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命管理”理念的学校教育管理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基于“使命管理”理念的学校教育管理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基于“使命管理”理念的学校教育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管理论文,使命论文,理念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使命管理”理念的产生

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在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理论从经验管理转向了科学管理理论;第二次变革以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等为代表,著名的霍桑实验,揭示了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影响,也有人说“这是人际与行为管理科学”;第三次管理理论的变革是管理理论丛林,出现了许多管理模式,如系统管理、权变管理等,使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走向混沌化、人本化。

“使命管理”理念是2001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管理国际研讨会”上,由美国德鲁克基金会主席弗朗西斯·赫塞尔本所作的题为“新世纪的使命管理”的演讲中提出的。“使命管理”是她一直倡导的管理新理念。她认为:一切工作都源于使命,并与使命密切相关,你不是为了管理而成为管理者,而应是你为了使命而成为管理者,你所做的一切工作,无非是与大家进行沟通,让大家接受这个使命,然后团结并带领大家,朝着这个使命方向前进。使命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表达了我们“为什么做”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如果一个组织没有使命,那么它有可能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何时做”,而不知道“为什么做”。事实上,只有弄清楚“为什么”做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管理者永远不能取得应有的绩效,永远也发挥不出组织的最大潜力。

1961年12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过程方法能够包含和综合当今的各种管理理论。这使得各种管理理论都可以归结到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职能这个连续的循环过程之中去。赫塞尔本的“使命管理”同样可以集当前的管理理论于一体,可以称“使命管理”为管理理论的本质或纲。“使命管理”为什么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呢?因为,一是无论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都必须有自己的使命,才能称为是有效的组织,才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二是无论是哪种管理理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组织完成自己的使命;三是组织中的成员必须都具有使命感,才能更自觉地去为组织的使命而努力;四是使命管理的理念适用的范围很广泛,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何种组织,采取何种管理模式、何种管理理论作指导,其最终目的无非是走向使命。可见,“使命管理”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众多的管理理论丛林趋向于一体化、人本化,可以说使管理理论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使命管理的组织任务对学校教育管理变革的启示

赫塞尔本指出,“使命管理”下的组织必须完成以下八项任务:自我评估、重审使命、取消等级制度、挑战陈规陋习、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分配领导力、身先士卒和改善组织。赫塞尔本主张打破陈规陋习,传统的管理可以说是一种“方形管理”,它把一个组织打造得像一个盒子,所有的人都在这只盒子里做事,使用的是命令和控制式的语言,采取的是上司和下属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和结构曾经起到了维持内部秩序的作用,但现在,这种管理落伍了。因为把人们装进盒子里就无法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也就阻碍了创新,使整个组织陷入了僵化。赫塞尔本认为,好的管理是圆形的,而绝不是方形的。她所倡导的是“圆形管理”。圆形管理应该做到:打破上司和下属的界限,组织的领导者存在于他的同事之间,而不是站在上边或外边发号施令,这有利于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交流;没有金字塔般的森严体系,而是灵活的、流动的、同一平面的圆形组织结构,这有利于管理者分配领导力和身先士卒;所有人的联结点就是组织的“使命”,也就是组织的战略目标,犹如同心圆,把大家团结起来,围绕着它进行工作,从而释放出所有人的创造性,这有利于改善组织和使命的最终实现。

赫塞尔本的使命管理理念对我们的教育管理产生很多启发。学校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如果学校教育管理者心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精于管理,勤于管理,学校这个组织就有生气,并能发挥出组织的最大潜力。

目前,我们学校管理仿佛是一种赫塞尔本所说的“方形管理”,存在着等级权力组织机构,领导者往往以权力的威严管理,强调学校制度,只看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社会对教育的“精英”期望。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抓分数,抓升学率,像机械的产品制造商,缺乏对学生个性和全面素质的关注。因此,我们倡导以“使命管理”的理念来指导学校教育管理,尊重人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学习“使命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寻求新的教育管理对策,也昭示着我们努力的方向。

1.重审使命,建立以使命为中心的学校教育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念

组织文化是由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因素构成的,它的哲学思想对组织的作用比技术资源、经济资源、组织结构的作用更大。价值观念构成组织文化的核心,仅仅让师生加入学校组织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全体师生投入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即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高举这一特定的价值目标——使命,学校组织才能活力永存。因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首要任务就是重审使命,审视自己的业务能力,选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从而把这一理念运用在工作上和学习上。

2.建立学习型组织,倡导终身学习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指出,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所侵蚀,甚至吞没了。克服智障,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心愿、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因此,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倡导终身学习。

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管理方式的转变。一是领导方式的转变。学习型教师组织的领导应该充分注意时代对组织管理者作出的新要求。在教育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只有工作在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教师才最了解教育,最有经验,也最有发言权,他们才是各自工作岗位上的专家。他们需要的不是领导告诉他们如何工作,而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不断帮助并激励他们扩展自己的能力和热情,促进教师群体的协作和学习以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二是教师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要求教师拥有共同的背景和目标(使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潜力,互相信任,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在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形成学习型组织。

3.激励创新

创新成为时代的特征,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科技资产和社会财富,是解决未来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做到。创新是指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激发组织的创新力主要是组织的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的创新。富有创新力的组织,通常具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如鼓励实验,赞赏失败,不论成功与否都给予奖励等等,这种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创新。因此,我们需要确认教育使命,从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这三个方面努力,来激发我们组织的创新力,促进管理理念的变革。

标签:;  ;  ;  ;  ;  

基于“使命管理”理念的学校教育管理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