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的分类与各类型的作用为切入点,就其在路面裂缝防治上的具体技术运用策略与措施,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有效解决沥青路面存在的开裂问题,提升此类道路路面的通性安全保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运用
引言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相比传统道路路面具备更好的抗压性与韧性优势,因此成为我国公路工程的主要作业路面类型。但由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自身是由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所筑成的板体,因此相应存在一定的性能缺陷隐患。加上路面长期通车负载与环境因素影响,使得沥青路面在通车运用一定时间后易发生开裂问题,给公路通行安全效率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就其路面的综合抗裂技术做详细的探究分析。
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裂技术分类研究
1.1沥青面层抗裂技术
(1)提升沥青层面的厚度。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面层进行裂缝防治与技术应用,首先就可针对其裂缝出现原因之一是其层面设计过薄,难以有效承载车辆通行压力以及雨水、阳光侵蚀的条件,对应增加其沥青面层的厚度。通过厚度的扩充,能相应改变原本沥青面层中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而优化其压力承载性能与抗侵蚀能力,降低沥青层面所负担的压力影响。但这一抗裂技术运用的难点在于投入成本过高,不易负担接受。
(2)对层面做抗裂性能优化改良。除增加厚度外,在技术应用中还可对公路沥青层面做抗裂性能的调整提升作业。这一手段主要经由层面选材与加工方式、材料配比等方面实现。比如对沥青层面选用改性沥青材料做构筑,以相应优化材料配置与施工层面的韧性。或是修改沥青层面材料的配比比例,依据不同材料特性与施工需求做配比比例调整,达到优化沥青面层抗裂性能的目的。
1.2基层抗裂技术
对半刚性基层所用的抗裂技术主要是柔性基层技术,柔性基层指的是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和开级配沥青碎石AM-25两类型,其基层的优势在于具备更好的柔性与变形水平。同时此类基层能较好进行应力消散作业,进而改变、解决沥青路面其他层面存在的应力分布不均、过于集中等隐患。但由于此类抗裂技术需要道路路面标高与工程定额做支持,因此在道路路面建设中的运用范围较小。
1.3界面层抗裂技术
(1)铺建应力吸收层。作为道路界面层综合抗裂技术的重要构成,应力吸收层具备较好的抗裂能力,对其做铺建能较好解决路面存在的应力分布不均问题。同时此类抗裂技术的运用成本较低,能相应为施工单位节省大量维护费用。作为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界面层裂缝问题的主要防治措施,对应力吸收层的运用能有效解决其面层反射裂缝问题,因此为施工单位做界面层满铺作业修建。
(2)铺建玻璃纤维格栅。玻璃纤维格栅的优势在于其材质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与抗压能力,将其与道路沥青材料做结合铺设,能较好地提升路面界面层的性能水平。而玻璃纤维格栅在实际施工时通常会在存在裂缝的基层上铺建,完成铺建后此位置的沥青层面中应力分布将得到显著消散。进而让层面应力重新分布均匀,以此改善基层的开裂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裂技术运用方法分析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类型多种多样,而每类裂缝自身的形成原理与机制又各有不同。所以需要施工单位在运用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进程中,依据每种裂缝的特性、产生原理的差异,对应采取适宜、有效的抗裂技术。除依照前文所说进行各类型抗裂技术运用外,笔者还依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心得,对抗裂技术的运用要点做阐述研究。
2.1道路沥青面层的抗裂技术运用
通过增加道路沥青面层厚度来提升路面抗裂性能与预防面层裂缝的发生,在我国众多沥青路面施工工程中均得到有效实践与验证:比如津京唐高速公路等工程修建时,通过采取扩充沥青层面厚度的做法,令高速公路的开裂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与缓解。并且目前诸多沥青公路工程修建时,施工单位已普遍将道路沥青层的厚度由15cm提升到18cm,但依然会出现一定的裂缝问题,由此可见对道路沥青层厚度的增加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应厚度增加的上限应控制在15cm以下,以防止过多的沥青层厚度影响水泥稳定粒料的应力传递,进而产生新的开裂隐患。此外我国目前公路工程的修建通常会分为两个阶段环节做施工,其中第一阶段对路面铺设作业是为应对越冬问题,但由此也会因不同阶段路面铺设施工的间隔差异,发生两次反射力作用,进而令修建道路沥青层发生开裂隐患。即使部分道路路段在第一阶段(第一年)的铺设施工中并未发生开裂问题,但在第二阶段(第二年)道路修建时就会因与第一阶段路面性质的差异,出现更大的反射力作用,从而造成路面沥青层开裂现象。
所以施工单位在运用沥青路面抗裂技术进程中,需要设计之于适应、配合的道路铺设规划,特别需要强化对第一阶段道路层面铺设作业的管控力度。除了在道路沥青层面厚度增加不过度追求厚度提高,合理地选择所提升的厚度标准以外,还需要在道路沥青材料的选择上,依据本工程的实际资金投入条件,选取具备优异抗温差能力、延展性较好并且抗老化性能强的沥青材料种类。同时对材料的选取也需要相应满足我国对沥青路面建设材料的质量标准需求。这其中改性沥青是较为合适的备选方案,同时施工单位若具备较好的资金成本条件,也可以选择高粘度沥青或是提升施工混合料中沥青容量的方式,优化道路施工沥青材料性能。
2.2沥青路面施工进程中的抗裂措施运用
预切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建设进程中主要运用的裂缝防治手段,其通常应用于道路基层作业阶段,用以减少基层的相对长度与干缩系数,达到降低道路基层约束力,管控裂缝产生的目的。因此在进行预切缝安设作业时需要严格把控间距、深度以及尺寸等数据标准,并且也可采用试验段施工的手段进行最适宜的间距、深度等数据检验研究。在预切缝施工进程中,其间距的大小与安设数量的多少,均会对道路基层的性能带来较大影响。相应道路基层伸缩量、温度翘曲应力、层面应力分布情况等均会应预切缝的安设质量而发生改变。由于需要在施工单位完成预切缝安设后,相应运用乳化沥青等材料做进一步的调整、处理,以减少预切缝的应力反射作用,实现对道理层面开裂问题的有效管控。逐步降低裂缝的宽度、深度,同时此类技术的运用成本相对较低,适宜各施工单位做运用推广。
结语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综合抗裂技术是管控、处理其层面裂缝问题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应对其采取全面、综合的裂缝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的道路裂缝类型运用针对性技术,以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红春.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
[2]李峻西. 解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J]. 四川建材,2015,06:134-135+137.
[3]李晶. 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J]. 山西建筑,2016,17:153-154.
[4]张文义.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分析[J]. 山西建筑,2016,31:171-173.
论文作者:梁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沥青论文; 基层论文; 刚性论文; 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道路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