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注)_力学论文

生产力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注)_力学论文

生产力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札记论文,力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生产力学是理论经济学

生产力学是理论经济学这个观点,1980年11月我曾在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讲过,当时我还写了《关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及其内涵》一文,想构筑生产力学的基本框架。现在看来有些说法并不准确。但是生产力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观点现在我还坚持。

为什么说生产力学是理论经济学呢?因为它同政治经济学一样,都是研究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的内在关系、基本的运动规律的。二者是相对应的。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话,那么生产力学则是研究与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力。这是我为什么不赞成把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某些因素纳入生产力学的研究领域的主要理由。尽管它们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的制约作用,但是,把它们纳入到生产力经济学范畴会引起思想上逻辑上的混乱。

不论是生产力,还是上层建筑,它们都是抽象的范畴,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领域、角度,因而我们也就有理由把它们建立成为不同学科。这是生产力学能够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客观基础。

理论经济学是相对于应用经济学说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指导实践,作为理论经济学的生产力学,当然要研究生产力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果生产力学不研究生产力的基本问题,那么它就失去存在的理由了。但是,生产力学又要联系实践、指导实践,否则,它不成为经院哲学了吗?

生产力学如何联系实践、指导实践呢?我的看法,一是要密切注意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新的概括;二要注意汲取各个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指导各个有关的应用学科;三要同其他学科配合,一起研究现实的生产力发展问题,例如体制改革中的种种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为实践服务。

生产力学既然是理论经济学,因而学科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应当允许有不同思路、不同观点、不同理论、不同体系和方法的生产力学的学派并存,在比较中发展。这也有利于相互汲取长处,弥补不足。

从生产力学的学科建设来讲,我主张写两本书。一本为纯理论的生产力学,专讲生产力本身的内在结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我觉得能把生产力本身讲清楚就不错了。在讲生产力的发展时,当然也要讲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它的制约和影响,但不能把这些因素掺和进来。另一本为《实用生产力学》,这要尽可能具体一些,接近实践,因而可以引进有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某些因素。例如地区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践、技术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体制和企业制度选择、名牌的创立和保持、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等等。甚至还可以包括灾害的防治、如何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等等。这两本《生产力学》是配套的。前者主要是回答生产力是怎样的问题,后者则是解决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前者不加任何人为的主观因素,是纯客观的分析;后者则要引进某些非生产力因素,但它基本上还是讲主观如何作用于客观以发展生产力。因而还是要紧紧围绕生产力,围绕使用价值的生产,围绕如何把蛋糕做大。

研究生产关系的经济学不能不以价值为核心;研究生产力的经济学则只能以使用价值为核心。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永无停止之时,因而作为它们的理论抽象和理论反映的生产力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是要发展的。且不说,从客观到主观,从实践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还有一个时差和过程,有一个反映正确与否的问题。

我一向认为,在生产力诸因素中,或者说在生产力系统中,有些因素是不怎么变化或变化很小的,而另外一些因素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包括它们的地位、作用以及这一因素与那一因素的关系、它们的发展特点等等。原始时代的生产力与机器时代的生产力不一样,机器时代的生产力与电子时代的生产力也不一样。就科学技术和信息因素来讲,它们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不能认为以往的生产力系统中没有科学技术和信息这一类因素。即使是原始人打猎掘地,也有一个技术和方法问题,也讲究效率。马克思讲,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智力中就包含着人的聪明才智、科学技术、方法、信息传递等。

例如北魏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五六百年了,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讲的全是农业生产的技术、方法。说明那个时候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很高了。当时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有许多直到现在仍有用处,仍要采用。当然那个时候不可能有机耕、化肥、生物工程、绿色食品等等概念。这说明历史确实在前进,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了。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原来那种生产技术,肯定养活不了十二三亿中国人口,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靠科学技术。

所以,我认为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作用的最新和最高概括,是生产力学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曾经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现在有人说,马克思“没有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这不符合事实。我也不赞成说马克思主张生产力是三因素,而把三因素、二因素论同科学技术对立起来。科学技术是渗透性因素,又是有别于其他因素的独立因素,怎么能说马克思是持“三因素论”呢?但马克思确实没有把它归结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只有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促进和决定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够作出的。而且是只有高瞻远瞩、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思想家、理论家才能作出这样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70-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鲜明地表明: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的发展,以致于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所以,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既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述的发展。

至于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如何深刻理解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我有如下看法:

第一,科学技术这一因素与其他生产力因素相比,其发挥作用的特点,不仅仅是渗透性,即它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要通过渗透到其他生产力因素中去,才能实际地发挥出来。这并不错,但不够。重要的是科学技术可以武装、变革、提高其他生产力因素,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可以代替其他生产力因素,例如机器人可能代替劳动力的某些具体操作。时至今日,其他生产力因素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效率,主要途径和出路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生产的发展也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了。

第二,科学技术具有普遍性的品格。一项新的原理的发展或新技术的出现,可以普遍采用,惠及整个人类。不像其他生产力因素素质的提高,只能一件件、一个个地实现。像电子计算机的采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整个人类的生产力提高很多。

第三,其他生产力因素效率的提高,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后盾,是十分有限的,唯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加速的趋势,甚至变成了国家和社会的自觉行为,引起了科学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实施有计划地设立和组织研究机构,合力攻关,从而改变了科学技术发展及其运用的轨迹。如果说以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有自发性的话,现在完全成为自觉性的了。这又反过来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使成果尽快产业化,尽快地变为现实生产力。

归结到一点,这就是当今世界,哪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最快,哪个国家的生产力以及整个经济发展就最快、最高。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竞争。现在我们国家所以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无非是要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而体制改革的成果或成就,必须落实和体现到科学技术的更快发展和科技成果尽快地变为现实生产力上,这同样是一个自觉的行动。对此,如果我们不给予高度的重视,如果我们不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远意义,不采取有力措施,我们是很难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的。

就生产力学的学科建设来说,就是要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放在突出地位,同时阐述清楚,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用以武装我们的干部和群众。

三、为什么说生产力没有阶级性?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认为生产力具有一般的社会属性。由于它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们共同创造的,在人们的社会结合中形成,所以可以称之为社会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就如同生产的社会化或社会化生产中的“社会”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涵义,只表明它不是单个人所为、为单个人所占有和服务,而是在人们的联系、交往、合作中形成,并且在一定的联系、交往和合作中表现出来。但是,它不具有阶级性,也不具有特定社会属性。因而不能说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力或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力,只能说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力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力。同样一部机器,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机器这种生产力毫无疑问是没有阶级属性的,只是制造和使用机器的人有阶级性。但是,作为生产力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或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其阶级性是被抽象掉了的。因而不能引伸出生产力有阶级性的结论。

何况人的阶级性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却有低下的生产力。将来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彻底消灭了,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的阶级性也没有了。怎么能给生产力戴阶级性的帽子呢?

即使是有阶级性的人,劳动者在不同的关系下也有不同的情况。人是一个综合体,人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不等同于阶级属性。人完全可以作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处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的人,是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者而存在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人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有阶级性;但是处于生产力范畴中的人,由于劳动力的地位和作用在于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因而与阶级性就无关了。如果我们是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如生理学和病理学,这时不仅阶级性没有了,连社会性也被抽象掉了。可见研究问题必须运用抽象法,不论分析还是综合,都要注意科学性。

同一个人,他在处于生产关系和处于生产力中,其地位、作用、属性是不同的。即使人有阶级性,也不能说生产力有阶级性。

世界上许多事物是具有两重性的。例如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企业管理,它既有对工人残酷剥削的一面,也有科学的一面。科学的一面就是指共同劳动需要协调、管理,而管理又必须吸取各种研究成果。它同样应当作为生产力的因素和组成部分。但是,管理作为生产力的因素和组成部分,同样要把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关系抽象掉。这样,我们才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引进和汲取。

生产力不具有阶级性,实际就是还生产力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就说它是什么。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乱贴政治标签的做法,不仅对改革开放的实践不利,对科学研究也是有害的。在当今世界,当各个国家的生产力的互相连结、交往、衔接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的时候,当生产力的发展早已冲出国界的时候,还说生产力有阶级性,恐怕是不合时宜了吧。这是一个误区,要从这个误区中走出来。

四、市场经济与生产力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我认为当前在生产力理论问题的研究上,有两个重大的课题。一个是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研究,其重要性已如前所述。另一个是关于市场经济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在以往纯理论的生产力研究中,完全可以不涉及市场、资本、价值等这些范畴,因为它们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市场尽管是生产物交换的场所,但生产物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商品交换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不是也有组织、协调生产力的功能呢?

我的初步认识是这样的:市场与人、劳动力有类似的情况。人、劳动力既可以作为生产关系的主体进行研究,也可以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进行研究。同样,市场的作用和功能,既有体现生产关系的方面,也有体现生产力的方面。处在这种关系下面,可否说劳动力是微观上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连结点,市场是宏观上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连结点呢?不知这个看法是否成立。

但是有一点是不容怀疑的,那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资本主义制度也好,社会主义国家也罢,市场在资源的配置方面起基础性的作用。资源既包括生产资料,也包括劳动力,还包括土地、技术、企业产权等等,总之,一切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用,都离不开市场,都得依赖市场,通过市场,国家的宏观调控也要藉助于市场参数。市场尽管不在微观的直接生产过程中起作用,但是在宏观的经济运行、生产力的组织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没有这个环节,生产力诸因素就不可能组合到一起,形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没有这个因素,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也实现不了,何况市场的功能不仅仅是配置资源,它还有交流信息、指导生产、组织销售、服务消费和辐射等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生产力形成的作用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所以,问题的实质不是在于市场的重要性,而是在于可否把市场看成为连结生产力的环节和因素。以往我在研究生产力问题时,凡是能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都视为生产力因素、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凡是不能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都不视为生产力的内涵。市场肯定不进入微观生产过程。但是,如果我们把整个社会生产力区分为微观生产力和宏观生产力的话,微观生产力即企业是一个个生产力的结合点,在企业生产力的实现过程中可以不涉及市场,那么在企业之外宏观生产力的组织和运行中,市场这一因素就不仅仅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中心环节了。在这个范围内,完全可以引进市场机制的研究。可惜我们现在还没有建立宏观生产力经济学这一分支学科。以往我们所研究的,基本上是微观生产力。

不管怎样,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与生产力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市场体系的完善,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市场对于企业生产力形成过程的影响,市场在整个社会生产力组织中的地位,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这一切的一切,都应当成为生产力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五、对梯度转移规律应作必要的补充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论述生产力的梯度转移是客观规律。所谓生产力的梯度转移,是指生产力在地区、部门之间的流动,犹如水往低处流一样,从来都是从生产力高的地区和部门向生产力低的地区和部门转移,并且呈现一种梯度和阶梯形,不可能平行发展、同步前进,也不可能是从最高一下转到最低。我记得80年代中提出这一论点时,曾有同志反问:如果这样,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岂不永远落后下去了吗?

但规律是不依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就我国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快一些,这是事实,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是对的,但是要考虑条件。过去我们搞了许多“三线”工厂,在当时说来都是很先进的,几乎全在中、西部地区。可是现在大都搬回到城市,或搬到开发区了。能说它们搬得不对吗?不能。为什么这些年来上海的发展快呢?除了政策因素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优势、劳动力素质、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高一些,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从哲学上说,就是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从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就是梯度转移。我们要想办法加快中西部的发展,但不可能齐步走。同等数量的资本,投到沿海地区比投到内地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投资者当然愿意投到沿海地区。但内地有内地的优势,要搞资源开发,就只能投资于内地。我认为,我国西北和东北沿边地区,如果发展边贸,很有可能形成为经济较快发展的地带。这就是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地方,也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增长点。即生产力高的地方有低区,生产力低的地方也有高区,生产力梯度转移也可以是有跳跃的。总的趋势是高处向低处推进,但是如果有条件,低处也可以出现高峰。

生产力的发展同消灭贫困是直接联系着的。要求抑制东部来发展西部,或牺牲东部来发展西部,是行不通的。

董辅礽同志曾经发表过一个观点,认为梯度转移也不是机械地沿梯度推进。不要误解为西南、西北地区不可能出现生产力的高发点,一切以条件为转移。他的意见提醒我们,尽管规律表示一种趋势,但我们对生产力的梯度转移规律,还要作深入的研究。

标签:;  

生产力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注)_力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