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海河水利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200
摘要: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信息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形态。本文仅就“互联网+”与现代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企业经济;经济发展
前言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现代信息化建设的集大成者,运用多层次的整合与配置,对生产经营要素的优化进行加总、互联与布阵,重新赋予县域经济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新职责。将“互联网+”应用于县级办公系统,对全县职能范围内涉及到的经济、行政和意识形态各种领域的融合与构建,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红利。
我国幅员辽阔、大城市集中度较高、中等城市比较少,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较大,各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各异。由于历史原因或思想观念保守导致很多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落后。随着习总书记推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黑龙江省经济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具有广阔县域经济的黑龙江地区。县域经济的快速是快速实现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将“互联网+”应用于县域经济,将极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实现信息革命。
一、传统企业经济发展基本模式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而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2.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互联网+企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互联网发展正进入泛在普及、深度融合、变革创新、引领转型的新阶段,对各国经济社会运行、生产生活方式、公共服务模式正在产生根本性、全局性影响。把握好“互联网+”的重要历史机遇,增强认识、找准方向,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对于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具有创新性、通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等本质属性,具有规模性、扁平性、集聚性、便捷性和普惠性等独特优势。同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相比,“互联网+”更侧重于跨企业、跨行业、跨领域的网络化连接和信息流动,更强调平台化的数据汇集和深度应用。
“互联网+”引领经济发展新形态,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战略抓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处于集成创新和跨界融合爆发期,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技术与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领域交叉融合,带动几乎遍及所有领域的群体性技术和产业革命。以用户至上、多方参与、开放共享为基本特征的互联网思维快速渗透。传统企业组织趋向扁平化、网络化,产业组织趋向平台化、生态化。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快全面深度融合,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交织并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等新业态孕育突破,网络直销、个性化定制、线上线下聚合等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信息资源成为战略性经济资产,互联网经济日益成为主导经济形态。
三、互联网+企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以改革创新为中心,营造包容有序的发展环境
一是营造包容有序的监管环境。要逐步破除行业壁垒,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推广负面清单,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简政放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高效率。二是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融合业务协同监管,提升依法依规管理水平,以开放包容态度鼓励创新发展;发挥市场主体优势,促进互联网的融合,优化资源配置。三是加强重要领域的引导扶持。事关产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变革,若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新生态,避免碎片化发展。
(二)以科学管理为抓手,持续保持企业健康发展
互联网运动推进以来,企业在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信息化改造,企业信息交流等情况在信息化改造后得到很好的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等弊端已经被克服,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稳定企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天猫网站双十一活动中,一天的成交额就500多亿元,这样大的交易额度是空前的,没有强大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手段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所以,在中国日益完善的互联网通信条件下,大力开展企业管理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保持企业管理和互联网的紧密联系,以大数据为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以融合升级为目标,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利用互联网调整企业经济结构,推动企业升级。在传统企业的发展中,很多企业非常在意的成本问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已经完全转变,中国制造的时代在逐渐转变,而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的中国网络成为时代的主流,企业经济跟随互联网将逐步变得质量效益越来越好,增值增产越来越快。高端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升级,推动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企业产业结构在这样的转变中也就回散发出巨大的经济活力和财富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以网络消费为突破,打造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企业应该利用互联网抓住消费者,实现企业销售增长和互联网+同步。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福利水平,消费水平也在发生变化,传统企业也要顺应潮流,抓住消费者乐于在网络选择,喜欢用移动社交网络进行购物的习惯,加强企业发展信息和商品信息等在网络的传递,用真实而打动人的方法让消费者获得企业商品或者服务,从而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让消费者参与商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则是保证生产和消费相互结合,提高社会公平的重要过程,这样才能利用互联网抓住消费者的心。同时消费的群体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变得非常广泛,企业制定消费战略时应该多方面,可延伸地进行,从跨区域到城乡结合,从社会消费主流人群到社会弱势群体,都应该要有所顾虑,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并蓄。只有建立起互联网和消费者之间直接的联系才是打动消费者购买企业商品的主要手段,包容消费者的需求,利用互联网促进商品与顾客相互结合的思想是企业未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不二选择。
(五)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积极探索互联网发展路径
“互联网+”战略由政府牵头,其中的技术和信息基本上是开放的,企业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要有紧密结合互联网+的思想,针对企业和市场信息的整合情况,采用灵活的技术统筹资源信息,把消费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经过实践和探究,掌握市场的规律,然后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防止在互联网的不利影响下,出现企业资料泄露,发展战略、商业机密等被黑客窃取。同时,企业的决策应该遵循政府政策导向,在政府“有形之手”的牵引下,探索互联网发展路径,不蛮干、不冒进。跟随政府一起建立市场分析和观察机制,完善企业的服务体系以及加强互联网安全教育预防企业职工走上互联网犯罪,然后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和政府的思路保持一致,才能从市场获得信息,进而能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而企业为自己员工和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则是凸显企业的形象所在,消费者能在被服务的同时把企业正面形象扩散到他们消费圈,继而起到企业的宣传效果。
(六)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务实推进互联网融合进程
一是夯实网络基础。加快新一代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提高泛在海量接入能力、弹性资源服务能力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开拓转型发展新空间,助力制造强国建设。二是发展平台经济。提升面向各行业的业务平台服务水平,开放平台能力,培育壮大细分领域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创新的网络环境。三是拓展业务范围。发挥网络技术和用户集聚优势,把握时机,向公共服务和相关领域、行业切入,丰富网络应用解决方案,优化盈利模式,加快融合创新业务推广普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企业”将使得企业在经济系统各个环节中全方位发生极大的变化,特别是体现在对企业经济系统在生产透明度、流通便捷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都会有再造过程,在生产领域,互联网+不断促进市场分工,使得生产领域的改造具备了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等纳入生产过程的重要改变,对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的价值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企业不能忽视在生产环节的这种改变。同时还应该看到,生产的智能化转变,以及生产流程的柔性化转变,消费者需求将进一步决定供求关系的改造,大规模的生产将成为过去时,而特殊化个性需求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开拓者在未来将成为企业急需的人才,企业在发展中应该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以促进其技能和观念的转变,在未来实现企业人才的储备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广建.管理中的营销颠覆思维――移动“互联网+”营销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05).
[2]李勇林.拥抱互联网 邮政大有可为[J].中国邮政,2016(03).
[3]吴骞.“互联网+房地产”创新的道与术[J].中国建设信息,2015(09).
[4]高翔.互联网思维不只有营销移动互联网悄悄改变5大行业[J].IT时代周刊,2015(04).
[5]刘振波,王凤芝.中国互联网与农业经济[J].金融研究,2015(5)
论文作者:谭静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互联网论文; 企业论文; 经济论文; 领域论文; 消费者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信息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