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新解
文/翁心诚
研读太极拳的有关理论,大多数人都认为太极拳是文化拳。但笔者觉得这种说法还不能完全概括太极拳的内涵。就文化艺术形式来说,电影、电视、戏剧、音乐、美术、舞蹈、体育以及茶、酒、菜、服饰等,这些文化形式尽管都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各种各样的民族形式,但就其根基性、延展性、渗透性、包容性而言,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与太极拳这种文化形式相比。因此笔者认为,在太极拳文化前应冠之以“大”。其理由有四。
一、太极拳习练的效应多方位性与功夫的深层性
修炼太极拳所获得的效应的全方位性是无与伦比的。
事实证明习练太极拳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美体美容、开慧益智、延年益寿,其功夫既显露又隐密,神妙莫测。
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选取70例志愿者(身体健康群体)作为本文对照组的观察对象,再选取我院的7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组的观察对象。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49:21,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56.5±15.0)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50:20,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为(57.0±15.5)岁,上述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太极拳文化根基的深厚性与延展空间的宽广性
太极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学说、五行理论、儒家文化、道家思想、释家精神等共同构成其深厚的土壤,除它本身形成的各种风格、流派(诸如陈、杨、孙、吴、武、和等)外,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及群众习练基础的尚有武当太极、形意太极、八卦太极等等,展现出太极拳文化宽广的延展空间。可以预计,今后太极拳还将不断产生新品种、新架式,诸如太极舞、太极操、太极书法、太极绘画等会层出不穷,太极拳文化会以更多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文化领域。
三、太极精神的渗透性与太极内涵的含蓄性
各种文化领域,无论是从狭义还是从广义看,太极均可以向其渗透并被其渗透。哲学、军事学、宗教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美学、物理学等,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也无论是边缘学科还是新生学科,乃至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音乐等,可以说,如无太极之元素与精神,电视、电影将会黯然失色,文学、艺术将索然寡味,体育、娱乐将残缺不全,甚至人类会躁动不安,世界也将缺乏平和,太阳也会缺乏温暖,女人会不再生孩子,此非夸大之辞。有人利用太极原理解读高科技(如纳米技术),有人利用太极原理做好领导工作,有人利用其原理炒股,有人利用其原理做运筹、调配工作以及对外友好交流工作等,据证,已取得成效。这一点不奇怪,这是因为太极精神具有无所不及的穿透力与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其内涵的含蓄性无比奇妙,它本来就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土壤中的一大瑰宝。
四、终极目标的崇高性与不可穷尽性
谁能说自己所练之太极已达顶峰再不可逾越?没有,也永远不可能有。它所追求之境界是高德、高智、高功。出身于河南的著名哲学家、原北大教授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四层次: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冯先生认为“天地境界”是最高境界与最高层次。在解释天地境界时,冯先生说:“自己与宇宙同一”。这与太极追求的境界——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天体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何其相似!中国儒派思想家主张天人合一,立身之本为尽心知性,从而追贤求圣;道家思想家们主张修真养性,虚静无我,追求妙真之境;佛家思想家们主张笃信修行、明心见性、性命双修,达到真如佛界;这与太极的修炼理念——身心双修、练拳练心、至高至真又何等相同!事实证明,凡真正能修炼出高德、高智、高功者,都必须体悟四合:与天时合,与地利合,与人际(即社会)合,与己合,四种合和做到了,才有希望得到太极之真谛。说来似乎极简洁的两个字——太极,它的拳理中映射出哲学、科学的永恒的耀眼光芒;它的拳法中呈现不尽的技术与艺术的无比新鲜而明艳的花朵,它的架势名称中和内涵里闪现的是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意境金光;从它的行拳走架的姿态里,人们感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大和谐,人生修炼的无以言状的玄奥以及人类生存的生命价值与伟力;从修习的至高境界里,人们体味到的是中华民族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永不疲倦的追求与永无止境的奋斗。请问:世上的哪一种文化载体能有如此这般的深奥莫测性与不可穷尽性?
河岸与河滩地的平均高程一般按照平水流量或多年平均潮水位设计,潮差较大的河段,高潮水位的滩地淹没水深不得大于1.2~1.5 m。
所以,文化太极前应冠之以“大”,乃实至名归。
(编辑/刘强)
标签:太极文化论文; 文化艺术形式论文; 文化形式论文; 太极拳论文; 文明进步论文; 民族形式论文; 延展性论文; 包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