科目文科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理科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理科每科均为100分。在面试和笔试成绩的比例上,2004年北大自主招生,两者各占50%;2005年笔试成绩占60%,面试占40%。2004年北大要求中学推荐、第三者推荐和个人申请三种推荐方式的考生,都必须进行个人陈述,并给出从2003级自主招生的同学中征集来的12个题目,其中必答题5个。
清华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冬令营活动,对考生进行测试。其2003年自主招生,文艺、体育特长生的测试内容为专业测试和文化课考试(语文、数学、外语),美术特长生的测试内容为专业测试,文史类考生的测试内容分为文化课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考试)和专家面试。2006年冬令营复试,测试内容分为文化课考试(理科考生:数学、物理、英语;文科考生:语文、数学、英语)和专家面试。报考英语和日语专业的文科生增加外语口语面试。报考国防生和定向生的理科生增加专业面试。2007年报考体育特长的学生,均参加北京冬令营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除了参加笔试、专家面试,还要增加运动专项测试。
在自主招生发展中,2005年、2006年,清华、北大先后将保送生与自主选拔生合并复试,通过同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排出成绩。这是两校招生考试的重要变革。2007年两校继续采用统一的笔试和面试,考试中不分保送生和自主招生,在最后的候选人中具有保送资格的同学可以保送录取,其余则按照自主招生录取。
其五,关注招生公平问题,保持自主招生的合理比例。
在现今中国教育状况下,扩大自主招生比例与维护大学招生公平性,往往发生一定的利益冲突。在这里,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试点存在一种悖论:创建一流大学,选拔创新人才,需要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但由此则加剧业已存在的重点大学生源城市化、上层化的趋势。对此,自主招考改革决策者似乎陷入两难状态。
据媒体报道,北大校长许智宏表示,北大正酝酿在现有的5%的基础上提高自主招生的比例,以满足大学多样性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人才是多样化的,所以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应该更加多样化,自主招生是现有的高考方式的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自由选择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很多高校一般将自主招生名额给重点中学,这对于普通中学的优秀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10]。另一方面,许智宏校长也指出:“高校自主招生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减速。”他认为,中国各省的基础教育差异很大,同时,各省省内基础教育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省内教育水平差异西部比东部大得多。在这种现状下进行自主招生,必然造成各省、各地区的不平等。许智宏校长说,作为一个大学管理者,他很愿意看到不断扩大自主招生范围,但从教育公平的角度,他又担心,一旦高校可以自主招生,必然优先考虑各省市生源好的重点中学,这就不可避免地剥夺了非重点中学学生的权利[11]。
自主招生改革如同高考领域其他改革一样,存在一系列两难问题。5%招生名额自主选拔录取如此,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改革亦然。像北大、清华这类国内一流名校,应多留些招生指标让农村考生或弱势阶层考生通过正常的高考选拔途径,进行公开公平的考试竞争。正视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试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其成因,寻求对策,无疑有助于推进我国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发展。
标签:清华论文; 自主招生论文; 高考论文; 北大论文; 北京大学论文; 大学招生论文; 高考改革论文; 大学论文; 清华中学论文; 升学考试论文; 中国教育论文; 自主招生院校名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