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福英(鸡西矿业总医院医疗集团和平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护理路径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选择在2012 年1 月至2013 年9 月间入住在我院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75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5 例,观察组50 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模式,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以及手术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术中仪器故障为3 例,手术标本错误为1 例,护理漏项为3 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观察组术中仪器故障为1 例,护理漏项为2 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患者应用手术护理路径进行手术配合护理能够使手术时间得到有效缩短,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手术护理路径;内径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95-01
手术护理路径能够优化医患、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感,有利于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特就手术护理路径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75 例于2012 年1 月至2013 年9 月间在我院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69 例胆囊多发结石患者,6 例胆囊单发结石患者,6 例患者合并息肉。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5 例,年龄范围居于17至63 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2.7±5.2)岁;观察组50 例,年龄范围居于18 至67 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3.1±4.9)岁,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病情、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前访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随访等常规护理配合模式,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路径模式,建立手术护理路径表,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按时间顺序完成护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确定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护理路径管理,按照护理路径表,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配合进行标准化的护理流程,避免发生漏项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手术配合的顺利进行。具体如下。
1.2.1 巡回护士护理 手术进行前1 天,由巡回护士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了解,同时进行心电图、凝血以及血常规检查。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以及病情方面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明确接受手术治疗对于改善自身病情的重要作用,告知患者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协助患者进行禁饮、禁食等肠道准备,将假牙、配饰等取下。手术前半小时对各种仪器设备、手术室环境以及布局进行检查,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然后将患者送入手术间。取合适体位,协助麻醉医师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
手术进行过程中与洗手护士合作完成各种仪器的开关和操作,手术完成后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复苏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1]。
1.2.2 洗手护士护理 手术进行前做好手术器械的清洗、杀菌、装卸等操作和性能的检查工作,提前上台进行器械准备,对各种敷料、器械等进行清点,避免遗漏。手术进行过程中协助患者进行手术操作,手术结束后于主刀医生以及巡回护士进行敷料以及器械的清点,确保数量无误后签字确认。协助巡回护士进行冲洗吸引系统、电刀、胆道镜以及腹腔镜的撤除工作,对器械进行清点和擦洗后送入供应室高压灭菌[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1.0,采用t 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 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对照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1.8±6.4)分钟,手术时间为(44.9±10.6),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为(15.4±5.8)分钟,手术时间为(34.1±9.4)分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中仪器故障为3 例,占12%,手术标本错误为1 例,占4%,护理漏项为3 例,占1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观察组术中仪器故障为1 例,占2%,护理漏项为2 例,占4%,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作为高效的护理模式,手术护理路径主要指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在护理程序的指导下,在手术室专科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这一护理模式不但能够保证手术配合的完美性还能够满足手术的个性化护理配合,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变广。
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配合进行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能够避免漏项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手术配合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推动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3]。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对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患者应用手术护理路径进行手术配合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优化医患以及护患关系,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和优化,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 聂翠霞,郭璐瑜,冼梅芳. 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根系[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4(20):1246-1248.[2] 王玲珠. 内镜微创保胆取术术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体会[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9(30):295-296.[3] 余世芳.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0):148-149.
论文作者:宫福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护士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