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秦姚30_马铃薯论文

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秦姚30_马铃薯论文

高产抗病多用途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秦芋30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铃薯论文,新品种论文,高产论文,多用途论文,加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产抗病多用途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秦芋30号是我所利用马铃薯品种EPOKA作母本、4081作父本杂交实生苗株系选育而成。原代号922~30。2001年至2002年分别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分别定名为安薯58号、秦芋30号。2002年分别获得安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该品种已在秦巴山区及西南部分省(区)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选育经过 1991年利用EPOKA(波友一号)×4081(单株无性系)杂交获得种子,1992年培育实生苗获得家系;1993年利用实生薯家系栽培,选得单株;1994年利用间比法试验获得株系(922~30);1995年至1997年采用对比法及品系预备试验选得922~30优良品系。1998至2000年提供参加市级、国家级马铃薯品种(系)区域试验。2001年在西南区各点进行生产试验,完成选育过程。

2 特征特性 株高32.6~78.0cm,株型散,叶淡绿色,茎绿色,花白色。薯块长扁型,浅黄色,芽眼浅,薯肉淡黄色。生育期82~116天,休眠期80~150天,中晚熟,结薯较集中。耐涝、耐旱、耐贮藏。抗晚疫病、卷叶病毒和花叶病毒。

3 产量表现 根据2001年国家级西南区品种区域试验单产1726kg/667m2,比大面积种植的米拉品种增产31.5%,商品薯率为80%,粗淀粉含量74.8%,收获期还原糖含量0.19%,贮藏期还原糖含量0.208%,食味中上等。是既高产又抗病,还原糖低的多用途加工型品种。

4 栽培要点 适宜在高、中、低山及丘陵、川道区种植,宜早播,培育绿色短壮芽播种或地膜栽培;低山、丘陵及川道区用地膜栽培或催芽播种最好。深耕地25~28cm,单作每667m2播4444~5000穴,套种3000~3300穴,播深15cm。667m2施氮肥15kg、磷肥20kg、钾肥5kg,有机肥1000kg或复合肥15kg,有机肥1000kg,苗肥(显行肥)10kg。早锄草,出苗95%左右深锄草一次,第二次浅锄草、培土。

5 适应范围 适宜在我国西南各省(区)海拔220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联系电话:010-62180279

标签:;  ;  ;  ;  ;  

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秦姚30_马铃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