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哲

黑龙江省电力医院 150030

【摘 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当中抽取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组: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个体化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腹痛、腹胀、腹泻、嗳气、便秘、呕吐等,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学习、工作及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1]。目前,临床中对此症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对症治疗,即针对病因(如心理因素、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治疗做了探讨,分析了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此症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入选的病理均为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共86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排除了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0.62±5.37)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55±1.31)年;功能性消化不良19例,功能性腹泻14例,功能性便秘1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1.44±5.64)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2.48±1.40)年;功能性消化不良17例,功能性腹泻15例,功能性便秘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①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35),清晨口服,一次15-30mg。②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H.Lundbeck A/S,批准文号H20130126),每次一片,早晨及中午各服一次。③盐酸伊托必利片(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89),每次50mg,每日三次,餐前服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心理干预:第一,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争取得到患者的信任,将心理问题说出来。第二,护理人员以热情而和蔼的态度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交谈,并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劝导患者,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2]。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配合,让患者家属给患者提供家庭支持、情感支持,保证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第三,诱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不良的心理及情绪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来缓解不良心理及情绪。比如,在护理时换位思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对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诱导患者将心中的情绪发泄出来,并认真倾听患者的表述。第四,认知干预。向患者讲解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知识,说明心理干预的作用以及意义,从而使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重新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第五,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部分患者过于担忧病情。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可与患者拉家常,或者与患者一起回忆往事,通过这些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过于担忧加重病情。

1.3评价指标

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4疗效判定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半年内未见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停止治疗后复发。无效:治疗期间症状得到改善,停止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者病情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与遗传、免疫功能、精神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由于此症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所以一旦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确诊为功能性胃肠病,则应尽早实施治疗。目前,临床中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比如联合应用抑酸剂、促胃功能药、胃黏膜保护剂等。然而,根据相关的研究报道,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不理想,患者常有复发[3]。为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治疗做了专题探讨,分析了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心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方式的患者相比,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心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更低。这就说明,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更适用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在本次研究中,药物治疗选用了兰索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盐酸伊托必利片三种药物,其作用分别为抑酸,缓解焦虑、抑郁,促进胃肠蠕动。个体化心理干预的依据在于心理因素是诱发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次研究中心理干预以患者个人的心理状况为着力点,通过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等方式来消除心理因素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综上,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尹绍敏.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观察[J]. 云南医药,2015,22(01):114-115.

[2]王淑芳,刘维忠.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21):157-158.

[3]邢益门.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5(20):2213-2214.

作者简介:姓名:王哲,出生年月:1987年6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历:本科,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医学心理学。作者单位名称: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单位所在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湘江路2号、邮编150030

论文作者:王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