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水利工程一直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展水利项目的重点工作。现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被重点关注,因此相关部门需落实好生态水利工程的完善建设和水资源的重点保护工作,以此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长久战略。本篇文章将围绕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环境
引言:目前,根据我国现有数据显示,虽然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现象,水资源短缺一直阻碍着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环保问题受到我国重点关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有效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资源问题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针对部分区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做好区域水资源的均匀分布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部分人只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随意破坏对供水生态环境,所以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上日程,让水文环境发挥自我恢复作用,认真完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任务。
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国家重点工程,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不仅可以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用水支持,还能实现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在实际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中,一般可采用下面几点举措:大力兴建生态水利工程,充分发挥生态水利工程的运行价值,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有效应对洪涝灾害等问题,在实际问题处理时,应本着天人合一的原则进行处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传统水利工程的特点,如工程建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建造规模巨大,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工程将生态学更好地应用在了工程建设当中。生态水利工程并非单一的水利工程,具体建设前期,应当详细掌握工程计划图纸内容,并且要综合考虑生态学家的勘测意见,在综合这两方面意见后,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划工作,将生态学合理运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生态水利工程基础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从古至今,我国都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而发展建设,因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遵守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我国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需提前对该地区土壤地貌、经济建设、植被物种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或调研,其次依据地区相关数据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工作,从而保障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经济效益,科学管理水资源,并符合因地制宜相关原则,以此在不影响地区原有经济发展基础上,打造适合该地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水利项目,带动地区相关发展。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果不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则会破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打破原有生态系统保护屏障,并且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原有效益,造成地区与水利项目的矛盾发生。所以,因地制宜原则属于水利项目工作开展的基础原则,其不但可保护地区经济发展,还可维护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避免生态水利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矛盾问题出现,从长远角度保护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常态化的综合发展,尤其对于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2、生物群落多样性
对于生物群落多样性,其从基础概念来讲,是指促进水生态环境建设自我恢复功能发展,完善生态系统的一种环境自有状态。在水生态环境中,生态环境整体可涵盖多个物种,以及诸多小生态环境,所以其环境要想避免由于生物环境过于单调导致密度不协调,出现退化的现象,就要以生态群落的多样性提高环境的自我修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群落的多样性,遵循该相关原则,从而保障水生态环境可正常修复。虽然在生态水利工程工作开展时,不可完全保证对生态环境不产生破坏,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开展前,对该水生态环境生物群落进行检测,如运用相应技术对该地区地质条件、水生态环境、生物物种进行动态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规划对生态群落多样性破坏最低的相关方案,以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降低对水生态环境中的水生生物、植被物种等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1、明确生态水利保护的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制定明确的目标,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河湖水系生态廊道的要求,全面调查分析本区域水生态环境,结合该工程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施工计划。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要思维灵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满足生态保护要求,做好整个工程建设的统筹部署,确保生态水利工程实现合理布局。
2、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为了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利工程通常由政府牵头进行开发建设。虽然近几年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由于行政级别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等多方面原因,依旧存在一些乱象,如争抢有限的水资源、污染浪费水资源等。对此,需要加强监管水资源的利用,确保生态平衡基础上,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满足不同地区水资源需求,解决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对于水资源需求的增加等问题,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
3、河岸防护
河岸防护工作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会产生的影响,需要在相应范围内做好河岸防护工作。水陆连接区为在其内生存的生物提供了基本保障,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保护原生态系统基础上,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为水生生物提供活动空间。此外,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河岸防护工作开展时可以结合周边景观,种植适应在当地生存的植物,在实现河岸防护的同时绿化环境,也让生态水利工程更加具有艺术感和设计感。
4、有关水资源保护的其他具体措施
(1)加强推行节水活动力度,促进社会发展
近些年,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一些地区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但对于我国整体社会发展而言,水资源保护仍是当下重点生态问题,因此,要想从根本提升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需提升我国人民节约意识,在生活中加强推行节水活动力度,以此构建节水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水资源浪费、缺乏科学利用等问题。
(2)提升水资源的保护,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
对于水资源的保护,除了树立节约意识和开展节约活动外,还需加强相关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我国著名的三峡大坝就是代表性水利工程建筑。因此,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有针对性的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提升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科学管理,并且还可提高水资源的循环,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原有生态环境。
5、恢复水生态自我修复功能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深入分析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因地制宜,逐步修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并进行严格管理。遇到难以修复和改造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创新,恢复水生态自我修复功能,确保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方案有利于进行区域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结语: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下,我国水利工程也在日益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修建水利工程阶段,难免会对附近施工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且在时间的推移下将会逐渐加深,对区域生态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确保其与当地的生态相适应,从而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代续鑫.浅析环境水利工程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5(5)
[2]王新.生态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22)
[3]张薇,霍树义,李连伟,金坎辉.浅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论文作者:尹桂平,杨勇,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环境论文; 地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