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可利用空间也在缩减,所以城市内为了提升建筑的用地效率,大多采用了高层、超高层的建筑模式,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施工技术以及安全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1土体取样不完全
由于基坑土体取样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与片面性,在深基坑支护设计前,需要在预先选好的地基上提取一定的土层地质进行检验分析,目的在于确保与设计相关的物理学参数的合理性,进而可以降低后面的勘探工作量、确保造价合理,避免资源浪费等。另外,由于地质土层结构复杂性质多样,为了能使取样的土体最大程度的反映土层真实现状,要求做到保证钻孔数目与支护设计参数均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取样的土体检验情况与真实地基情况基本相符,保障后面工作的有效进行。
1.2未完全考虑空间效应影响
据有关数据表明,深基坑开挖后,周围结构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四周向中间位置移动后造成中间大两边小的状况。再者,深基坑往往以长边居中位置发生变化而造成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因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一般都是按照平面设计来执行的,应变情况也是根据平面应变假设处理的。对于一些细长条基坑,类似这种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对于类似长方形或正方形深基坑来说,这种变数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没有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直接按照平面应变的假设设计深基坑开挖,支护结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适应不同深基坑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1.3设计受力计算与实际不符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相关数据计算取值仍然参照理论性较强的极限平衡理论,实际基坑支护结构受力计算取值与理论数值存在一定差异。极限平衡理论中重点强调的设计计算参数一般都是按照在完全安全状态下计算出的,但实际深基坑支护结构往往由于外界环境所影响制约与理论安全相脱节。实际支护结构安全系数与理论值存在偏颇,但现实中设计参数却完全参照理论值要求来作业。极限平衡理论是一种在完全无干扰情况下做出的测试值,主要强调的是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基坑支护施工作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稳定因素,突发情况,是在一种动态不稳定中实施的,所以这种理论数值在现实中的作业操作中得不到良好实践验证。当土体结构发生变化日渐松弛,强度也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时,整体支护结构就会变形。总之,在实际设计时要将周围不定因素考虑其中,将参考设计参数与实践中结构受力情况相结合,做出理性更符合实际的设计。
二、深基坑施工阶段控制要求
深基坑具体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操作程序包括挖土、挡土、围护等环节,其中任意环节有误都会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甚至会导致施工失败而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组织施工,对每块施工环节都要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并加强控制力度。对特殊地质基层施工时,要精心设计方案,细心实施计划,做好放心工程。
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所以,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施工是一件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程。地下水水源一般来自地表雨水、周边管道渗漏水、承压水等,由于水源来源多样,在不同时期水位变化也不同。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就要将方案分为从防水、降水和排水三块。参照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深基坑周围环境制定相应技术方案。一般方案设计均采用以堵为主,以抽为辅的理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一般常用的止水措施为止水帷幕,其方法一般为高压喷射注浆法、压力注浆法、粉喷深层搅拌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等等。采用此法需要注意事项为:(1))确定合理水泥浆、保证桩体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无浆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保证桩体整体质量;(2)杜绝空洞蜂窝桩头开叉现象的出现,确保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度达标;不能随意在深基坑结构上开口,破坏止水帷幕,影响支护结构安全。
三、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由于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整体的强度大、止水性强,因而被施工技术人员广泛地应用在地下水位以下的软黏土和沙土混合的施工环境中。这种支护方法尤其适用在施工作业中需要将基坑地面以下的深层软土墙体插入很深的情况。
3.1施工前的准备
根据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要求,结合现场场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好施工场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都能保证地基加固效果,同时注意对各个加固措施质量进行有效管控,确保现场管理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施工技术、技巧,针对其中的机械振动、压力等要求,采取合理的技术模式来进行处理。另外,对于各类管线设备,要特别重视,确保供水、供电、供料的稳定,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类管线能够按照相应要求进行布置,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3.2进行导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支护中导墙的主要施工过程非常关键,现场施工质量不仅影响整个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还会对其整体进度、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在地下连续墙支护导墙施工过程中必须依照测量放线→开挖导沟、铺垫层→绑扎钢筋→立模板→浇灌混凝土→拆模→槽段标识→测定顶标高→内外侧回填土并夯实的顺序进行现场施工管控,确保现场放线精准,施工质量水平高,技术选择科学,避免在施工期间受施工方式方法造成的各类质量问题。
3.3开挖基槽
施工前的开挖工作要保证在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监督、指导下完成,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确保定点开挖的准确性,然后灌注混凝土进行振捣,灌注前要做好相应的清底工作,及时测量槽深及沉渣厚度,在一个槽段选择相应点位进行测量,确保不存在塌孔问题。
3.4侧面刷壁
已施工的地下连续墙侧面多存在大量泥土,必须进行侧面刷壁处理,在刷壁过程中要确保铁刷上没有泥才可停止,针对接头面的新老混凝土结合要保证紧密,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刷壁次数不达标,容易出现两幅墙之间夹有泥土,产生严重渗漏,影响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
3.5混凝土灌注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和方便混凝土浇注施工技术,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通常都是采用泵送混凝土浇注为主,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沿着导墙结构进行顺利施工和处理,使得工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同时在浇注结束,待到混凝土硬化后,对于浮浆层要进行及时的剔除,从而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与项目稳定性,需要借助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发展。在技术推进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技术的薄弱环节,着重做好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支撑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同时也要解决安全防护与生产效率等方面的矛盾关系,以此来有效提升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性,同时也为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睿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10):34.
[2]区志鉴.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居舍,2019(09):58.
[3]石雪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4(01):35-37.
论文作者:郭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7
标签:深基坑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地下论文; 基坑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实践》2020年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