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整合教学;学生
引言:数学内容的学习本质是,老师授人以渔,教会给同学们思考和学习的方法,进而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同时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学习是为了最终的应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同学们对数学的理解能力,通过开展“做中学”模式,培养动脑与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1、“做中学”模式的优点
1.1比较简单直观,可以为学生有效吸收
数学讲究逻辑思维,对还没有完全建立思维框架的小学生来说,属于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所以老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时,要格外注意教学方法,如何能让学生快速、容易理解课堂知识,与老师所选用的教学模式息息相关。通过应用“做中学”相关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去学习,可以大大增强其对数学的理解程度。
1.2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通过开展“做中学”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方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找出一些多边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继而强化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在原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要对公式死记硬背,效率极低,且效果并不如意,很容易遗忘,而通过这种情境整合的方式,可以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同时是怎么用的。
1.3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群体缺乏足够的自律性,通过开展“做中学”情境整合模式,将课本上的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连接,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帮助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后期同学们的学习生涯也是有着莫大益处的。
2、“做中学”情境整合模式如何构造?
2.1创设问题情境
只有将学生放到一定的问题情境里,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将课本上的内容与情景相连接,做到应用知识,在应用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并未完善,抽象思维不够完善,所以需要老师帮忙设立专门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们跟随问题的步伐进行思考。所以情境的设立便尤为重要,当前情境的设立遵循一个主要原则,那便是所创设的情境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简单来说,创设情境要能引起同学们共鸣,要能轻易被其理解,方便其建立自主学习架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学习《可能性》一课中,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可能性的认知,老师可以准备相应的道具,帮助创设相关问题情境。比如可以通过掷骰子的方式,让同学们在掷骰子的过程中了解可能性的意义,将数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真正体验“做”的情境。
2.2加强整合力度
问题情境的设置并不只有一种,可以设置故事问题情境,也可以设置动手操作问题情境,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境的设置,都需要加强整合力度,推动学生动手的同时也动脑,将生活常识转化为数学知识,推动学生加强对数学的理解。整合的过程便是学习的过程,是数学要素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效对教学资源、对课堂、对情境进行整合,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质量,对打造优质课堂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3正视其中的问题
在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难免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比如小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起到理想中的效果等,一旦发生这些问题,老师应立足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认真反思,及时找出“做中学”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此间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个教学模式的作用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之上,在课堂之下,老师也要加强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准确把握同学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模式,选择最合适的一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案。
2.4不可急于求成
我国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教学结果,比如在学习一系列公式时,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学生却不知道公式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公式应该应用在哪种情况之下,所以这样的课堂效果实际意义不大。据我国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注重分数的情况仍然存在,但数学真正注重的却不是分数,而是考验学生对其中的综合能力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应用“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不过分追求“效率”,真正让同学们稳扎稳打,提高其学习有效性。
结语:
新课改的推进,虽然已取得部分成效,但也正是因为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导致老师在选择教学模式上有所犹豫,且因为对部分教学模式的不熟悉,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难免产生诸多问题。比如在选择“做中学”情境整合模式上,老师要分别从情境的创立,以及情境的整合上下功夫,真正提高这项教学模式的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栾霄.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88.
[2]郭聪灵.论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J].商,2014(05):259.
[3]许红梅.浅谈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3(09):86-87.
论文作者:尹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情境论文; 同学们论文; 中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数学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