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52819800419XXXX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就是混凝土工程,因混凝土自身的一些性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隐患或问题,从而致使混凝土裂缝现象屡见不鲜,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固以及实用性,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到不到预期效果。对此,针对建筑混凝土裂缝现象形成的具体原因应进行有效的分析,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保障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安全稳定性能。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裂缝;因素;防治措施
混凝土自身存在的一些特性,如可塑性、约束性等因素,从而致使硬化后的混凝土的结构较为不稳定,会出现一些空洞和气穴,而裂缝现象也是较常出现的一种问题。混凝土结构在受到一定的温度变化以及承载力过大的情况下,潜在的威胁如细小裂缝就会进行不断的扩展从而形成严重裂缝现象,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给建筑结构整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此,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现象是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对混凝土裂缝现象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使建筑项目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促使我建筑行业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1]。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类型
(一)结构性裂缝现象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结构性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点:一,在建筑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针对混凝土结构方面的项目设计规划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较低;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外在的环境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技术原因从而引发混凝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不能全面注意就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从而保障建筑质量。
(二)非结构性裂缝现象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湿度变化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2]。湿度会致使混凝土发生收缩现象,从而引发裂缝。在较高的湿度环境中,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混凝土材料,会对外界环境中的水分进行吸收,从而造成自身结构的膨胀。而在阳光暴晒的过程中,混凝土在湿度环境中吸收的水分又会进行挥发,这个过程对混凝土来说是一个收缩作用力形成的过程,从而致使混凝土出现龟裂;其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使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混凝土裂缝现象。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过程不乏存在昼夜施工现象,我们知道昼夜的温差是较大的,或者天气变化较为明显时也会对室外温度造成差异,这种温差就会影响混凝土产生裂缝。此外,在建筑过程中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地基下沉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从在促使混凝土结构上出现异位,此时则表明混凝土承受力超负荷从而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原因
(一)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所用的混凝土材料,其不仅对工程的建设质量有一定影响,同时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成本也有直接的关系[3]。而且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一项内在因素就是混凝土材料质量不高。当建筑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不乏存在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在项目成本上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往往会选用一些质量不够标准的混凝土材料,而这些不标准的混凝土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一旦受到一些外在因素就会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裂缝现象。
(二)不合理的混凝土配比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比工作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配比是否科学、合理,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结构质量以及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阶段,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科学进行配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从当前部分施工企业来看,其为了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混凝土进行配比过程中,就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了提升,混凝土的水分比例严重不合理,虽然在施工过程中直接显现的可能性较小,但在施工后期没有进行完全混合的水分就会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产生水泡,从而促使混凝土的承载力以及稳固性较低,在应力集中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裂缝。
三、建筑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
(一)加强对混凝土的结构设计
为了促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提升,从而尽量避免裂缝现象的产生,需要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在混凝土的选择方面应选用一些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来展开项目施工,同时为了对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现象进行有效的防治,则要在建筑的承载部位提高钢筋量的使用,对于完全避免收缩裂缝现象来说是较不现实的,但对混凝土裂缝的宽度是能有效减少的,以此对建筑项目整体结构德波强度进行一定有效的保障。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在混凝土继续浇筑的过程中,较长运用的就是分层进行浇筑,这个分层浇筑过程,必须要做到每次确认浇筑高度,上层混凝土的施工浇筑工作应在下层浇筑的前期就完成浇筑工作,这样对冷缝的形成现象来说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从而使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应是匀速进行的,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因浇筑速度不均产生离析现象,如果在浇筑的期间出现不可避免的暂停浇筑,应该在已经浇筑的部分开始凝结前持续浇筑,以保障浇筑工作的整体性。在浇筑工作结束后,也要适当的对混凝土浇筑进行一定的保温保护,以有效减少因温度因素产生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天气环境过热时,也要进行一定的降温以及防晒处理,从而使材料的温度得到保障,有效减少裂缝[4]。
(三)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在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检测过程中,用注意控制温度。可以用符合标准的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从而起到控温的效果;干硬性的混凝土可以实施运用添加剂方式,从而使水泥的使用量得到有效减少,以起到防止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在混凝土进行混合搅拌工作时,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则需要用水帮助进行不断的冷却,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因季节性的变化,在寒冷的季节中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温工作,保温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一些长期暴漏在外的薄壁结构进行温度保护。
(四)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的加强
建筑工程施工在完成了混凝土的一切施工工作后,要进行有效的养护防护,对混凝土裂缝现象的防护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第一,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减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的自身降温速度。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约束应力的产生,还是得混凝土的抗拉行得到了提升;其次,混凝土的保温养护,能够均衡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差,从而使混凝土表面的松弛以及干裂等现象得到避免,进而有效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现象的产生。只有根据建筑施工标准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障建筑项目的安全稳定性[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以保障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一定要加大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从根本上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
使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固性以及实用性得到有效保障。当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深入,混凝土裂缝现象的有效防治技术也开始不断出现,相信未来混凝土裂缝现象更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军.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J].居舍,2019(17):4.
[2]赵国光.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J].河北农机,2019(06):70.
[3]沈国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11):219.
[4]侯怀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中国标准化,2019(10):35-36.
[5]虞涛.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9(04):339.
论文作者:阮能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现象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