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可持续发展与高效农业模式建设的探讨_农业论文

试谈如何搞好可持续发展高效农业模式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模式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已成为20世纪四大显性危机。今后人类生存发展已不能单凭土地耕作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那种“先污染后治理”,不惜以高消耗刺激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国际社会不得不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命题。

实践证明没有持续的农业发展,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国民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为实现“二次创业”变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一些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建设方兴未艾,为推动这些模式的创建,本文就一些关键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 创立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模式

“SARD”概念的内涵即在合理利用和维护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实行农村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和纤维,来满足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在“SARD”研究和其规划中,需特别强调以下几点:①从多学科的综合观点出发,选择具体的研究内容;②建立全面评估的指标体系,从事资源与环境的评估;③加强农业科研及其成果的转化,扩大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④对现有农业生产体系进行经济可行性、资源与环境承受力、物质需求与生产潜力等方面的全面评估;⑤树立对全球资源、环境与人类后代负责意识,力争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SARD模式的实际设计和建设,应重视如下三方面的内容:①运用系统工程学方法组装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搞好立体种植与开发,在增强农田系统生产的同时,使农、林、牧等产业优化组合,构成资源增值与开发同步的复合系统,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②依据当地资源优势组建种、养、加、贮、销的农副产品及资源开发增值链,促进结构调整、劳动转移,提高农业经济系统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③开发物质良性循环、能量多级利用的再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增强环境容量的持续性。

2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有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是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紧迫任务。需要在总结创建模式的实践中加以整理和提炼。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深入,不仅需要在宏观上进行定性、定向的研究,还需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定量、定位、模型化的评价和论证,而且为了推广和深入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需要对已有的试点进行分类评价,为进一步优化生态经济系统提供依据,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实用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

现代化与持续化是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不同概念,现代化程度反映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水平。由原始农业阶段向传统农业阶段、再向现代化农业阶段,这是任何国家农业发展所必须经过的过程和发展方向。而持续化程度则反映农业(农村)的变化状态。任何农业发展阶段与地区都存在着持续与不持续的可能。反映在指标体系上,尽管现代化与持续化许多指标是相同的,但前者是静态的强调水平,后者是动态的,强调变率。静态指标动态化反映持续程度;动态指标静态化反映水平。不能因相互联系性而将现代化水平与持续化等同起来。从中国的具体条件出发,今后的中国农业要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高产高效又持久发展,要强调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三者的统一。

依据上述的指标体系设计目标、思路、以及指标选择的原则,依据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我省农业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基于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广大的试验区对可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的理解需要有一个实践与研究过程。因此,当前应主要采用的是那些理论上较为成熟,科学上比较严谨,同时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指标,并在应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终达到促进区域性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目的。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出了适于我省的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构思”(详见图1)。

图1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构想

运用该指标体系只能对系统从总体趋势上进行分析,再通过与各地方的交互式信息反馈,因地制宜地增减有关指标,逐步将评价引向深入,从而进一步指导不同类型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

3 引进高新技术、 创建实体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农业建设

国家科委在下达“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时,明确要求:“研究重点是高新技术开发、引进、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核心在于适宜的技术选择,并使其实用化、配套化;同时从资源和资金配置、管理机制、运行模式、政策支持等各方面进行协调和改进”。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在建设持续农业模式中,重视把高新技术作为“接口技术”,也指明了建设持续高效农业模式的关键。为此我们建议:在我省现已开始创建工作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的牡丹江示范区,应尽快引进生物高新技术——酵素菌技术,创建一处以引进、推广酵素菌技术为主的新型持续农业模式。酵素菌技术,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生物技术,它具有改良土壤、释放养分、提高地温、改善农产品品质、防止病虫害、抗旱耐涝、不怕重茬、生产绿色食品八大功效。现已在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均已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牡丹江示范区应集中技术骨干、物力、财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酵素菌系列生物产品形成规模,使其成为农业新技术的突破口,带动示范区的各业高效、协调、迅速发展。

(1)在种植业方面, 要将酵素菌肥料作为示范区主体的基肥追肥与已有的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在大面积高产配套技术结合,扩大示范。扩大水稻超稀植机插深施肥、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甜叶菊和烤烟快速育苗等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北方旱地小麦栽培示范。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问题。

(2)在养殖业方面,重点推广酵素菌饲料添加剂, 通过过腹增值、过腹还田的先进技术,结合畜禽品种改良,发展持续特种养殖,采用快育肥牛等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肉、蛋、奶,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解决提高土地肥力、发展有机农业等关键问题。

(3)在加工业方面,利用示范区已有的农产品转化链, 将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大豆、小稻、水麦、蔬菜、瓜果、肉、蛋、乳,进行深加工,利用航空和公路运输条件建成一处农副产出口创汇基地。

(4)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重点引进、消化、 推广酵素菌肥料,并紧密与先进的培肥地力技术结合,掀起“第二次肥料革命”,充分利用秸秆、农业废弃物、粪便制成酵素肥料,作为底肥和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释放土壤中固定的肥力,不断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强作物的抗病、防病能力,以达到少用甚至不用化肥、农药的目的,确保粮食质量不断提高。加强节水农业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使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标签:;  ;  ;  ;  

做好可持续发展与高效农业模式建设的探讨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