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_企业价值观论文

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韩论文,跨文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05)03-0056-06

一、中韩两国交流的背景

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政治上,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经济上,两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由于中韩两国在资源、产业结构、商品市场、资金、技术及企业管理等方面有很强互补性,中韩两国可在许多领域进行合作。自两国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贸易活动频繁,贸易关系日益紧密,2003年双边贸易额达632亿美元,韩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已近200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对象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已成为韩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对象国。最近,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今后中韩双边贸易将有长足发展,中国有信心在未来五年内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

随着中韩两国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两国互在对方国家进行投资,成立了许多合资和独资企业,这些企业为中韩两国的贸易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已取得不俗的成绩。现在,除了韩国三星、LG、SK、现代等大企业集团在中国有大量的投资外,韩国许多中小企业也对中国进行投资,并且已经取得了不俗成果。可以预见,随着中韩两国经贸交流的深入,中韩企业将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两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经济贸易的交流,给中韩两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两国企业执行地域经济战略、资源导向战略、市场导向战略和联合战略,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实现了“双赢”的结果,但同时也给中韩两国企业提出了新课题。众所周知,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是建立在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企业战略是以企业文化为支撑的,而企业文化又深植于国民文化之中,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同时又由于历史、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中韩两国各具特色的文化,中韩两国人民以各自的历史和文化特色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受文化层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韩两国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一种程度上造成了两国企业交流中一些冲突,尤其是两国在对方投资建立的独资和合资企业中,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给两国企业带来了相互学习的机会,通过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共同进步。本文就从中韩企业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中韩企业文化各自的特点,寻找中韩企业文化合作的途径,为中韩企业的共同发展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二、中韩企业文化的分析

企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这就不难理解,由于历史、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得世界各国的企业文化各具特色。

(一)韩国企业文化特点

从历史角度来看,韩国企业文化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文化的影响。中韩两国交流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韩国就接触到来自中国的文化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在韩国的李朝时代,韩国就把儒教定为国教,形成了儒学化体制,传统的儒教思想在以家庭为中心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上下尊卑,尊老爱幼在儒家文化里根深蒂固,在儒家的文化里,晚辈尊敬长辈是美德,是社会推崇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家庭的长辈以其权威来治家,并成为妻子和儿女尊敬和效仿的典范。这种家长式的权威行为,则直接在企业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中体现出来。他们在管理下属职员的时候,利用权威和表率来管理其部下,下属尊敬并服从上级的领导。这样在强烈的统治和温情兼备的集权领导方式下形成了韩国企业的仁学文化。二是日本文化对韩国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从1910~1945年间韩国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当时,日本在韩国实行奴化政策,大力推行日本文化和制度,对韩国的企业造成某些方面的影响。三是西方文化对韩国的影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迫放弃对韩国的控制,日本文化对韩国的影响减弱,而在1945年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影响逐渐超过了日本在韩国的影响,独立、民主、自由的西式文化对韩国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对韩国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可以发现其共有3个层次组成,如图1所示:最外层,是韩国民族文化;第二层是中国儒家思想、日本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第三层是韩国的企业文化。

图1

由于上述主要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以及韩国自身的民族文化,使得韩国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下面我们将主要从韩国企业温情兼备的管理权威、从属关系和排他意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来探讨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1.温情兼备的管理权威

韩国对中国的儒学最为尊崇,传统的儒家思想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义理和忠诚。这种思想对韩国企业中领导层和职员间的垂直权限关系有着很大影响,造成韩国企业中普遍存在高度的集权化,企业领导层在管理过程中享有巨大权威。据有关数据表明,约80%的管理权集中于公司高层,中下级管理人员只拥有极其有限的权利。所以在企业里,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管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比起水平关系,职员们更重视上下级间的垂直关系。这种垂直的关系意识不仅受权限关系的影响,而且也受年龄、地位、身份和相互所属关系的影响,可以说对上级的服从意识是韩国企业的决策结构集中在领导层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趣的是,在韩国企业中,高度集权化并不意味着专制独裁,由于韩国企业深受韩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强调调和与和睦,尤其是在不同行政阶层间,领导们非常重视与其下属的人际关系。比如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尽力体谅下属的需求和感受,重大决策均是在向下属咨询并与其充分商议之后由高层做出。韩国民族文化本质上不鼓励公开表达个人观点,除非双方有很亲密的私人关系,所以很多韩国公司雇员不愿在正式会议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反对意见,因为在公开场合提出不同的看法可能会使其同事或领导感到尴尬甚至滋生抵抗情绪。韩国员工喜欢在非正式场合各抒己见,有时是单独与领导在非正式场合交流。韩国经理们与下属非正式交往的次数很多,成熟的经理会不断创造出这样的交往机会,例如邀请其下属共进晚餐等。一般来说,非正式场合的接触被认为是上下级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手段。这就形成了韩国企业独特的管理文化——温情兼备的管理权威统治。

2.从属关系和排他意识

以血缘、地缘和学缘关系为中心的从属关系和排他意识是韩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并且在对人际关系、集团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权利结构的形成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究其原因,这种从属意识和排他主义是受到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儒教思想影响的结果,儒教思想强调崇尚对长辈和家长的尊重,以及以直系亲属为先的亲疏意识。现在,许多韩国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不分离,公司的所有者或其家庭成员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一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一起主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企业的创始人非常重视家庭血缘关系,相信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们可以帮助自己巩固企业,所以不少亲戚会被安插到公司的高层,牢牢地把握着企业的管理权。在韩国文化中,以传统的长子优先的制度为中心,在家族企业中,长子继承企业的所有权,这种制度使所有权集中在创业主的家庭,这是形成集权制经营结构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以及受到家族规模和能力的限制,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加入到韩国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中,韩国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们也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权利阶层。一些经过多年打拼而被提拔的经理通过其逐渐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广泛的个人关系网络,也对公司的管理产生了有力影响。这些职业经理最初是从公开竞争中脱颖而出进入公司高层的佼佼者,然后依靠不断的个人奋斗获得提拔并拥有了较大的权利。在韩国企业中,权利派系的形成深受某些社会关系的影响,比如来自同一地方或毕业于同一学校。此外公司的老板也倾向于选择与其有血缘、地缘或学缘关系的人进入公司的管理层。

3.人力资源管理

韩国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慎重,而且韩国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愿裁员,韩国企业非常重视企业员工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形成员工守纪律、讲奉献的组织文化。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由于受早期日本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韩国企业还存在年功序列制,论资排辈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随着韩国企业受到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这种制度有弱化的趋势,韩国企业在员工的绩效考核中,也强调能力和业绩,并根据能力和业绩分配奖金,但是奖金分配也会考虑到员工的资历,老员工会得到一定的照顾,这种根据能力和业绩以及年功序列制进行综合考虑的制度主导着韩国企业的文化。韩国企业在给员工提供优良硬件设施的同时,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软环境,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提倡奉献精神和主人翁精神,这些集体主义精神深深地立足于韩国企业文化中。韩国企业员工讲究对企业的奉献,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强,无论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有忘我的奋斗精神,这种认真、勤勉的工作姿态是韩国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韩国企业员工的劳动时间长,长时间加班的现象很普遍,受到儒家思想崇尚勤劳奉献的影响,促使韩国企业员工形成了这种品质,很多员工已经把加班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自觉的行动,对于那些经历了韩国动荡和苦难时代的老一辈企业员工来说,这种忘我的奋斗精神尤为突出。现在,在韩国企业界中已经形成了经营者身先士卒、不畏艰险的风气,这种表率作用反过来对韩国企业的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并推动企业发展,这也是韩国经济取得惊人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国企业文化特点

如果我们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她含有三个层次:最外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中国企业文化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中心,以法、墨、农、名、兵、纵横、阴阳为复线,形成一个多元文化体系的民族特色,她影响着东方,乃至全世界,更对中国企业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层,是中国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一方面,中国企业受到在历史上业已形成体系的中国管理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企业也借鉴了许多先进的西方管理文化,并做了成功的尝试;第三层,就是中国企业文化,是以上两个层次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独特中国企业文化,如图2所示。

图2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探讨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特点:

1.中国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治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人当作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主宰,尤其是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可以说对人的管理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企业实际上是在做人。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制度都是由人定的,而且制度本身没有绝对完善的,都需要人去不断地改进,需要人去具体执行。人只有自觉、自愿地遵守和执行制度,制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执意要违犯制度,制度本身并不能够阻止他。所以,在体制、机制和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人就成为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导人的这种自发性,儒家文化的尽孝报恩思想能够解决人的自觉和自我约束的问题。儒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充分体现了世界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这种世界大同的思想,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思想理念要求的是和平,而非征战;是认同,而非排斥:是合作,而非一味地竞争;是互惠,而非利己损人。

2.中国企业文化的“中庸”之道

中国文化是讲究“中庸”之道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过犹不及”,“礼之用,和为贵”。这是东方特色的思维方式,又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和合理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这是一个最为高尚的美德。从某种意义上,中庸和中和的意义是相近的。中是循礼,和是行仁,以中和为用的中庸思想是礼和仁的集中表现,儒家的礼和仁是通过中庸来实现的,这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就表现在:第一强调平衡,第二强调持久,公司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活动中,不走极端;追求员工、企业和社会协调统一,员工和员工、员工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社会之间可以和谐,所以中国企业用平衡、协调、适应统一来代替员工、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中国企业文化的“中庸”之道,有其先进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也有负面影响,表现在企业管理中,就是有时平衡各方面的影响,存在企业领导层在决策时不能做出最优选择,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等现象。

3.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也是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要重视道谊,不谋利益,不计功利”(《汉书·董仲舒传》)。把“德本才末”的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儒家反复告诫人们摆正义和利的关系,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而不计较功利或物质利益。这种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对我们企业的发展产生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员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企业有较强的归属感,对企业乐于奉献,公司领导和员工关系融洽和谐,在企业间关系上重视长远合作和发展,注重长期回报,企业给员工以较好的福利待遇,并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增进公司领导和员工间友好合作关系。

三、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

中韩两国地域毗邻,两国文化相近,经贸联系紧密,两国间投资额逐年增加,在两国内也出现了许多的中韩合资和独资企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企业在享受经济成果的同时,有时也为文化冲突而烦恼,如何面对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融合形成一种新型、和谐的企业文化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层次入手(如图3所示):首先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层次,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土壤,通过全方位、多途径的文化交流,加强沟通了解;第二层是企业文化交流的层次,通过中韩企业的经贸合作,互相在对方投资建立合资和独资企业,加深了解,寻求两国企业文化的结合点,以达到融合的效果。

图3

根据中韩两国民族文化的特点,结合中韩两国企业文化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具体进行中韩企业文化融合:

1.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它是指由企业内部的绝大多数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具体来说,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即企业的经营者刻意追求的结果,是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的历史沉积与总结。中韩两国企业存在文化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归根到底,中韩企业文化差异主要是以价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在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员工有着不同的企业价值观,员工总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充满自豪,而对来自异国他乡的文化感到不理解,拒绝接受外国的文化,也存在部分员工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感到自卑,崇洋媚外,全盘接受外国文化,而在事实上,这种不被真正理解的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对该国的员工是很自然、正常的事,是适合该国的文化环境的。所以,在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了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首先我们要消除种族优越感或自卑感,注意对对方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寻找两种文化的结合点,根据具体情况,发挥两种文化的优势,在企业内逐步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建立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对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很有帮助,当员工有共同的企业价值观或价值系统,会形成一种相当稳定的思维框架和行为规范体系,指导员工的行为,避免文化冲突。

2.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中韩两国企业文化各有特色,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两国的企业文化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根据具体情况,吸收和学习对方先进的企业文化。世界是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也是多样性的,中韩文化虽然有差异性,但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植于本国文化土壤中的企业文化是本国文化的一种表现,随着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加深,中韩两国的企业交流日益紧密、频繁,两国的企业也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两国企业文化交流中,韩国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在企业文化上两国有许多相似性。比如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融化在两国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所以两国企业都具有集权、仁爱、提倡吃苦耐劳工作精神的特点。同时,韩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也不同程度受到西方文化及日本文化的影响,企业十分注重科研、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时间效益观念强,韩国企业由于对外交流时间较早,对于如何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更有经验,这都是中国企业值得学习的。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身影,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也是韩国企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3.扩展沟通渠道

理解源于沟通,在中韩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中,对于对方企业文化不理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沟通不足。在中韩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里,要解决企业文化差异问题,首先就要解决沟通问题,理顺沟通关系,扩展沟通渠道,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沟通网络,中韩员工之间可在企业内自由、灵活地进行沟通、合作,使得中韩员工走出封闭的社交、工作、生活圈,形成更为开放、包容的沟通环境。因此,在双方选派工作人员时,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时,除了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外的人员,还必须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容忍不同意见,善于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友好合作。在设计组织结构时,就要注意沟通渠道设计,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注意检查、维护沟通渠道,保障沟通渠道时刻畅通无阻。

4.进行跨文化培训

要深入了解对方的企业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跨文化培训。当前,在中韩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中,大多都偏重于对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却忽视了对员工的跨文化培训。事实上,通过跨文化培训,可以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迅速了解对外的文化,大大减少文化冲突,据调查,许多文化冲突的原因是当事人不知道对方的文化传统和背景,在不知不觉中冒犯了对方。通常来讲,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语言培训。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了解掌握对方语言可极大地提高沟通效率,可通过办培训班、讨论、模拟训练等方式灵活进行语言培训。二是民族文化知识的培训。通过聘任文化顾问,讲解民族文化,使员工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惯、风俗,提高对对方文化的认知程度,这样可以缩小可能遇到的文化距离,使之迅速适应环境。三是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训练。互派员工到对方国家学习,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和理解,通过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训练,可以使得员工更好地对付不同文化的冲击,减少他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不适应性和挫折感。四是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四、展望

从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在短短的约12年时间内就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交流紧密,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贡献巨大,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韩两国企业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和融合,吸取对方的优点,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收稿日期:2003-12-28

标签:;  ;  ;  ;  ;  ;  ;  ;  

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_企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