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情报学论文

新环境下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情报学论文

新环境下情报学科建设座谈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座谈会论文,情报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3日至4日,中国国防科技情报学会学术委员会,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论方法委员会和《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在北京联合召开新环境下情报学科建设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许多年轻博士和专家、学者共20人。

关于新环境的特点,一种观点认为有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信息化和产业化这4个“新”,另一种观点对环境进行细分,归纳为以下6点:①世界正面临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的大转变;②一些发展国家正在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和材料、 能源已成为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的3大基本支柱;③我国信息化程度较低,还不能说进入信息化社会,同时要正视我国信息诸侯林立的现实;④当前我国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大转变,明确提出两大发展战略;⑤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加强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设,重视信息的桥梁作用和推动作用,并突出其快速反应能力;⑥“信息战”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与会者普遍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交流、服务发生很大变化,时间、空间、观念都有很大变化,世界经济发展整体化越来越明显,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安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市场竞争的环境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代表认为今后学科建设和发展主要是研究文献信息管理和信息的激活。有的专家指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到今天,研究管理是事物的核心和本质,文献信息管理是使图书馆和情报从本质上实现了一体化。北大老师从教学的实践认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破土而出——信息管理学,这和国外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合并为信息管理是一致的,提出信息管理是研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于信息资源管理加信息活动的管理,并指出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上加以研究。但也有的认为3个层次跨度太大,有的认为研究面不要太宽,重点在微观层次的研究。

有的学者明确指出,学科的发展应从大情报观出发,和实践相结合,从自动化系统、信息经济学、标引分类、认知过程、信息检索、信息寻求、基础理论、情报科学史的研究这8方面加以具体研究。 基础理论应探讨有关哲学在本学科的应用,情报科学认知范式的转变,从系统论到认知科学的转变。新的情报信息系统应由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相应的信息机构组成,应适应社会、人类的需求。

有的学者认为情报产生于竞争、对抗、冲突之中,信息可以共享,而情报不能共享,情报为决策服务,情报是智慧的产物。和平时期的情报主战场在经济、在企业,转变为经济—技术情报,情报应大有用武之地。

与会者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也有的称文献信息学)离实践远,只有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科发展,情报商品应增加信息含量,改变其结构,切入社会、切入经济生活,情报学为企业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但要找切入点,打开局面,这是可能的。有的明确提出将学术引向适用。有的觉得情报学存在着各学科相互碰撞和交叉,出现了基本概念的混淆和学科研究范围的问题,情报学应研究所有专业的共性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作指导。有的提出传播学的发展和情报学关系密切,应将传播学引入相关研究领域。

关于情报学发展现状,有的学者用“游离的学科和学科的游离”,和“发展的学科和学科的发展”来描述,认为情报学的发展要正视历史,研究现状。至于学科的名称,有的学者认为不要寻求信息、情报定义上统一,而应从术语学的观点出发研究概念框架。

学科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与会者认为今后应加强以下问题的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社会信息化的机理和规律、范式的转变(机构范式—信息运动范式—认知范式等)、基础理论以及各种哲学思想、认知过程、网络环境信息单元和知识单元的研究以及电子信息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认清新环境的特点,增强学科建设的责任感是这次会议的主题。与会者各抒己见,争论热烈,思想活跃。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论方法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霍忠文作了总结。兵器工业情报所刘景利副所长莅会,并对专家、学者与会和会议的成功表示祝贺。

此次会议为即将召开的“新信息环境下学科(情报、信息)建设”研讨会作了舆论上的和组织上的准备。

与会全体代表对《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社为推动我国情报学科建设所进行的长期不懈地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

(本刊记者)

标签:;  ;  

新环境下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