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式领袖群体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宁论文,领袖论文,群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O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02)01-0001-04
领袖群体的战略性要务,就是以立体化思维,把意识图谱转化成空间通道。基于这一 学术性命题,当代世界一般认为,领导是创造,管理是服务;领导是从远见卓识到真正 承担责任的立体化创造。
面对知识经济的强劲挑战,在新与旧的时代性交界线上,人们要以更开阔的战略视野 ,更清新的思想境界,更优化的思维方式,把最强劲的挑战转化成最佳的机遇。对于广 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置身其中的社会主义中国,肩负着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的重担, 一项最为重大的任务,就是造就强而有力的国家领袖群体。
面向21世纪,国际战略之争主要是人才之争。国际多领域专家普遍认为,在人才领域 ,现实态势与未来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战略反差。
主要针对西方国家的情况,日本专家提出,在“超凡型领导人将销声匿迹”、“职员 型领导人”涌现之际,要激发“政治天才”投入政界。为此,日本早在80年代初,就创 办了“松下学校”,以后又创建“企业管理大学”,以培养21世纪初期的国家领导人。
与世界演化大体同步,亚、非、拉国家由战后“有创见”的领导人让位给“务实家” 。亚洲作为其典型,已兴起新老交替之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相继走上这条 演化之路;印度、巴基斯坦、缅甸、菲律宾将处于“易变”阶段。非洲、拉丁美洲在“ 民主”与“市场”地夹击下,领导人才的综合素质将出现波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先生提出,发展中国家政治领导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存亡”。[1]但在这一关键问题上, “由于出现‘政治领袖’与‘行政人员’自然变位,酿成了某些战略性弊端。”同时, “与信念强度渐次疲软成为此消彼长关系的是平庸因素无序扩张,它已构成面向未来世 界的另一个危险点。”[2]
有关发展中国家战略人才现实分析与战略前瞻,令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国家政治领袖 群体的关键性。在知识经济进程中推进世界多极化,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更多的 新问题。
正如《国际战略学》一书所论证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乃至在世界现代史上 ,中国共产党所拥有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数量和素质曾经是举世无双的,并且在干部培养 与管理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
以世界人才学观察与国际战略学审视,“我国各级领导人才的选拔大体处于苏联40年 代水准,要达到苏联50年代中期水准,可能要到90年代中期,甚至会更晚些。”[3](P3 88)鉴于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考虑到“开创性”与“维持性”的交错特征,有关领导 群体的运作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认为,有关这一方面以列宁为首的苏联第一个领 袖群体可作为典型案例。
领导就是创造。在苏共历史上,列宁式的领袖群体是最具创意的政治人物集群。在20 世纪初,俄国处在新旧世界的交界线上。置身于那风云变幻的时代,以列宁为首的布尔 什维克党,高举无产阶级革命火炬,在世界历史上首次突破了旧世界的战线,创建了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具创意的光辉结晶。内战结束后,列宁在苏维 埃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这个国家开始首次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与商品经济相结合;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与其相适应,要“改 造毫无用处的国家机关”。[4](P722)列宁颇具创新的“新经济政策”,以及为此“改 造”“国家机关”的国策,被认定为20世纪世界的三大优化国策之一。可以认定,创新 力是列宁式领袖群体的核心要素。
苏联学者认为,杰出大脑+坚强意志=聪明领导人。[5]作为苏共历史上最杰出的领导人 ,列宁对构造其领袖群体机制的独到性贡献,是“三维组合”;其运行机理是民主集中 制。“三维组合”超前地拉开了世界人才学的“三区理论”,展现了无产阶级无穷尽的 创造活力。领袖群体中的民主集中制,就是全方位的在民主与集中上优选适应本国国情 的最佳结合点。回顾美国建国初期的分权与集权的纷争,可以自豪地说,无产者在实践 上首先回答了资产者没有解决的难题。
理顺就是民主,民主与集中的科学控制就是政治。在时代交界线上,苏联的第一个领 袖群体是把民主集中制与列宁在实践中形成的特殊权威结合起来。这种特定的运行机制 ,既引来了苏联现代史上多领域的“黄金时代”,也引发了苏联第一个领袖群体的结构 性分解。
苏维埃俄国以列宁为首的领袖群体是科学机制的动态性合成。我们在这里所界定的“ 三维组合”这一概念,它是基于国际战略学的“三区理论”推导而出的,并适用于世界 人才学在学理上的特殊界定而应用的。以“三区理论”解读“三维组合”,即“前区” 是创新,“中区”是调整,“后区”是基础。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从人才素质活力 运行机理来说,都是这样“三区”基因所组合的,互相差别也仅仅是三者之间的系数有 所不同而已。在“三区”之中,各自都有相应的人物组成这一特定“区”的“集群”, 并使该“区”的“集群”得以发挥出相应的战略效能,因而使整个领袖集体发挥出结构 性运行的势能。
任何组织或群体,都是在特定的“基础”上,实施带有“创新”性的战略目标及其相 应的战略规划;而任何战略性规划在实施进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必 须进行相应地“调整”。按照这一理解,我们认为,在苏维埃俄国初期,列宁的领袖群 体,在“前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中区”的代表人物 有:斯大林、捷尔任斯基、古比雪夫、乌里茨基、柯伦泰、卢那察尔斯基、加米涅夫、 季诺维也夫等。“后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维尔德洛夫、加里宁、伏罗希洛夫、布 琼尼、伏龙芝、奥尔忠尼启泽、莫洛托夫等人。
成功的秘密在于简单,这是发达国家“情报术”的核心。拉丁箴言确认,简单是真的 标志,美是真理的光辉。世界文明史也一再验证,人类智慧最纯结的产物往往简单得惊 人。国际战略学从纵向与横向交错中审视大千世界的万物演化,提出一个命题是,对复 杂问题进行“简单”审处,即本着“世界之大容于3”的机理。据说,一个布达佩斯家 族的计数范围就是“1、2、3”和“许多”。这个家族世世代代出现过才俊型人才,某 些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在实质上,1、2、3=许多; 它包容了一切。或许还有其它原因,中国人有句习以为常的话是“事不过三”。事实上 ,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等,已包容了整体。
宛如足球,因为它简单,它因此也极为复杂,并拥有无穷尽的魅力。一个国家的领袖 群体更是那样,以简单凝聚全民族的整体,以简单推动整个国家生机勃勃地运转。苏维 埃俄国面对一个伟大而艰难的开国大业,它的首要特征就是要张扬创新性。创新必须在 特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度是这一基础所提供的允许值所决定的。创新必须在坚实而稳 定的基础上展开。这个时期苏维埃领袖群体“后区”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党政军各方面的 主要领导人,他们在各自的部门分兵把口,按规则进行严格地管理,使国家的全局一直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强有力地控制之中。“后区”人物“集群”扎扎实实而卓有成效的工 作,才使整个领袖群体的创新度富有了结构性的保证,从而为列宁等“前区”代表人物 提供了最开阔的社会空间。“后区”的领军人物是斯维尔德洛夫。
斯维尔德洛夫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深刻地洞悉了沙皇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对新 生的苏维埃俄国经济与社会,乃至于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更有深入骨髓的理解,特别是 对其党政军,以及各种色彩的社会团体等具有总揽全局的才能、魅力与更可贵的亲和力 。斯维尔德洛夫在当时就被誉为苏维埃俄国的“大管家”,他在关键而危难时刻,稳健 而强有力地协调与处理党政军日常重大要务。列宁高度赞赏斯维尔德洛夫,称颂他为“ 职业革命家最完美的典型”,是苏维埃俄国的“第一人”。
一位“世界大脑”级人物提出,雄心大志从基础做起。在构造领袖群体中,要高度重 视“后区”,因为它是伟大的基础。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中,列宁是总设计师与总指挥 ,托洛茨基是总建筑师,而斯维尔德洛夫则是位“大总管”。斯维尔德洛夫不仅总揽武 装起义有关准备工作的具体实施行动,而且还细密地监视反动的“临时政府”所发出的 命令和兵力布署等。
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在领袖群体中的“前区”与“后区”的关系,就是“领导者 ”与“管理者”的辩证统一。作为“三维组合”的“基础”部分典型代表人物,斯维尔 德洛夫与列宁的工作风格有其共性,更有其不同的个性。列宁是位创新性人物,其意志 、魄力和作风更多地体现在“快”字上,斯维尔德洛夫的忠诚、决心和气质更多地表现 在“稳”字上。在社会主义大业中,“快”与“稳”相互依存,共容共生,与时俱进。 就“领导者”与“管理者”而言,前者决定办什么事,后者是把事情办好;前者更多的 是想到人,后者更多的是想到规则与程序;前者要求变革,后者要求稳定,而广大人民 群众既要求变革,又要求稳定。列宁充满着时代化的激情,斯维尔德洛夫素有现实中的 冷静。在领袖群体中,这是“动”与“静”相结合的两位领袖人物:列宁是社会主义苏 维埃国家核心领袖的最高典范,斯维尔德洛夫是领袖群体中稳健运筹与得力实施的超级 巨匠。
基础支撑创新。按照“三区理论”,列宁处在“前区”,在“三区组合”中,“前区 ”处于“创新”的前锋带。在苏维埃俄国初期,处于“前区”的三位主要领导人,托洛 茨基是“革命家”,布哈林主要是“理论家”,而列宁是核心领袖,他既是革命导师, 又是理论大师,因此才能有力而均衡地统领托洛茨基与布哈林。
在领袖群体“前区”中,其三位代表人物的个性可谓泾渭分明,在某些重大问题的分 歧上可谓大相径庭。领袖群体的创新部位如此相异,它正是内涵创新活力的一大源泉。
求同机制基于维系,求异机制基于创新。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在某些重大问题上 的分歧与争论,它在实质上反映了党内、国内的矛盾与冲突,甚至也反映了社会中的“ 左”、中、右的思潮,有时甚至达到了“危险”的边缘,而这正是在“燃点”上创新的 最佳时机。
列宁拥有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和巨大的思维活力。非此,或者党失去创新力,或 者造成党的分裂。国际斯拉夫事务专家一个倾向性看法是,这正是列宁的杰出之点。在 列宁看来,在矛盾中生活是人生的乐趣;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矛盾、冲突恰是自身充满 活力的表现,进而使党成为生机勃勃的创造力量。正因为这样,即使在布列斯特和约的 问题上发生过尖锐的争论,列宁、托洛茨基和布哈林在相关选举中,仍是得票最高的三 位领导人。这也是党心所向,列宁的杰出就在于他溶于其中而尽展核心之效。
列宁作为党和国家的核心领袖,其更伟大之点则在于在否定自我中开掘自身的巨大的 内在力量,进而展现出最具创意的巨大战略势能。众所周知,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农 村政策,列宁长期的主张是推行“共耕制”,即以后由斯大林实施的那种“大农庄”机 制。但是,在内战结束后,面对农民的暴动,有人主张用坦克去镇压,而列宁则“镇压 ”自己,即坚决地放弃“共耕制”,坚定的实施“合作制”(单干),果断地把“列车” “转上另一条轨道”。[6](P345)与“共耕制”相比,这是一个180°的大转变。在一个 以农业人口为主要居民的国家,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列宁变“直接过渡” 为“迂回过渡”,变“直接路线”为“间接路线”,即通过漫长的迂回道路往往是达到 目的的最短途径。布哈林对“新经济政策”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地论证。顺便一提的, 是二次战后初期,苏联一度出现“粮荒”,为解燃眉之急,当时作为苏联粮仓的乌克兰 曾一度借用“合作制”而实施“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并取得重大效应,使苏联 度过了粮食危机,这一政策在50年代初被斯大林所终止,乌克兰又重现集体农庄。
国家领袖群体的“三维组合”,“前区”与“后区”以“中区”对接。“中区”作为 “调整”功能,它是在微调中使“三维组合”有序地焊接为一体,进而发挥承“前”启 “后”的巨大中转性战略势能。在党的组织工作与日常工作中,主要由斯大林来协同。 在布尔什维克党与有关前期党派成员事务中,乌里茨基具有疏通的作用。有关党与文化 艺术界、科学界交往中,卢那察尔斯基则发挥沟通的能力。而在党与国家要务的实施中 ,诸如肃反、经济与交通的关键性难点上,捷尔任斯基则是位最有力度的应对人物。
捷尔任斯基作为领袖群体中的“中区”典型代表人物,他的“调整”作用具有能动性 、灵活性与强力性。捷尔任斯基被人们称为“列宁的真正拳头”,不管在何等艰难时刻 ,他总是在关键性岗位上迅速而准确地解决关键性问题。在国家全局的战线上,他总是 迅疾而有效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关键链条上的险难环节,进而盘活整个战线,这是一个 灵活机动、迎刃而解的“调整”活力。在“三维组合”中,捷尔任斯基的特异性“调整 ”活力是以其流动的方式在实践着列宁式的示范工作效应。
在苏联的第一个领袖群体中,列宁最具创造活力,是核心领袖;捷尔任斯基善于处理 应急要务,能动地调整;斯维尔德洛夫稳健而全面,是苏维埃国家“头号组织家”。三 者牵引各“区”,并交互感应、激发,进而使党生机勃勃地运转,使政府在务实中飞腾 ,创造出了苏联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列宁领袖群体的“三维组 合”及其运行机制是对世界文明史的独家性的特别贡献。
正如人们所注意到的,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群体中,毛主席是“前区”的核心人物, 周总理是党政军的“大管家”,而陈云同志则是处于“中区”的具有“调整”能力的人 物。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这一“三维”性运转也受到高度地赞赏。
众所周知,苏联第一个领袖群体的“三维组合”,其“三区”领导人物列宁、斯维尔 德洛夫与捷尔任斯基过早地逝世;又由于极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等,斯大林终止了“ 新经济政策”,并推行了高度集权、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其相适应,斯大林变 列宁的“三维组合”为“一维”自我随意运转,并酿成了组织人事体制的结构性弊端。
正面经验宝贵,反面经验深刻。我们在全面审视苏联领袖群体中感知,列宁式的“三 维组合”及其运行机制,也是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事务的永恒馈赠。
收稿日期:2001-12-11
标签:斯维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