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人民医院 276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医院的建筑设计中,为了节约能源,有效的保护环境,可以安装暖通空调系统,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就诊环境,同时也提升整个医院的舒适感,能耗水平更低。所以,为了有效的降低医院建筑能耗水平,节约能源,必须重点关注暖通空调节能的方法和思路,有效控制医院的开支。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建筑的能耗特点,然后探讨了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最后重点分析医院节能的创新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医院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思路;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新建医院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医院建筑的能耗比例,空调与供热(包括供热水与蒸汽)已成为最大能耗,其次是照明。下面将重点讨论医院建筑暖通空调方面的节能。
1医院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原则
1.1节能性原则
在目前的节能理念下,除了满足人们在暖通空调的使用下的舒适感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这也是它最基本的目标和原则。所以,二元论的提出就很好的协调了两者之前的平衡。针对一些技术型的建筑工程,它可以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达到人们对使用环境下的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完善了暖通空调的节能建设发展。
1.2低碳原则
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仅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周围的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在暖通空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低碳理念是设计工作者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贯彻到底的。为了解决暖通空调能源消耗巨大的问题,将其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相关人员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设计中要完善二氧化碳的污染处理,提高排风设计水平的能力。
1.3可循环原则
循环理念是节能环保理念中的一个重点,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技术的操作中,遵循可循环原则能够更好的达到节能的目的。比如说,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时采用带热回收的空调机组预热新风,进行热回收的处理;尽可能的使用地源热泵系统来重复利用能源;利用冰蓄冷技术来增强能源使用能力。这些循环的手段降低了暖通空调的运行成本,从而实现了节能的目标。
2医院节能的创新思路与措施
2.1规划与均衡整幢医院建筑节能
一般而言,在我国的大型综合医院中,大都是采取传统的冷热源设计,为锅炉与冷水机组的组合,针对各个科室需要的媒介(制冷剂、水或汽),主要有冷热源进行集中供给。在暖通空调系统中,采取的是集中供给热源和冷源,基于控制参数的要求最高的科室,将其作为系统的媒介与温度的标准。比如,为了设置湿度控制,可以将冷媒设定为8℃的冷冻水,在灭菌的设定过程中,主要是设定高压蒸汽媒,针对要求较低的科室,可以采取调量或调质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特定科室作为设计对象是这种传统冷热源的配置的特点,在实际的应用中,医院各个科室基本上都是采取高冷热源作为空调系统组成,大大的提升了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2.2针对不同处理过程采用相应能位的媒介
医院建筑功能科室多,如从医疗环境控制角度可分为一般科室(具有一般无菌程度与舒适性要求)和关键科室(对温湿度与无菌程度有较高要求,尤其是湿度控制)。除湿需要用较低的冷冻水,舒适性空调可采用较高冷冻水,以利节能。水温越低能位越高,水温越高能位越低。对于热媒则反之,水温越高能位越高,水温越低能位越低。产生能位越高的媒介所需的能耗越高,因此节能的要点是针对不同处理对象要求采用相应能位的媒介,即用高能位的冷冻水(≤7℃)去除湿,用低能位的冷冻水(≥10℃)去降温,而传统冷源用高能位的冷冻水(≤7℃)去做低能位的降温,用高能位的蒸汽转化为生活热水,耗能不言而喻。利用低能位热水采用辐射供暖应是不错的节能措施。医院用能另一个特点是医院昼夜负荷差异大,如果利用冷机夜间的富余冷量去蓄冰,白天就可采用蓄冰装置的融冰产生低温冷冻水(≤5℃),用于空调系统新风除湿(或湿度控制用),让新风承担全部湿负荷,而原冷机白天提高冷冻水出水水温(≥12℃)作为循环风机组(风机盘管机组、空气处理循环机组等)降温(或温度控制)用。除了负压隔离病房外,一般不要求干工况(干盘管)运行,以简化运行控制,提高温控反应速度。这样同一台冷机可产生两种不同能位的冷冻水,对新风与循环风进行适合各自能位的空气处理,节能效果大。
2.3采用复合能源站概念
在医院建筑的节能中,必须考虑医疗的特点,还必须要考量建筑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计算整个医院大楼不同时间段内的冷热负荷,针对不同机组类型、不同容量大小、不同能源类别的冷热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有机的组合。为了确保医院的能源安全,必须采取多能源的结构,避免停电现象的发生,不能只采取一种单一的能源。综合考虑医院每个阶段冷热负荷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促进能源的合理使用,保障医院随时处于供电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理念不是单纯抑制需求,而是从源头治起,只有改变医院传统的冷热源,才能有效节能。要做好医院节能,除了从建筑实体着手减少建筑负荷,综合各环节的节能措施,全面、有机地统筹安排,采用高效末端装置或设备,提高设施系统的效率(如风系统、水系统),采用各种热回收装置回收,对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热(冷)进行回收,保证建筑物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最佳,将废热排放量减少到最小等常规节能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还须针对医院用能特点,改变以各种功能科室(部)特定空间为控制对象的传统设计,将整幢医院建筑作为控制目标,综合规划与均衡整幢大楼的能源(冷、热媒介)供给,针对不同处理过程采用相应合适能位的媒介,根据医院全年负荷、季节负荷与不同时段负荷来合理配置多能源结构、优化多能源运行模式来实现最佳的多能源组合,才能大大提高医疗环境控制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真正有效地降低医院能耗。
参考文献
[1]吴利均.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研究[D].重庆大学,2009.
[2]沈晋明,马晓琼.医院建筑特点与节能[J].暖通空调,2007(08):72-78.
[3]贾北平.医疗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
[4]沈晋明,刘燕敏.《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编制思路[J].暖通空调,2015,45(03):41-46.
论文作者:夏利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节能论文; 医院论文; 建筑论文; 暖通空调论文; 热源论文; 科室论文; 负荷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