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沈雪英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沈雪英

江苏博硕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核心内容,混凝土施工技术通常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寿命。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整个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开展中,混凝土施工一直都是整个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更是直接影响着整个房屋工程的质量。受房屋建筑工工程较长、施工复杂的影响,混凝土施工中必将会出现很多突发性的问题,面对房屋建筑工程越来越高的安全质量需求,施工人员要想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需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要点和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从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各个施工环节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1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1原材料质量影响混凝土拌合物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中用于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原材料物理性能变化较大,即使调整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粘稠扒底、离析泌水、含气量大、粘聚性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混凝土拆模后表面蜂窝麻面,有水印、裂纹、颜色不均匀等现象,从原材料方面入手分析,原因如下:(1)如水泥磨的过细,致使水化反应加快,水化热较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水泥入库温度高,致使出机混凝土温度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水泥熟料来源不固定,化学成分有差异,导致和外加剂的适应性不好;水泥厂家为节约成本,掺加大量的性能较差的粉煤灰,导致水泥的碱度降低,致使水泥和外加剂适应性不好;由于资金和保供等原因,现场随意更换水泥,致使水泥和外加剂适应性不好;(2)粗骨料破碎过程中,使用廉价的颚式破碎机,使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高,空隙率大,质量波动显著,导致混凝土拌合物胶凝材料用量明显偏大;粗骨料中5~10mm的颗粒很少,不仅增大胶凝材料用量,影响体积稳定性,而且影响混凝土结构承受动载时的传荷能力;(3)优质的含泥量少的河砂越来越少,细度模数较小含泥量大的细砂和细度模数大的粗砂被大量使用,甚至局部地区开始使用石粉、机制砂替代河砂,都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离析泌水等现象;(4)减水剂质量良莠不齐,目前市场上的减水价格从1~7千元/t价格都有,小型的减水剂厂在复配过程中使用廉价盐类、铵类等的化学药品,使减水剂起不到减水作用,即使提高减水剂掺量也达不到相应的减水效果,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1.2温度效应引起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混凝土在施工期间,水泥水化产生的大量水化热,混凝土为热的不良导体,内部温度急剧上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混凝土外表散热较快;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在地基或支座的约束下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使混凝土表面出现热裂缝或贯通裂缝,造成混凝土整体结构安全性下降。因此,覆盖或者内部降温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所处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之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导致混凝土工程出现收缩裂缝。

1.3建筑施工中人为因素引起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房屋建造工程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实际的工作中,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房屋建造工程都是由房地产企业进行承包,房屋建造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用户的需求,普通用户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也了解很少,建设方、施工方对商品混凝土站的监督不到位,导致部分混凝土生产厂家处于无人监管的边沿地带,搅拌站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混凝土质量指标经常出现分布离散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过程中的试块留置和拌合物性能测试都是做表面文章,完全没有按照实际抽查,不能反映实体工程质量。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堵车、道路不畅、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沟通不到位、混凝土罐车发货太快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出机后等待时间过长,坍落度损失过大,混凝土工作性能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现场作业人员随意加水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混凝土强度降低,以上问题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的正确性,需要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对于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明确到个人,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监督,可以更好的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同时在施工之前做好对相关施工材料的检查,加强对支架、钢筋等相关材料的质量检查,对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检查,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比例进行混凝土的配比,以防出现偏差。

2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采用优质的原材料

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选择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基础的环境,原材料的好坏对于施工技术的发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保证材料的优质性,例如在对水泥、砂砾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质地、大小等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材料的指标与工程的施工要求相符合。

2.2严格配置材料比例

在选择好的材料之后,就需要对材料之间进行合理的配比,采用一定的比例,保证材料的性能达到施工要求。在进行配置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取样做好检测,通过实验得出相关数据,再与标准要求相对比,从而满足施工的需要。在检测结果合格之后,依据比例来进行大量的配置,保证比例的协调性。

2.3拌和混凝土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对混凝土拌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拌合不规范的话,就会使得混凝土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从而对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合的时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可以在施工之前做好试拌,即就是依据试验所得到的的配合比来试拌,然后将试拌的混凝土样品进行检测,如果与施工要求相符的话,就可以将配合比确定下来。

2.4保持混凝土均质性,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要保证均质性,因此要对设计规范严格依照,对搅拌速度与时间合理的控制。此外,还应当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从而使得混凝土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2.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会直接决定施工的质量。因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加以重视,在正式进行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与钢筋搭建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模板的制作安装是否与规范相符,对钢筋结构的情况进行确定。在确定好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以及高度智慧,应当选择有效的振捣设备。例如,在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时,施工单位在对每一层的浇筑高度确定好之后再将平板式或者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其中。在对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性,如果出现浇筑间隔的情况,应当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段前。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好需要对钢筋以及模板的位置进行关注,需要在剪力较小的区域预留相应的施工缝。

2.6混凝土振捣

在进行浇筑施工,就应当开始振捣工作,这样的话就能够保证模板当中混凝土的均匀性。从实践工作当中发现,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应当依据混凝土的种类或者是工程量的大小来进行,主要有机械与人工两种方法,但是不管是采取哪一种方式,在混凝土振捣的工程中都应当遵循快插慢拔、插点均匀的严责。除此之外,在振捣作业当中,应当保证振捣棒能够插入到下层的混凝土当中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上下层混凝土之间出现缝隙,一般情况下每一次的振捣时间应当在20s左右,一致保持到混凝土的表面没有泛浆或者是气泡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如果施工单位选择的是平板振捣器的话,应当对已经振实部分的边缘位置进行覆盖,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

2.7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在施展加工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对养护管理缺少相应的保护是混凝土经常出现裂缝的原因。假如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沁水的现象,就应该立即对沁水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不然就极有可能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混凝土其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建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施工的周期比较长,施工范围比较广,其中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也是比很多,主要有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比和施工工艺等的因素,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做好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柳生.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4(10):285.

[2]蒋敏.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207~208.

[3]弭纯芳.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

论文作者:沈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沈雪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