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论文_李深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论文_李深

李深

身份证号码:35040319840907xxxx

摘要:21世纪是信息高速化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对全球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内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带动了全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设计的领域非常广泛,延伸到了许多的领域。而土地规划工作首先就是要充分了解土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就需要将科学技术与测绘技术进行有效配合,形成一个新的地理运行技术。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土地规划管理领域;应用

1导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中应用得较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土地规划管理系统,能够在固有问题上提供较多的帮助和指引,对于不同地方的土地资源信息搜集以及土地未来的使用方向,包括土地的具体利用方式等,都给予较为权威的指引,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可以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利用质量上得到更好提升,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巩固奠定坚实基础。

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中作用

现如今的国家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同时对于行业发展和产业进步,都要积极地调整。在众多的工作中,土地利用是非常敏感的内容,同时也是特别核心的部分,任何工作离开土地以后都无法较好的开展。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系统作用,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精确排查,利于了解土地资源状况

当前,城市土地用地呈现集约化、多元化的特点,城市建设进程较快,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精准有效地摸清各地城市土地资源状况是首要任务,传统的土地调查方法大多依靠人力来完成,较为粗放,不适应集约化的需要,且精准度不够高。而以3S集成技术、虚拟参考站等为代表的新型测绘技术能够快速、高效、精准地对区域土地资源状况进行摸底,并能快速成像,能够直观显示和动态监测,可以实现实时、精准了解区域土地资源状况。

2.2科学规划,利于实现土地资源价值

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土地的区域位置、价值成分、布局情况等进行规划,通过测绘收集和处理土地信息、图像资料、数据等,进而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分析模型,建立土地资源分布模型,进行优化整合和科学设计,确保区域土地资源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3提高测量准确性

测绘工作的标准规范性时整个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能够保证相关数据均进行统一的处理。这种规范作用能够防止数据处理出现误差,一些不标准的相关数据会影响整个工作的开展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进行测绘工作时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土地规划过程中的每一向信息都需要严格执行,符合基本工作的规范,运用数据进行操作时也应该以规范的基础数据作为基础,这样能够发挥整个测绘工作的稳定性,提高数据处理的作用,降低土地规划过程中的数据运行风险。

2.4依据执法,利于支持土地执法巡查

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还是存在违法占用耕地、未批先建、擅自变更土地性质等方面的违法违纪情况。而且,土地执法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发现难、处置难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一是可以精准摸排土地资源状况及使用情况,了解土地开发利用现状;二是可以通过GPS、RS、GIS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土地的动态监测和巡查;三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留存相关数据和档案,监控过程,作为土地执法的有力依据。

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

3.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

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对于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现状改变调查等工作,可提供参考和指导意义,促使GIS的土地规划管理系统操作,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另外规划修编工作中,GIS应用能提高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质量。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全局工作如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城镇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环境规划、风景旅游规划、林业规划、农业规划和各类保护区规划的统筹衔接上,GIS应用能统筹整合。其次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以GIS应用在动态因子改变的横向、纵向上对比分析,获取变动信息搜集,以此作为修改的参考因素,促使总体规划与实际相贴合。从而使土地利用规划成果有更高的可靠性、可行性

3.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涉及到后期规划工作的开展,这也是整个工作需要的必备内容,调查土地使用性能时需要利用多种方法,结合不同的管理模式开展相应的措施,合理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测绘技术应的措施,合理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土地深层的内部结构情况,这种测量工作涉及到多种不同的相关数据。实际进行测绘工作时,对于现有规划的相关区域来说,合理利用卫星技术以及三种技术,同时配合航空影响操作,制定出符合标准流程的测绘工作,更好地实现土地的利用效率,明确工作中需要测量的主体,获取相关有效数据。实际进行测绘工作时,合理规划土地区域,除了要调查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以外,还需要明确土地的利用地形地貌情况。测绘技术能够更好地明确土地的使用分类,实现土地的实际利用,细化数据管理模式,配置监管技术,发挥最大的使用性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数据库,能够获得与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对后期的管理工作起到非常有效地作用。

3.3持续合理投入,确保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当前,各地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不一,投入不一,也导致了有些地方发展较慢,严重制约了其应用推广。人们必须认识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而言,既是重要的推动力,又是新的增长点,其应用前景广阔,价值较大。为此,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扶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二是要加快产学研合作,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不能让成果躺在专利和论文上,要加快实现市场化,推进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三是要集聚人才,激发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人才支撑。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更是技术转发的重要推动力,必须强化人才吸引、培养和使用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夯实发展基础。

3.4精确动态管理,保障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

土地本身具有动态化的特征,增加了测绘技术的难度,考虑到土地信息的限制问题,采用测绘技术,能够打破土地的限制。结合测绘中的3S技术,例举土地规划中动态监测的应用。分析如下:RS技术在土地规划区域中,掌握土体的变化状态,获取土地的信息数据,经过分析后,明确土地的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规划GIS技术,具有数字化的特征,GIS技术收集的土地信息,要实时更新土地规划的数据库,掌握好土地规划目标区域的具体信息,按照实际的情况,绘制出土地的数据图,运用GPS技术,在土地动态的特征下,定位地表的构筑物,测绘人员按照比例尺,缩小土地信息,绘制出土地规划的图纸。定时检测土地的变化情况能够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打好基础,保证整体工作的顺利运行。

4结论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相关工作重点,未来地理信息技术系统拓展,应保持对土地利用规划功能的高度关注,通过提升系统功能整合、加强卫星技术融入,提高实地校对能力,加强系统稳定性、兼容性及流畅性,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双剑.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7(09):121-122.

[2]陈海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04):48.

[3]周林.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4):116-117.

[4]罗斐,张磊,邵金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260.

论文作者:李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论文_李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