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坝实施安全监测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希望对大坝的安全监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利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大坝在工作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大坝的正常工作,而且有利于保护大坝周边及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能够降低社会损失。因此,应该对水利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一、水利大坝实施安全监测的意义
(一)能够清楚的了解水利大坝的受力情况
水利大坝在工作状态中会受到不同种类的作用力,水会在大坝工作的周边流动,从而为大坝造成了较强的面力以及体力。此外,水利大坝项目以及岩体的强度会受到水的影响,水的长期冲刷会对水利大坝与周边的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做好水利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水利大坝的安全系数。如果水流速度过快,就会对大坝的坝体造成严重的损耗;另外如果水已经成了污染水,就会影响到水利大坝的生态环境。水利大坝有很多的闸门、孔洞与廊道,因为受到了诸多的荷载,从而干扰到了水利大坝自身拥有的应力分布,从而出现了水利大坝极个别地方出现了应力集中,这会影响到大坝的强度,也可能会破坏坝体。另外一方面,水利大坝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有一些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在后期运行中,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大坝的安全系数。所以对水利大坝进行安全监测极为重要,能够及时发现大坝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有效的大坝管理需要进行安全监测
水利大坝作为建筑物,有其特殊性,大坝的隐患不能及时处理,经过日积月累,一旦爆发,就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有效的大坝管理需要进行安全监测。一旦大坝出现溃坝,一方面会破坏大坝自身的结构,另外一方面也会对水利大坝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失。为了避免大坝出现溃坝,我国一直对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大坝在完工以后还受到其他原因的干扰、限制,大坝的安全隐患不能彻底排除,比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对大坝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大坝安全,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强化安全监测工作,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或是上报。安全监测对大坝安全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有效的安全监测可以动态了解水利大坝的工作情况,通过对大坝安全隐患的预防,能够保障大坝的安全。
二、水利大坝安全监测面临的问题
(一)负责监测的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
水利大坝的正常运作与否直接关系到周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大坝下游的人民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水利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最后还是要由监测人员负责实施的,只有监测人员认真负责,通过有效的监测,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但事实上,目前水利大坝的监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于负责监测的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没能认真的开展自己的工作,对于水利大坝存在的隐患自然也未能发现,不利于大坝的安全。
(二)缺乏有效的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以及设备
当前大坝的安全监测中所用的技术过于陈旧,监测结果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例如如果在测量水库垂直位移以及水平位移时候,当前大多大坝还会选用视准线法,这种方法比较老旧,导致结果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误差。这种误差虽然和应用先进技术测量的大坝测的结果差距较小,可是精确度不够,必然会影响到大坝后期的安全监测。我国为了更好的实施安全监测,也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研究单位。可是,因为我国这种研究发展时间不长,也没有建设相应的设备对大坝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当前大坝的监测工作更多的是依赖工作人员的人工巡视。所以加强自动化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技术还是极为必要的[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负责监测的人员素质偏低
为了保证安全监测有效的落到实处,需要负责监测的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因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是在不断更新发展的,因此监测人员也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满足这种工作需求。但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大坝安全监测人员的素质偏低,不符合大坝监测的要求。此外,大坝安全监测需要不断地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但是监测人员未能及时掌握新设备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让监测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大坝的安全运营[2]。
三、针对水利大坝安全监测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增强负责监测的人员的安全意识
因为负责监测的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导致监测结果不理想,因此增强负责监测的人员的安全意识极为重要。第一,应该让监测人员充分认识到大坝监测的重要意义。第二,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特别是在购入新设备、新技术之后,应该让监测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第三,要加强大坝安全监测的宣传工作,这种宣传不能仅限于水利部门,还应该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工具,利用这种强化宣传提升监测人员的安全意识,另外还可以让普通民众了解监测的重要性,提高民众对于大坝的忧患意识,一旦大坝出现安全问题,民众也可以积极配合做出撤离等相应的应对方案,降低风险损失。另外民众具有安全意识后,可以自觉主动的对大坝采取全方位的监督,民众的参与更有助于大坝的安全运作,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3]。
(二)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强化监测设备的建设
首先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这能让监测人员及时获取大坝的相关数据信息。比如大坝CT技术,这种技术在我国已经较为成熟,此技术能够定量的反映出大坝的坝体材料的问题,例如病害、以及老化损耗。
其次是强化监测设备的建设。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来加强大坝的安全监控,例如当前的DMS-IV智能分布式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就能智能化的对大坝进行安全方面的监测,能够提高监测的质量。另外,为了实现全面、可靠监测,大坝的周边应该建设有先进且可靠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实现了对大坝的全面监测。此外,对于大坝要采取规范化管理,要加强大坝的巡视以及维护,要对监测设备定期检查,保证监测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监测的效果,实现大坝的安全运行[4]。
(三)提高负责监测的人员的素质
目前的负责大坝监测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不符合监测工作开展的标准,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监测的效果,因此,提高负责监测的人员的素质较为重要。第一,需要为负责大坝监测的工作人员开展定期的学习培训,真正意义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保证安全监测工作的高效落实。第二,因为大坝监测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等,这对这些新事物,应该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熟练掌握,通过指导,强化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监测人员的熟练操作是安全监测的基础要求,有利于发现大坝中存在的风险,并就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能够提高大坝的安全系数。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大坝安全监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安全意识、技术和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等,这些都影响到了监测的效果,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不断完善监测技术,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以及素质,做好我国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惠芝.水利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7):212-212.
[2]胡晨媛.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00211-00211.
[3]郑胜意,吴宇峰,李信,等.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9-12.
[4]马雷斌.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00037-00037.
作者简介
陶子傲(1993—)男,汉族,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大坝安全监测。
论文作者:陶子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大坝论文; 水利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