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作的阅读教学——我教《珍珠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珍珠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于写作的阅读教学应该如何进行?笔者认为,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从解读“写什么”转向探究“怎么写”,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让学生读一篇文章不光知道写了什么,而且知道作者是如何写的,发现作者表达的奥秘及规律,从而在阅读中获得写作的启蒙与历练。 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追求。 一、品“凤头”起得带劲 “真好!”独词成句,置于篇首,然后补上“真好”的内涵,因果倒装,如此开头,别出心裁,充分表达了“我”对朋友送来的珍珠鸟的满意之感、喜爱之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发现。 师:文章开篇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 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作者十分喜欢朋友送的一对珍珠鸟。 师:这句话情满意浓,开篇就定下了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读读这句话,用心感受一下。 (生自由读) 师:就今天的课堂情境,可以这样说:“真好!张老师给四(1)班的同学教学《珍珠鸟》。”学语言贵在举一反三,你会怎么说呢? 生:真好!特级教师张老师教我们学习《珍珠鸟》。 师:真好!活学活用《珍珠鸟》。 冯骥才先生以“真好”来谋篇布局,教学抓住“真好”,引导学生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变换“真好”的内涵,引导学生练习口头表达。这样教学,学生能够由文见心,循文而会意,真切感受“凤头”的独特与精妙。 二、赏“猪肚”刻画得传神 如果说“凤头”起得带劲,那么“猪肚”就刻画得更加传神。作者以工笔拟人的笔触写了“雏儿”的外形、活动、睡觉等方面,微妙、细腻,仿佛其声在耳,其形在目,其情在心。教学时,顺藤摸瓜,按照文章的行文线索,分别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读书批注: 1.小珍珠鸟“长得好”,你发现了吗? 2.小珍珠鸟“玩得好”,你发现了吗? 3.小珍珠鸟“睡得好”,你发现了吗? 三个问题,逐一落实,分别引导学生经历三个层次的课文解读。 (一)得意:让学生提取文字传递的信息 冯先生揣着一颗童心,写活了珍珠鸟,写足了人鸟情。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与文本对话,做到目遇而心至:“长得好”——作者绘声(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绘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绘形(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玩得好”——小珍珠鸟十分淘气,一会儿也不闲着(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对待主人也毫不客气(先俯下头来喝茶,后来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再后来啄我的手指)。“睡得好”——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不难看出,作者完全把小珍珠鸟当成顽皮的小孩来写了,一个活泼可爱、十分淘气的小珍珠鸟呈现在学生面前。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学时若能抓住“三好”,让学生联系文章重点段落中的语言,梳理表达的逻辑,学生便能被作者的笔牵引着,被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笼罩着,与作者一起悉心体察这可爱的小家伙的一举一动,真切地感受文本的表达之美。 (二)得言:引导学生探究关键词句的内涵 冯骥才先生是描写细节的高手。以课文的第3自然段为例。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一段仅百余字的话,却写了3处细节,做到了绘声、绘色、绘形:未见其鸟,先闻其声一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鬼机灵——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真好看——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以第二处细节的教学为例。一个“探”字,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过是平常的词语。在我看来,这个“探”字却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为了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它想干什么? 生:把头伸出来。 师:没错。你知道“探”字的本义吗?“探”的篆字“”,左边是“手”,右边上面是“穴”字,下面是“人”形,分别代表洞口及探穴者。本义是指探穴者把手伸进看不见的洞穴里摸索。小珍珠鸟到底想干什么? 生:小珍珠鸟鬼机灵!它有一种探险精神,看看笼子外面是否安全;有一种好奇心,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否精彩。 汉字是内涵丰富的文字,《珍珠鸟》中没有“探”字,就没有了鬼机灵的雏鸟。品味“探”字,由表及里,由形到神,不仅赋予文字以形象,更能让学生聆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让词语学习变得活泼、灵动,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更具有敏感性。 (三)得法: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表达形式 作者的表达技巧往往隐藏得很深,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作者是如何写的?以课文的第4自然段为例。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这段文字,描写小鸟活动的词语有13个,叙述表达顺序的词语有9个。如果一个一个去抓,学生必然不得要领。我在教学中,抓“有序”表达的词语,只抓了3个“一会儿”,让学生感受到小鸟一刻都不闲着。抓小鸟“活动”的词语,只抓了“喝”与两个“啄”,让学生感受到小鸟与“我”亲密无间,像一个自来熟的小孩。“不闲着”“不客气”是顽皮的代名词,抓住这两点,以少胜多,引导学生悟得描写“顽皮”的诀窍。 三、悟“豹尾”收得有味 冰心老人曾盛赞:《珍珠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文章,“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尾”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刻的哲理——“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对于这一段文字,我做了简化处理: 师:“信赖”就是信任和依赖,“美好的境界”就是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文中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美好画面? 生:长得好、玩得好、睡得好。 师:没错。这“三好”是人与鸟互相信赖共同创造出来的。动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文字。 大画家范曾先生曾对“美”做过解释:“单纯、混沌和秩序。”基于四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帮助学生理解“信赖”和“美好的境界”做到了:“单纯”——“信赖”就是信任和依赖,“美好的境界”就是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混沌”——这“三好”是人与鸟互相信赖,从而共同创造出来的;“秩序”——长得好、玩得好、睡得好。语文教学,感受形象比抽象意义更重要,不平淡,不夸张,恰到好处为妙。 四、促习作写得有趣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最后,要求学生以“真好!我成了冯先生家中的小鸟”为总起句,以“冯先生,您真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为总结句,通读全文,用心体验,以感恩之心写出自己心中要说的话。出示写作提纲: 真好!我成了冯先生家中的小鸟。 我有一个温暖的“家”…… 我十分“淘气”…… 我睡得“好香”…… 冯先生,您真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结果令人欣慰,孩子们经过课文内容回忆及角色转换,写出了十分生动的习作。 理解儿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真好!我成了冯先生家中的小鸟”是学生表达的催化剂,“长得好、玩得好、睡得好”是表达真情实感的源头,写作提纲是行文的“支架”……从读学写,心营意造,为儿童搭建起运用语言文字的阶梯。这个习作的训练设计,因为把作文的根深深地植入阅读之中,植入学生的心中,实践证明是合适的。 本课的教学,我努力找准冯先生和学生精神交流的通道——“真好”。抓准了“真好”这个点,拎出“三好”这个线,品“凤头”,赏“猪肚”,悟“豹尾”,由言人文,由文育心,抓点拎线,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写作奥秘的启蒙,获得了读写的双丰收。基于写作的阅读教学--我教珍珠鸟_珍珠鸟论文
基于写作的阅读教学--我教珍珠鸟_珍珠鸟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