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共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工程审计论文

当前公共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工程审计论文

当前公共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现论文,建议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部分公共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不重视开展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结果不科学。

审计发现,有的项目由于项目建设时间仓促,存在压缩可行性研究时间的情况,使得可行性研究无法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有的项目在基础数据缺乏、调查不充分、研究不透彻的情况下,往往依靠主观想象和非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编造出一份依据不充分、研究不细致、定位不准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结果是导致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者是投资大量追加。究其原因,还是缺乏科学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没有将可行性研究作为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完成。

第二,项目设计缺乏严谨性和周密性。

一方面,由于工期紧等原因,设计方没有充分理解建设单位意图,也没有与项目相关单位充分沟通,盲目设计相关方案,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设计变更;另一方面,设计方单纯地迎合建设单位,设计方案不切合实际,片面追求个人喜好,没有突出公共工程的使用功能和服务功能,在设计方案中没有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和投资预算,没有得到项目相关单位和业内专家的认可,也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多的问题。以上原因可能使投资费用大量追加,工程预算被大大突破,既造成资金浪费,又可能影响施工周期。

第三,项目建设不注重节能环保。

审计发现,一些公共工程片面追求豪华,造成财政资金浪费,严重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如:一些公共工程建筑的大厅高度超过实际使用要求、大量运用落地窗,导致空调耗电量剧增,玻璃幕墙广泛使用造成光污染,能耗大,不环保。另据相关资料统计,大多数公共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耗电量,至少相当于普通民用建筑的2倍。上述情况不利于全面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第四,投资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特点不突出、作用未充分发挥。

有些工程的投资监理,常常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做完之后才参与近来,没有实际介入到可行性研究环节;有的按照甲方意愿参与可行性研究,造成项目大量追加工程款,或项目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审计还发现,有的投资监理机构将投资监理模式混同于一般造价咨询服务,事前控制不主动不及时,往往是慢半拍,没有突出动态控制;有的局限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验工计价、现场签证等常规工作;有的出于处理方便和人员分工等原因,将财务核算管理与造价控制分开处理,没有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财务核算监督和管理,没突出建设资金计价、运用和核算一体化的特点。

另外,在确定投资控制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时,一些投资监理机构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如设计变更、施工难度、市场行情变化等,从而影响了目标实现。在制定造价控制实施流程时,没有控制住设计这一关键因素,超标准设计直接决定了造价大大超出定额,控制造价目标落空。此外,还存在对建筑安装工程以外的费用没有进行详细核算等问题。

二、相关建议

(一)充分重视可行性研究,将跟踪审计与决算审计、效益审计结合在一起。

一方面,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深入评价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分析建设选址、建设标准、工艺设备和建设时机的适当性,论证最优建设方案。通过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的跟踪审计,考察项目可行性,评价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充分性,检查建设项目手续完备性、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建设方案合理性。

另一方面,提前介入项目的前期准备、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及时掌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分析项目投入产出情况,在跟踪过程中进行效益审计,使建设项目满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要求。

(二)完善设计质量评价及成本控制措施。

1、合理评价设计质量:考虑设计单位资质、相关设计经验、历年设计作品获奖情况和设计费用等因素,选择设计单位;按照设计图审查结论、设计方案经济比选及优化、实用性和美观程度等方面要求,评价设计方案质量。

2、控制工程决算成本:评价建设资金、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否满足工程进度对资金的需求,有无闲置资金,以及建设期利息是否增加等。

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年度之间的纵横向比较,评价单位工程成本的经济性;二是强化对项目造价的控制,注重对隐蔽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的资金使用审核,采用资金节约额和资金节约率等指标评价决算成本,决算成本控制在设计概算范围内,促进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合理;三是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进度款的支付,确保资金合理流出,降低财务费用,预防超额支付而引起财务风险,全面加强工程价款结算、实际完成投资及工程造价控制;四是在实施过程中控制隐蔽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索赔等,有效遏制竣工结算中虚增工程量、高估冒算等现象的发生。根据工程进度,做到单项工程完成一个审一个,从而使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工作量大大减少,缩短竣工决算审计时间,解决因审计时间过长造成迟迟不能结算工程款的问题。

(三)注重公共工程的节能环保。

严格按照《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了解工程在设计、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措施处理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是否达到节能目标。

(四)在各项目环节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在立项环节,一般适用可行性研究方法;对于资金拨付和使用管理环节,可采用程序分析、比较分析和权重分析等分析法,也可采用博弈法;对于运行环节效果的评价环节,可以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五)充分发挥投资监理的相关作用。

1、明确工作范围。投资监理的工作范围,包括参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和扩建初期概算的编制或审查,工程招标代理,编制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制定造价控制的实施细则,确定控制目标,各类经济技术合同的编审,中期付款审核,阶段性预(结)算审核,协助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等全过程的监管工作。在项目实施全过程对资金的申请、拨付和使用,提出咨询建议并会签,努力做到资金正确、及时、适时到位,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适当、合理。

具体说来,建立概算价、承包合同价(包括投标报价、施工图预算)以及结算价三级控制体系,监督甲供材料、设备的采购、保管和领用三个环节的管理及财务核算,在合同履行中若需对预算进行调整的,应由项目主管单位提出预算调整方案,列明调整的原因、数额及有关说明并附投资监理意见,调整预算方案经财政主管部门审核,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方可执行。

2、突出工作特点,控制建安造价。投资监理模式区别于一般造价咨询服务的显著特点有:第一,投资监理注重事前主动控制,以过程监理为主,事后审价仅作为投资控制的辅助手段;第二,投资监理注重动态控制,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对投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即时报告突破控制目标的趋势和可能,并提出调整措施和建议;第三,投资监理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向前延伸到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编审和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评审、前期工程(包括动拆迁和管线搬迁)的投资监理和招投标阶段的咨询等工作,向后延伸到协助或代为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等工作;第四,投资监理将项目实施过程的基建财务核算管理与造价控制相结合,实现建设资金从计价、运用到核算的一体化,实现项目建设成本的整体投资控制。

具体来说,一是对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和构成进行分析,审查项目使用功能、设计标准和造价水平是否匹配,审查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是否超计或漏计,审核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否多列、虚列项目;二是全程协助按财政部门规定进行基建财务核算,避免出现违反基建财务和会计制度的行为,在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及时核定分阶段完工的分部工程结算,向业主提供投资监理月报报告、概算(投资)执行动态分析报告、阶段性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工程审价报告及工程预算审核报告等;三是做好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如实记载合同履行过程中完成的实物进度和影响造价的各种因素,尽量防止索赔事件;四是对建筑安装工程以外的费用,包括动拆迁费用、前期工程费(工程项目勘查、设计、监理、市政配套增容费等)、建设单位管理费、市政等配套费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测算,并根据财政局最终批准概算进行严格控制,支付前进行审核会签,确保这部分费用不超过开支标准且内容符合规定。

标签:;  ;  ;  ;  ;  ;  ;  ;  

当前公共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工程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